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工作者在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等秦汉简牍中发现了大量的券书,券书内容不仅 涉及买卖交易、借贷债务、抵押典当、罚款赔偿等经济活动,甚至出现了租税徭役券书, 这些券书签订流程都极为严格。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A.政府严格控制社会B.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C.契约观念比较流行D.经济立法详细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B.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
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2023-01-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钞关为明清两代内地征税的关卡,下表所示反映了其数量与分布情况。这折射出明清时期(     
明代7处(九江1处、大运河6处)
清乾隆时期34处(京师3处、直隶5处、辽宁2处、山西l处、山东1处、江南7处、浙江2处、江西2处、湖北1处、四川2处、福建2处、广东2处、广西2处、内蒙古2处)
A.政府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江南市镇逐渐衰落
C.区域间长途贸易得到发展D.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2022-10-22更新 | 51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料载,明代浙江海盐县的沈荡镇,“列廛(街市商铺)五六百家,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贸店,大贾往往云集”;桐乡县的濮院镇,明万历中丝绸业兴起,至乾隆间,已是“万家烟火”的纱绸中心;炉头镇原为炉头村,在乾隆年间成为“以冶铁为业”“釜甑鼎鼐之制,大江南北皆仰赖矣”。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B.商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江南工商业市镇兴盛D.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凸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以前,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没有单独列为户籍,城乡人口的划分在户籍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宋代,“坊郭户”(城市民户)作为法定户名出现,政府将其单独列籍定等,不仅包括居住在州府城、县城和镇、市的人户,也包括居住在州县城外新的城市居民区草市的人户。这一转变从侧面说明宋代(     
A.城乡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重视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D.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易经》对周初商业贸易活动有如下记载:“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用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由此可知周初(     
A.职业商人群体逐渐形成B.乡村商业开始缓慢发展
C.工商食官制度受到冲击D.商业逐利意识相对淡薄
7 . 贾谊曾上书汉文帝,日:“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重,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今驱人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C.商业活动较为兴盛D.重农抑商成为社会共识
8 . 《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管理)三官(三种职业)。曰:非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先秦时期(     
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B.农耕文明时代农业地位高
C.道家思想被用于经济管理之中D.政府重视对工商业的管理
2022-08-07更新 | 628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初,在与蕃部进行马匹交易时,“官取良而弃弩(劣),禁其私市”。之后调整为委派专门的官员“谨视马之良驽,驽即印识之,许民私市焉”。上述政策调整说明
A.官府倡导商品经济发展B.民间交易日益趋于繁荣
C.边境贸易涉及国家利益D.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
2022-05-26更新 | 640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居家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代朱彧《萍洲可谈记载,“本朝贵人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又载“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据此可推知,宋代(       
A.科举制度非常完备B.商人社会地位尊贵C.婚姻观念趋向开放D.门第等级观念淡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