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延续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图所示)。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①第一次热潮反映治国思想的变化
②第二次热潮得益于民族的交融
③第三次热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④第四次热潮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设置有“贾正”“市令”“市掾”等官职:王莽时期设立“五均官”:南北朝时期设“草市尉”。据此可知古代
A.官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官府重视工商市场管理
C.设置官吏推动商业发展D.经商谋利成为主流思想
3 . 盐铁专卖始于战国,榷酒始于汉武帝,唐中叶以后茶叶也开始征榷,至宋朝更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个对各类大宗商品自始至终进行征榷的朝代,而且制度日益繁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宋代开始放弃了抑商政策 ②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③商业税成为宋代重要税源 ④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令二人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宽松的经济环境   ②发达的工商业
③繁荣绚丽的文化   ④科技发明大量应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4-05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面是某学者统计的唐宋税收和货币情况比较表。据此可知,宋代
户数
(万户)
平均亩数
(亿亩)
岁入
岁入
布帛棉
税钱
(万贯)
间接税
(万贯)
估算总计
(万贯)
实物(万石)折算额(万贯)实物(万匹)折算额(万贯)
天宝年间8906.142500800270013502002170
熙宁十年(1077年)142454.62—6.661788.71252.1267133.6564.64248.46198.7

(注:间接税指消费税、关税等)
A.农民的赋税负担大幅度减轻B.商业税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
C.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强国目标D.赋税征收市场化的倾向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021-09-04更新 | 694次组卷 | 17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一完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A.欣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B.观看关汉卿的《窦娥冤》
C.在瓦肆欣赏京剧的演出D.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学者认为宋代经济较之前代有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可称之为“商业革命”。以下属于宋代“商业革命”表现的是
A.出现了柜坊和飞钱B.纸币交子在全国流通
C.市打破时空的限制D.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后期(1567~1644年),在东亚海域,东来的西欧殖民者为争夺中国商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商业竞争:西班牙殖民者以(菲律宾)马尼拉为基地,把墨西哥银圆经大帆船贸易航线载运来换取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葡萄牙殖民者则利用留居澳门的优势,把中国商品转运到日本、马尼拉等地以牟利。此时在中国国内,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海贸易,于是大量的贸易船涌向海外,使当时的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随之亦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浪潮。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

材料二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于17938月至10月在北京访问期间,即向清朝提出要求:一.请允许英国商人前往舟山、宁波和天津等港贸易……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商馆;三、要求清朝给予舟山附近未设防的一处独立小岛,作为英国商人存贮商品的场所;四、要求仿照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先例,请给予广州或澳门附近的一处地方,以便英国商人自由居住;五、要求清朝废除对英国商人征收的自澳门至广州之间的货物通过税;等等。

——摘编自陈尚胜《清朝前期与英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初步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后期中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并简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英国对华主要经济诉求并说明其产生的背景。
2021-06-1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贵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远航海外,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之后的欧洲航海,但却未能持续,其中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对外贸易受官府的控制B.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便捷
C.朝贡贸易带来财政压力D.国内自给自足经济抵制
2021-06-11更新 | 1529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贵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