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7 道试题
1 . 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D.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
2022-12-03更新 | 787次组卷 | 4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思潮的倡导者们在认识上发生了分歧:一种是以康有为、严复为代表的和平渐进论,强调社会进步的循序性;另一种是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的革命突变论,注重质变、飞跃。这一现象(     
A.说明进化论正确解释了人类演进
B.实质是有志之士的救亡道路之争
C.唤醒国人普遍投身于救国潮流中
D.说明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激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古代有学者认为,周孔与宋儒的根本区别在于:宋儒“只教人明理”,而“孔子则教习事”;他还认为只有“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据此可知,该学者
A.推崇重利轻义价值观B.力图冲破周孔儒学束缚
C.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D.主张重建儒家伦理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8年8月至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1982年5月至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工作会议,7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学外语教育的意见》。1986年10月,国家教委组织召开全国中学外语教育改革座谈会。国家的上述举措
A.表明中国外交方针的重大改变B.实现了现代中国的教育国际化
C.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是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崇尚耕读的明代学者吴与弼教导未早起劳作的弟子:“秀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程颐)门下?又何从到孟子门下?”清代思想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由此可知中
A.明清时期士农界限已经被打破B.劳动的道德教化价值受到重视
C.中国文化的耕读传统初步形成D.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
6 . 宋代官方文书中新增了札子等形式,其书写主体一般是身 兼官职的文人,他们既关心社会民情,又会与同行、民间相商;主张“文以载道”。据此可知,札子的出现折射出宋代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完善
C.理学思想的兴起D.商品经济的繁荣
2022-02-25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晚清重臣张之洞曾支持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办强学会和《时务报》,起初张之洞非常赞赏《时务报》,号令所有湖北的官员人手- -份,要懂得西学;但是看到梁启超鼓吹民权时,张之洞认为违背了名教的“君君臣臣”。张之洞的态度说明了他.
A.提倡实业救国B.支持君主立宪
C.鼓励全盘西化D.囿于中体西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回望1905


事件概况
日俄战争日俄战争的胜负,以实例向中国人“证明”了立宪优于专制,也就结束了以俄国还是以日本为学习典范的长期争议。
废除科举1905年中国已有新式学堂8277所,力主废除科举制度的袁世凯等人地位上升。日俄战争所带来的亡国危机也促成了科举制的废除。
邹容之死邹容的《革命军》一经出版,即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短时间内即出版29次,发行上百万册。邹容也因此遭到了清政府的追查与迫害和革命家章太炎一同被投入了监狱。1905年4月3日,邹容死于狱中。
孙中山与严复会晤1905年孙中山来到英国,特地前往拜访严复。两人交谈的中心内容是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
社会主义早期传播同盟会评议员朱执信在《民报》第二、三号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

根据上述材料,请为1905年的社会状况拟定一至两个关键词并加以解索。(所拟定关键词须简明扼要,既可涵盖整体社会状况,亦可针对某-社会领域)
2022-01-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1826年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所绘《雪中墓地》,画面上冬天的雪、废弃的坟墓、哥特教堂的废墟、光秃的枝干,唤起了人们对于存在中死亡的沉思。该作品体现了
A.浪漫主义对理性主义的质疑B.工业革命促进审美观念进步
C.分裂影响了德国的发展前景D.现代主义对天人关系的反思
2022-01-0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10 . 唐代草书以情御笔,在创作中放纵情感,并经常借助颠狂、怪异的创作状态和行为来增强情感的表现力,纵情是其本质。宋代草书则以理性的思维、自然的意趣消解了唐草的狂放激昂,改变了草书的发展趋向。唐宋草书的流变
A.推动了理学的兴起B.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念
C.反映了文化的转型D.得益于市民阶层的发展
2022-01-05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