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19更新 | 85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
A.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B.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
C.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D.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
2021-10-23更新 | 497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1-10-19更新 | 81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新干二中高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文学史》:“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下列作品属于“这种文学形式”的是
A.“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B.“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强力能够控制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机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战国刚结束的秦朝初年,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

——摘自百度百科词条《焚书坑儒》

材料二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摘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的趋势?原因何在?
(2)据材料二、三,概括秦汉为实现思想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影响的不同之处。
6 .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四句话,分别是从中国古典文学名篇中节选的片段,按照风格判断它们出现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②“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③“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④“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①③②④⑤B.④①②⑤③C.④⑤①③②D.④①⑤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全唐诗》中收录了越溪杨女与其丈夫的联句诗歌,记载了她以联句接对的方式找到了如意郎君的故事。这反映出当时( )
A.诗人热衷于联句接对B.戏剧创作的繁荣
C.以诗传情成为时尚D.社会风气较开放
2021-01-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代诗人章碣曾作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秦灭六国B.楚书坑儒C.楚汉战争D.修筑长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黄宗羲在《山居杂咏》诗中写道:“锋镝(贬官)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贫困)亦其能奈我何?”这首诗体现了作者(   
A.批判中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精神
B.歌颂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斗争精神
C.否定儒家学说,倡导民主政治
D.主张采用革命和暴力的手段改变现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郑燮擅绘墨竹,继承传统,又突出个性。他画的墨竹疏密相间,挺劲孤直,具有一种孤傲之气。他重视以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诗、书、画三者合一的效果。下列对此类绘画表述正确的是
A.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B.主要反映皇帝文治武功
C.承载着宣传教化的功能D.是-种综合型艺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