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5 道试题
1 .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C.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
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
2018-05-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高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礼记》中记载:玉器等产品,不能在市场上交易。而《左传》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记载,韩起要在郑国买商人的玉环,玉器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玉器产量有较大增长
B.战国时期手工业进步
C.奴隶主贵族纷纷破产
D.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2018-11-1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代著作《五杂俎》中记载:“山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具陈,四远竞凑……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由此说明当时的草市
A.得到明政府的大力推崇
B.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C.突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
D.方便了民众的生活需求
2017-12-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国语·晋语》记载:“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说明官营手工业
A.主要是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B.由政府垄断经营
C.是古代手工业的唯一经营方式
D.产品主要在市场流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为不同历史文献对歙县徽商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徽商
记述出处
歙商许文才“贸迁货居,市不二价”。《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八
歙商吴南坡云:“太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以致“四方争趣坡公”。《古歙岩镇镇东确头吴氏宗谱》
歙商鲍雯“一切治生家智巧机利悉屏不用,惟以诚待人,人亦不君欺,久之渐致盈余”。(歙县)《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卷二

A.管理体制严格
B.善用儒道经商
C.注意团结协作
D.注重宗法观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汉代桓宽在《盐铁论•水旱》中记载,手工商业者“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贳民,不弃作业”。材料反映出当时
A.经济结构单一B.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经营
C.城乡一体以农村经济为主导D.未形成相对独立的手工业、商业体系
2018-02-2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凌源市实验中学、凌源二中2018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列史料记载的历史现象中,南北朝时期尚未出现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
C.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D.时有七部尉,……南尉在草市北
2018-01-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虎,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材料二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形成的九国租界总面积达到23350.5亩,相当于已经建成的天津城区3.47倍,旧城厢的9.98倍,租界的行政权、司法权、税收权都超越中国政府的统辖与法律之外,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害。但另一方面,租界的管理体系、经济结构、建筑风貌、公共设施、人文意识等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对天津向近代化过渡,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催化作用。尤其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过渡的步伐加快……30年代的天津,从经济综合实力、港口吞吐能力、城市基础建设、交通网络、文化结构以及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一跃而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编《津门往事杂录》

材料三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可见英国城市化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材料四1949—1978年是中国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城市化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后,出现了长期的曲折停滞,总体上,城市化的进程缓慢。……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改革之后的城乡壁垒被市场经济逐步打破……政府对一系列制度、政策的修改,使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活跃,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开始有所松动。农民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建设农民城市,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吴清《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1949—1991)》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并由此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天津的九国租界是在何时完全形成的?并概括近代天津崛起的主要因素。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中、英两国近现代城市化的不同特点。

2018-01-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9 .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年间的汴京,凡是闹市区和居民集中地方,茶坊(茶馆)鳞次栉比,不仅有专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坊,还有商贩、劳动人民拂晓前进行交易的早市茶坊。宋代茶坊的兴盛主要是由于
A.茶叶的种植十分普遍
B.文人雅士的推动
C.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
D.市民阶层的兴起
2018-11-03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市”经历不断发展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