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沈括曾这样评价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下列哪本木活字印刷的书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A.唐代《金刚经》B.元代《旌德县志》
C.宋代《武经总要》D.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时期,汉武帝先后三次发动了征讨匈奴的战争。公元前121年,汉军在河西之战大获全胜,将匈奴赶出了河西走廊,汉武帝遂将长城向西延伸……在汉长城的护卫下,敦煌以及河西全境免于匈奴和羌人的侵扰。沿着疏勒河一路向西的汉长城既是汉朝经营和开拓西域的前哨,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保障线。

——摘编自秦川、安秋《汉长城:丝绸之路的钢铁臂膀》

材料二   关于长城的功能分析,或许会令我们重新理解中国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一些重大军事举措、工程和战略。在这一视角内,1950-1960年代中国的“两弹一星”,其功能就一定不再局限于武器装备制造或科技发展进步,它更有关中国国家的战略安全,有关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在发言权,它令中国主张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变得真实可信,为1978年之后的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重要的战略安全保障。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巩固边疆的举措。结合所学写出汉长城最西延伸至何处。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两弹一星”的战略安全意义。结合所学,指出关于科技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重大作用的著名论断。
2022-05-0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届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卷
3 . 有学者在评价19世纪末形成的某一画派时说:“在趋于光色表现的极端中,从不同角度意识了形和色纯粹表现的功能。有的注重自然形体的内在结构和表面与深度的关系;……有的寓激情于色彩和笔触的夸张之中,表达对自然和真实的爱。”下列作品属于“这批画家”创作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向日葵》
C.《自由引导人民》D.《创世纪》
4 . 在西方思想史上某文献被誉为“新时代的宣言”,它道出了德国人民不满罗马教皇和教会统治的共同心声,它的发表成为“席卷一切等级并震撼整个帝国的运动的信号”。据此推知,这篇文献是
A.《形而上学》B.《神曲》C.《十日谈》D.《九十五条论纲》
2022-03-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的稳定与持续增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我国首次在世界上实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
A.1967年B.1970年C.1973年D.1981年
2022-03-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唐代文化体系庞大完整,发展程度高。判断下列有关唐代文化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长安成为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
②李白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③黄庭坚、米芾以行书名世
④《武经总要》提到了指南鱼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03-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7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近代社会的巨变促使其走向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九渊开创了理学思想体系中的心学流派。他亦认为“理”是宇宙的终极本体,同时也是万事万物的存在秩序,也是社会伦理的秩序。他的这种理论认同是在为现实的伦理规范寻找一种本体的依据,将伦理规范由社会扩展到自然,再反过来用以证明伦理规范的天然合理性。陆九渊的人文教育思想重在激活人内在道德主体的自觉和自律上,而朱熹强调外在的道德规范对人内在情欲的约束。

——李清华《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思想》

材料二   魏源曾多次引用以往“以夷制夷”之典故,说:“以彼长技御彼长技,此自古以夷攻夷之上策。”他受林“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思想的启发,首先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口号。林则徐将《四洲志》手稿全盘交付魏源,嘱其撰辑《海国图志》。他编纂《海国图志》时对外国史地书籍的辑录引用以及解读中,专门辑录涉及各国间矛盾的内容。他认为既然各国公然承认有“不能齐心会合之大害”,则我国利用其矛盾,倡“以夷制夷”,亦是自然之事。

——陈先初、胡慧娥《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再探》

材料三   到五四时期,中国开始进行的思想伦理革命,价值重建、观念革命至重要关键节点,文言文的危机日渐明显,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就构成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性改革。文学革命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取代言简意丰的文言,其实质乃是以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现代思维方式,取代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新旧之争,就在课堂中、宿舍里到处展开着。在争辩之中,守旧论者的论据渐渐动摇起来了,不少的同学陆续转变到赞成新文化运动方面来。”

——张德旺《道路与选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陆九渊和朱熹伦理思想的相同点及心学的出现对儒学发展的意义。从修养论的角度,指出两人教育思想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说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内涵。
(3)阅读材料三,请选择阐释:①指出揭开“中国开始进行的思想伦理革命”序幕的标志,并简述“思想伦理革命”的内容。②指出“五四时期”文学革命在教育领域的成果,说明文学革命的历史价值。
2022-03-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来所以屡屡失败,“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张宝明《<新青年>百年典藏3语言文学卷》

材料二   各地的口号很多,大同小异,但最中心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用当时爱国运动参加者匡互生的话说,这是五四运动标出的公用语。这种纲领性的口号的提出,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对革命主要对象的认识,当然,它同一九二二年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相比,尚欠明确。但它已经大大超过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

——摘编自朱玉湘《五四运动与爱国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概括陈独秀对“辛亥革命以来所以屡屡失败”原因的认识,从思想文化层面,指出陈独秀为继续推动革命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时期政治纲领的内涵,相比五四运动的纲领性口号,简述中共二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明确之处。
2022-03-06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小说以主人公于连的经历为线索,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出身卑微却满腹才华和野心的青年的悲剧故事”。该小说
A.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B.是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深刻揭露了复辟后英国社会的黑暗和堕落
D.是列夫·托尔斯泰艺术上最完美的一部长篇小说
2022-03-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10 . 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突出。判断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抱朴子》中已经提到“火药”   ②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
③“文人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④出现“曲子词”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3-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