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曾国藩曾评价太平天国“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孙中山则认为,“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据此可知(     
A.历史事实无法真实再现B.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评价D.历史叙述总是因人而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谈到太平天国时指出:他们太不懂政治,占了南京十多年,在制度上几乎丝毫没有建树。他们比较象样的是军制,但始终未觉悟到水师之重要。他们到处焚毁孔庙,孔子的书被称为妖书……即使当时没有曾国藩、左宗棠,洪杨还是要失败。该学者意在说明太平天国(     
A.忽视制度建设B.摒弃传统思想C.具有阶级局限性D.放弃水师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太平天国时期,贡生沈梓在日记中说:“徐抚军(指曾任江苏巡抚的徐有壬)合两浙官员禁除赌匪,穷年累月而不得,而伪忠王以一土寇之号令一朝灭之而肃清。”吴江人柳兆薰在其日记也称:“长毛往来,市人不惊。”这说明(       
A.民众对清政府统治的失望B.太平天国社会治理取得成效
C.二人都认同太平天国政权D.太平天国重视发展商品经济
2022-05-10更新 | 33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评价中国近代某--事件时说:“古代中国历代政权的崩溃并非意味着造反者希望变更体制的运作规则,仅是对效忠对象的改变。而这次创举无疑确立了-一个‘单一的、世俗化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用来取代传统王朝‘更替宗教、宗族的政治权威’。”材料中的“这一事件”(       
A.促使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B.开启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推动了中国政治结构的现代化进程D.揭开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晚清时期满汉督抚比例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总督满汉比例巡抚满汉比例
18515:91:21
18525:142:28
185310:104:19
18566:96:12
18642:100:17
18652;120:22
A.民族企业得到汉族官僚支持B.汉人官僚严重动摇满清统治
C.边疆危机促成地方行政改革D.国内政局影响政治权力结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咸丰年间,都察院官员文瑞奏表明,“方今之财人不敌(敷)出,已不待言,然犹(还)有入(收入)也”,而天下财赋,东南为重,“顷者(近来)金陵失守,安徽,两湖等处又皆蹂躏无余”今年少入又不下千万”。材料反映出
A.辛亥革命重创清朝封建专制秩序B.列强经济侵略破坏小农经济模式
C.反帝爱国运动打击列强在华势力D.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廷的统治
8 .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变局。”这场革命
A.推动了中国工业近代化起步B.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觉醒
C.严重动摇了清朝政府的统治D.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2022-02-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场农民起义的浮雕。这次起义在鸦片战争十年后爆发,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请问与这场起义有关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B.义和团C.三元里人民抗英D.台湾人民反割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某当代史家曾写道:“太平天国的斗争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着宗教而摆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表明
A.该史家低估了太平天国的意义B.太平天国的失败具有必然性
C.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宗教战争D.时代差异影响历史事件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