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北方边远的一些新城市的发展与晋商商业的发展壮大同步而行。如辽宁流传着“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内蒙古则有“先有复字号,后有包头城”,西北人又称“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以上材料说明了(     
A.商业发展助推城市繁荣B.晋商推动北方城市出现
C.中国古代边境贸易发达D.北方边远城市开始兴起
2023-02-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唐初以来,唐延以积极的态度谋求和平的国际交往。唐代侨民极多,长安城有侨民10万余;唐末时定居于广州的侨民已近12万人。就侨民所从事的职业来看:有僧侣、学者、画家、匠人、艺人、商人等,他们积极参与唐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唐代外商们可以自由地“任于内地贸易”,几乎在各条路线上都可以看到外商们忙碌奔波的身影。外商广泛参与经济活动使唐代的社会生产不仅要满足国内需求,更要满足国际社会以承担起国际生产的任务。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唐太宗要“四海一家”,唐玄宗则要“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近二百年的海禁之后,明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在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即可出洋贸易,由此进入海外贸易的“发展繁荣期”。这一时期,以月港为中心的漳州河口的闽南海商贸易经营范围相当广阔,横跨环中国南海。国际上,与日本人所在的长崎平户、西班牙人所在的马尼拉、荷兰人所在的巴达维亚,都经常性地保持活络的贸易往来。贸易经营的货物以丝、瓷、糖、黄金、茶为大宗,每次贸易的金额数量都相当大。月港出口商品的来源地是多源的,不仅从闽南地区漳州河邻近地区采集收购输出商品,同时也从福建福州、广东等地和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甚至远达山东、四川采购。以月港为中心的漳州河口海上贸易的发展,不仅极大地带动了漳州河一带社会经济商品贸易的繁荣发展,也刺激、吸引、带动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江南诸省的对外商品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涂志伟《明中晚期以月港为中心的国内海上贸易网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67年前后明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济上,这段均衡期(16601730年)应当被理解为一段稳步增长而非停滞不前的时期。整个欧洲商业繁荣。西方世界到处都建起漂亮的新古典风格的交易所。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商品市场都在更加高效地运作。银行也迅速增加,比如英格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每一个欧洲国家都修缮道路、扩建港口,并开凿运河、搭建桥梁。直到1654年,柏林仍然不过是小河旁一个拥有五千居民的定居点,但到1740年,它已成了一座拥有将近十万人口的宏伟城市。维也纳从一个阴森的中世纪堡垒变成了瑰丽壮观的帝国首都。

——摘编自[美]大卫·哈克特·费舍尔《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商业城镇的发展十分迅速。清代中叶直隶、河南、山东商业城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达40%以上。商业城镇中人口超过府城者至少有10多个,人口规模超过一般州县城的为数更多。新兴商镇的大量崛起使城市数量大大增加,这些商镇在行政建置上虽然只是一个镇,但其人口规模和市场辐射功能很多已超过一般州县城,其中的一部分在其后的发展中升格为行政中心城市。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可视为流通枢纽和地区性商业中心的城镇有30余个,已超过三省的府城总数,这些商业城镇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传统行政中心城市的绝对统治地位。

——摘编自许檀《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材料三   在西方,最早有关明清“停滞论”的表述出现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而后,著名学者魏特夫、佩雷菲特等也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表了类似见解,这些断言使“停滞论”在西方世界得到了一个相当普遍的认同。这样一种超稳定、无变化、停滞的中国社会面相在国内也同样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而有关“停滞论”的反思很早之前就出现了。

——摘编自朱浒《明清中国社会停滞了吗?——中西比较的视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华北商业城镇对于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角度评析明清“停滞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初年,盐酒等商品都纳入了官方专营。北宋中期以后,朝廷规定:诸官监酒务、盐务经营不善而亏本者,准人承买,承买者须以一定数额产业作抵当,一般以三年为一界,向官府缴纳课利。这一调整( )
A.确保了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利润B.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C.反映北宋取消了盐酒官营政策D.提升了私营工商业者积极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2022-11-27更新 | 1113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代以前,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没有单独列为户籍,城乡人口的划分在户籍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宋代,“坊郭户”(城市民户)作为法定户名出现,政府将其单独列籍定等,不仅包括居住在州府城、县城和镇、市的人户,也包括居住在州县城外新的城市居民区草市的人户。这一转变从侧面说明宋代(     
A.城乡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重视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D.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所示为明朝时重要商业城市的分布情况。据此可推知,当时(     

代表性城市

所在区域

功能定位

广州、漳州、泉州

东南沿海

外贸港口、商业都会

武昌、汉阳、荆州

长江沿岸

交通要津、贸易重镇

淮安、天津

大运河沿岸

交通要津、贸易重镇


A.江南市镇规模较大B.长途中转贸易兴盛
C.经济重心继续南移D.海禁政策逐渐废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清明上河图》中不少店铺用文字表示商店的字号,大多数店铺的招牌中都以黑色楷书书写标识,但各家的书写风格略有不同。如图甲所示的“正店”和图乙所示的“十千脚店”,“正店”二字使用的是笔画平直的楷书,而“十千脚店”的书写则连笔较多,颇有行书的意味。由此可知,《清明上河图》(     

图甲“正店”                    图乙“十千脚店”

A.兼具艺术性和史料价值B.借鉴了魏晋人物画的风格
C.追求对生活的忠实还原D.属于市民阶层的绘画创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1400至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
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中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C.中国与美洲建立直接联系D.中国商品享誉国际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江南饮食奢侈之风气盛行,缙绅宴请官长“一席之间,水陆珍馐,多至数十品”。即便是普通人家宴请,席上也是山珍海味杂陈,如过于简朴,则会被人耻笑。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     
A.社会奢靡之风盛行B.江南商品经济繁荣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官场腐败现象普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