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D.主张平等自由
2021-01-08更新 | 520次组卷 | 97卷引用:安徽省阜阳一中2017届高三最后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 .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图1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2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材料三   启蒙运动时期著名思想家的言论: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从图1到图2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的新发展。
(4)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宋)苏轼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材料三   早年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特别是《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

——人民版必修三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画种?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画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各举出一位19世纪英法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写出其主要作品。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些作品蕴涵的时代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是关于古希腊科学成就的漫画。该漫画
A.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
B.描绘了地心引力的发现过程
C.说明了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
D.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2018-11-16更新 | 338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6届安徽界首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甲午战后,光绪帝不断“逼问御贼策”,“言及宗社声泪并发”。并提出要“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从1895-1898年戊戌维新光绪改革几乎一天也未停止过。说明
A.康梁上书变法正逢其时B.康有为说服了光绪帝努力变法
C.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矛盾尖锐D.光绪帝弘扬民族大义挽救民族危亡
2018-10-1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代以后儒学大家们惊呼“孟子后,千载无真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以后的儒学背离了孟子性善论
B.今文经学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
C.古文经学已失传无法找回孔孟思想
D.儒学已成为统治者统治的工具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结论
1“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2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3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4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义和团运动扑朔迷离,难以洞察真相。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表中对四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结论的不当之处,并从解读材料方法的角度,简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他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其说明1860年代
A.华夷观念已经开始被打破B.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并实施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D.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发表于1970年的美国短篇小说《玻璃山》,全文共分为100段,每段平均才一句话,并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出顺序,从1到100似购物清单的罗列以表面的数字逻辑和平行结构分解了文章的中心,从而凸显出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这一风格
A.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
B.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C.强调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D.突出文章主旨的明确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