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21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著,严复翻译,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情况最能说明(  )
A.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B.上海成为女性解放的中心
C.维新思潮成为时代主流D.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2023-09-29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其各国读书识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今宜改武科为艺学,令各省、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康有为此说旨在(     
A.传播西方艺学知识B.提高民众识字水平
C.扩大变法阶级基础D.探索启民富国道路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任何一种文化都由曲线前进,有时上升,有时下降,只看历史上各时期之治乱兴衰,便可见其文化进退升沉之大概。春秋时代,文化种子埋藏在贵族阶层。孔墨新生机,从下层崛起。此时期为中国文化最有生命力之表现时期。东汉末,文化种子埋藏在大门第,而不免为老庄清谈所腐蚀。唐末五代,文化种子或则逃避至十国、如蜀、如唐、如闽、如吴越,多数都埋藏在山林寺庙与书院中。直到宋兴六七十年后,始有起色。元末埋藏在社会下层,当时南方经济好,书籍流传易,故文化种子得到处留存。清朝入主,文化种子埋藏在社会各阶层者,亦深亦厚。

——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看法,并加以阐释。(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卢梭目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批评自古以来‘天经地义’的道理。”罗丹所说的“共同性格”是指(     
A.反对君主专制B.强调共和政体C.主张教随国定D.倡导开明专制
2023-09-16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测A基础卷】模块-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5 . 下表展现了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或学派的观点。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人物或学派

观点

儒家

“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

管子

“人君唯毋听观乐玩好,则败。凡观乐者,宫室台池,珠玉声乐也。此皆费财尽力,伤国之道也”

墨家

“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
A.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B.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C.民本理念得到一定凸显D.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这一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这一科学革命没有(     
A.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B.启发了启蒙思想家,为启蒙思想注入科学精神
C.确立了通过多种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D.彻底清除了神学世界观,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8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B.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
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2023-09-07更新 | 45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年10月30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023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下图是国务院批转的一份文件通知,其主题内容最有可能是(     
A.高校应当向广大工农开门B.加强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C.恢复长期中断的高考制度D.坚持“三个面向”教育方针
2023-09-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专题注重史学素养,凸显学科特色-02时空观念-【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海上新航路的开通为中西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批欧洲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乐西传的序幕。而中国的“礼乐”经由传教士之笔构建了早期中乐西传欧洲的主要内容。清代前、中期是中乐西传欧洲的繁盛期,一方面多姿多彩的音乐如歌曲、器乐、戏曲等纷纷被介绍到欧洲,各类介绍中国音乐的专著及综合性著述也日渐繁多:另一方面欧洲大陆对中国音乐的接受热情迅速升温,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许多“中国戏”以及引用中国曲调为素材创作中国风格的乐曲等。

——摘编自李冉《明清中乐西传欧洲的初步研究》

材料二   1902年之后,一些中国进步知识分子选择欧洲和日本歌曲填上符合当时国民思想感情的歌词,从而形成了“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在国内影响很大,许多知识分子把“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编成歌词,一改传统音乐晦涩、缓慢的风格,配以旋律,用力度对比大和更加鲜明的和声处理,再加上简单的曲调和歌词,表现人们反压迫争自由的激昂情绪,用来作为唤醒被压迫民众奋起抗争的号角。1919年成立的“北大音乐研讨会”开始将中国元素与西方音乐进行结合,施行美育来抵御文化入侵。

——摘编自赵典崇《近百年来中外文化交流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乐西传”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中国音乐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音乐交流的意义。
2023-09-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分类练2024版全国通用-第二部分提升训练9音乐艺术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