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作家卡夫卡于1925发表小说《审判》。作品中,约瑟夫被指控犯了他并没有犯的罪行,而且没有人告诉他该罪名的种类和性质。在等待判决和一年之后的死刑执行期间,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到底有没有犯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在心理上感觉自己应该得到惩罚。这一作品(     
A.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B.丰富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内涵
C.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D.揭露了资本主义法治的本质
2023-09-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1920年11月,《共产党》第一号卷首发刊词中写道“资本主义在欧美已经由发达而倾向崩坏了,在中国才开始发达,带他而起的自然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法,俄国正是这种方法最伟大最新的试验场”。这篇发刊词反映了(     
A.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B.社会主义已成为民众追求目标
C.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D.理论实践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以后,俄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饱受专制之苦的俄国知识分子对本国的贫穷和愚昧感到强烈不安。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俄国知识分子在绘画、雕塑、文学等领域掀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思潮。列宾遵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原则,将艺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走进底层人民的生活,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进行艺术创造。为了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两次到伏尔加河实地考察,与纤夫成为朋友,走进他们的生活。在列宾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广泛、全面地描绘俄罗斯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为大众发声成为其重要的特点,对俄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的情感表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列宾艺术创作风格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宾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价值体现。
4 . “卢梭并不认可启蒙思想家的怀疑精神能够把人们的心灵从对自然、对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说法。他认为,人们过度依靠理性,就必然失去了自由的意志和过上自主而自然生活的可能。理性只适合用以建立一种人为的政治社会,而不适用于培养自然的习性与美德。”据此可知,卢梭(     
A.主张用情感取代理性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C.注重自然情感的驱动D.试图调解理性与神学的矛盾
2023-03-24更新 | 1979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科学文化的舶来是明清之际时代性的重大变化,来华传教士与中国士人进行了广泛的思想交流。中国士大夫热切研习探求舶来的各种学理,他们意识到传统科技停滞的最重要原因在于“第(仅仅)能言其法(技巧),不能言其义(逻辑)”,更新知识必须“缘数寻理”,才能“具存实义”发现规律。伴随着西学的传入与明清更替,天文、地理、人治之学等实学为士人所看重,产生了一批脱离空谈“心性”的新型士人与政治家,诞生了《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一大批科技成就。

——据陈橹《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与历史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时代许多作家和思想家都具有科学教育背景。他们通过演讲和著书立说将科学理论介绍给公众,最著名的莫过于《大百科全书》……这一时期大学里的教授开始接受牛顿的理论,有的教授向学生展示科学原理,并向公众演示自己的发明。科学会和研究院大量建立,其中许多机构有出版图书和期刊的特许权。1738年伏尔泰出版了《牛顿的哲学原理基础》以向公众介绍牛顿的力学原理。这一时期,还有更多的向外行人讲解科学原理和知识的图书出版。

——据李大光《科学传播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时期中国相比近代西欧科技传播途径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生活,提出一条与上述材料中不同的科技传播新途径,并简要说明其优点。
6 . 歌剧艺术与中国社会
时间中国歌剧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以民主与科学为内容,以真善美为主题,创作出一种既不同于西洋歌剧又不同于传统戏曲的儿童歌舞剧,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型。
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扬子江暴风雨》《军民进行曲》《台儿庄》等反对帝国主义的作品,用“话剧加唱”的模式进行歌剧的创作,通俗易懂,适于流传,配合了救亡运动。
20世纪50年代中国歌剧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春天。许多著名音乐家从国外归来,一起加入到中国歌剧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等作品,这个时期歌剧的题材转向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歌剧《原野》曾到美国、法国、荷兰成功演出,成为第一部叩开西方歌剧宫殿大门的东方歌剧,向世界人民传播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歌剧上划时代的杰作。
阅读上述材料,任选两个时期,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歌剧的发展演变。要: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2023-01-1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19世纪,法国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名言是:“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以“创造栩栩如生的艺术”为目标。他意在强调绘画应(     
A.反对宗教束缚B.反映现实生活
C.注重情感表达D.追求光色效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0年,毛泽东将统一战线内部分为进步、中间和顽固三类。还将资产阶级区分为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前者又被分为左中右三派。认为除了无产阶级,其他阶级和势力都存在两面性。出现这种认知的主要原因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B.国民党抗战态度转变
C.统一战线内部开始分裂D.“三三制”成功实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朱熹在教育弟子时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又如“一物悬空中,右抑则左昂,左抑则右昂,其实只是一事。”朱熹旨在(     
A.提倡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B.阐述知与行的统一关系
C.指出儒家学者的社会责任D.否定道与器的传统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邓小平的这番讲话旨在(  )
A.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B.批评很多会议的内容不切实际
C.强调深化改革必须有开拓精神D.告诫全党要重视党内腐败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