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如图为中国驻法国使馆额收藏品--1964年1月28日的法国《世界报》,它刊登了中法建交公报。中法建交体现了

A.中国已打破长期的外交僵局
B.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两大阵营之间展开激烈斗争
D.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 . “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老大哥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二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

——《熊猫外交简史》

材料三   现在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有熊猫。2017年6月24日,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熊猫,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

——《熊猫外交简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新中国首次“熊猫外交”对象是苏联。
(2)从材料二“熊猫外交”的历程可见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 1950年中苏签署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79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该条约一年后即告期满,中国将不同苏联继续延长这一条约的期限。一年后该条约废止。这一变化表明
A.中国调整外交策略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中苏关系走向破裂
D.冷战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2019-02-03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
第一年302149
第二年41.30.458.3
第三年51.7590.00348.238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2019-01-30更新 | 3684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网上)历史试题
5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9-01-30更新 | 127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曲沃中学2016届高三11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2019-01-30更新 | 2921次组卷 | 57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练:必修一综合
7 . 1948年到1949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毛泽东把它概括为
A.“求同存异”B.“一边倒”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8 .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2019-01-30更新 | 1390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逐步由二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逐步走向对立对峙的关系,直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阐述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材料二   1969年1月,尼克松总统入主白宫后,把改善中美关系作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外交课题,并采取切实措施缓和对中国的敌意,如允许美国学者、记者、—学家、国会议员到中国访问,允许美国人购买中国货,停止在台湾海峡的海军军舰巡航等。中国政府也做出了一些积极回应,如1971年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冲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摘编自俞正梁等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从中美关系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抗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缓和的历程,你得到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