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1969年,美国电影《逍遥骑士》的公映轰动了整个美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逍遥骑士》

广告语:“一个人上路寻找美国,但是找不到它”。

主要人物:怀特、比利--又叫“美国队长”和“野牛比尔”--两位社会弃儿。

场景一:怀特和比利在贩毒中赚到钱,从洛杉矶出发,骑摩托车去佛罗里达,计划在那里寻找象征性的日出。路上,他们带上一位搭车者并把他送到他的社区。社区建在马力布群山之间,社员是来自圣莫尼卡山托潘加峡谷的嬉皮士,社区居民被描绘成“种粮的城市孩子”,他们害怕冬天的到来。在一个极其震撼的场景中,一位社员带领全体社员作了一次真诚的、动人心魄的世俗祈祷:“我们播下种子。请让我们的努力有所回报。感谢您让别人为我们带来食物,让我们可以与同胞分享,我们也会更慷慨地分享我们自己的食物。感谢您让我们有一个立足之地。”怀特支持这个社区,祝福他们,预言他们会成功。

场景二:怀特和比利继续东行。在一座小镇因为加入“未经许可的游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们遇到一位醉酒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律师汉森,帮助他俩获释。作为回报,他们让汉森和他们同行,并且当晚围着篝火,尝试了大麻烟--这本身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场景。

场景三:怀特和比利来到新奥尔良,在一个迷幻的墓地场面,“美国队长”问一尊有点类似自由女神像的陵墓塑像,为什么她要离开他。这一场面呼应了前面汉森的评论:“你知道,这个国家本是个该死的好国家。我不明白它出了什么问题。”

场景四:第二天上午,两位坐在皮卡里的老派男子从他们身边经过,挑衅地用枪指着他们,比利向他们竖起中指,拿着步枪的男子把他打下摩托车。怀特驾车追赶皮卡车,拿步枪的人击中了他的油箱,怀特在一场猛烈的爆炸中死去。在最后的境头中,摄影机摇回天空,展示密西西比河上的高架水管--象征横亘美国中部的分界线--旁边的大火和死亡。

——据[美]罗布·柯克帕特里克《1969 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有何史料价值?
2023-01-14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材料显示,山东、江苏、陕西三省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代“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其中以山东居多。如图中出土于山东济南的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拓片局部),刻画了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的一次见面:孔子(左)带领他的弟子问礼于老子(右)。衣袖中伸出大雁头的人像正是孔子,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大雁是孔子送给老子的见面礼(注: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节,称为“贽礼”,禽鸟为初见尊长时所送的礼品)。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在孔子和老子中间有一小儿,为童子项橐(七岁神童,孔子老师)。


孝堂山石祠孔子见老子图(拓片局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汉代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12-04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初,太宗既许降文成公主,赞普使禄东赞来迎,召见顾问,进对合旨,太宗礼之,有异诸蕃。

——摘编自《旧唐书·吐蕃传》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摹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步辇图》的“艺术审美和史料价值的统一”予以说明。(要求:论证充分,符合史实,逻辑清楚)
2022-07-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汪健新《毛泽东诗词中的斗争精神与智慧》等


根据材料信息,确立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所选材料对研究该主题的史料价值。(要求:主题明确,说明史料类型及价值)
2021-06-26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1届高三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72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好纲》的社论。

首次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410日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53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意见。

813-9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恢复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

19783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510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日,《光明日报》转载此文。

12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摘自唐培吉《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共中央指导思想拨乱反正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11-09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朱熹《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已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录自《紫阳朱氏宗谱》


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中任选一角度阐释《朱子家训》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04-0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8年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清平乐·蒋桂战争》

1931年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1935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

1937年赫赫始祖,吾华永肇……琉台不守……民族阵线,救国良方……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祭黄帝陵文》

1949年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50年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1956年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水调歌头·游泳》

——摘编自汪健新《毛泽东诗词中的斗争精神与智慧》等


根据材料信息,确立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所选材料对研究该主题的史料价值。(要求:主题明确,说明史料类型及价值)
2021-04-02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民生价值、学术价值和现代价值。下表是某校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概况和当代学人对其认知的相关信息统计。


——摘编自华觉明《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等


结合中国史的所学知识,对上述史料进行重新组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料,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诗文证史是指以诗词歌赋和笔记小说等文学作品作为史料来研究历史和书写历史。宋代以来的史家开始自觉地将诗文作为史料使用,形成了以诗文证史的史学传统。中国现代史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陈寅恪是其中最有成就的史家。在陈寅恪看来,小说主要有四方面的史料价值。第一,小说在历史研究中可与正史文献互补;第二,小说对史事的记载可弥补正史记载的不足;第三,有些小说史料价值很高,堪称实录;第四,小说对古代社会史研究有重要价值。陈寅恪对以小说证史释史作了重要发展,提出通性之真实个性之真实两个重要概念,指出小说作为史料具有个性不真实,通性真实的特点。

——摘编自徐国利《陈寅恪对“以诗文证史”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结合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陈寅恪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教育感化的事,是从上向下推行延续,前人影响后人。所以,父亲不慈爱,子女就不可能孝顺;哥哥不友爱,弟弟就不可能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可能和顺。父亲慈爱而子女杵逆,哥哥友爱而弟弟倨傲,丈夫仁义而妻凶悍。那些是天生的凶民,只有靠刑罚杀戮来让他们畏惧,而不是靠训导能够加以改变的。

家庭内部取消体罚,孩子们的过失立刻就会出现;刑罚施用不当,老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治家的宽严、标准也与治国一样。

孔子说:“奢侈就显得不恭顺,俭朴就显得鄙陋;与其不恭顺,宁可鄙陋。”孔子又说:“假如有一个人有周公那样好的才能,但只要他既骄傲又吝啬,那其他方面也是不足道的。”如其这么说来就应该节俭而不应该吝啬了。节俭,即是减省节约以合乎礼数;吝啬,即是对穷困急难的人也不救济。现在愿意施舍的却也奢侈,能节俭的却又吝啬,例如能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可以了。

人民生活的根本,就是要靠春种秋收来获取食物,种桑纺麻得到衣服。蔬菜水果的聚积,是靠果园菜圃里出产;鸡肉猪肉等美味,是靠鸡窝猪圈里产生。直到房屋器用、柴草脂烛,无不是耕种养殖的产物。那些最善于管理家业的人,不出门而各种维持生计的物品已经充足了,只不过家里还缺少一口产盐的井罢了。现在北方地区的风俗,一般能做到减省节约,以保障衣食之用;江南地区风气奢侈,在节俭持家方面大多不如北方。

仁,就是不杀生的禁戒;义,就是不偷盗的禁戒;礼,就是不邪恶的禁戒;智,就是不酗酒的禁戒;信,就是不虚妄的禁戒。士大夫的子弟,几岁以上,没有不受教育的,多的读到《礼记》《左传》,少的也起码读了《诗经》和《论语》。即使世代寒士,懂得读《论语》《孝经》的,还能给人家当老师;虽是历代做大官,不懂得书牍的,没有不是去耕田养马,从这点来看,怎能不自勉呢?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节选自《颜氏家训》译文


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中任选两个角度阐释《颜氏家训》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8-10-05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