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教育的变革反映了社会的变化。请根据材料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论语》中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礼之用,和为贵。”
(1)材料中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孔子将这些主张作为其私学的教育内容,目的何在?孔子首创私学,对当时社会具有怎样的影响?


          京师同文馆学生
(2)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教育变革,并综合说明这些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作用。
1965年,全国的高等学校有434所,是1947年的1.1倍。十年动乱,国家至少少培养100万大学毕业生。1977年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经过1977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的招生考试,全国有40多万人走进大学校门。2001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464万人,是1988年的3.4倍。
(3)分析上述数据,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并就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018-02-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北京西城长安中学历史会考自测题

2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共十九大后被写入联合国决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1)概括材料一描述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材料三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仅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就缩短了90%。2014年至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新华网2017年5月14日

材料四美国政客常爱怪罪中国和贸易协议,来解释本国的失业和工资停滞问题。但贸易赤字完全是美国自己造成的,美国入不敷出,拿明天的钱消费今天的东西已经持续几十年了……政客们当然不想批评自己国家选民的不节制和挥霍,找个外国替罪羊要容易的多。

美国贸易逆差趋势图(数据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注:美国家庭存款占GDP比重,1970年为13%,2017年为2.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美联储)

——史蒂芬·罗奇《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依赖》

(3)材料四表明,美国家庭存款与贸易逆差(赤字)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材料三、四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美两国的表现有何不同?

2018-05-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2018届天津市河北区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言论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人物言论
管子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
商鞅夫利于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
孟子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荀子隆一而治,二而乱。

A.诸子的思想主张趋向统一B.强化君主集权得到诸子认同
C.诸子间相互辩难日益激烈D.社会秩序动荡引发诸子关注
2020-06-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阅读讲话片段,回答问题。

片段一 50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在中法之间同时也在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打开了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法建交的政治背景及对中国的影响。
片段二 50年来,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加500多倍;人员往来从无到有,已经
接近每年200万人次;有5万法国人正在学习汉语,学习法语的中国人数达到10万。
(2)片段二运用了数据说明方法。这些数据反映出哪些信息?
片段三 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进入近现代,两国都经历了民族苦难、战火洗礼和对发展模式的艰辛探索,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罡。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诸子百家学说中具有世界性文化意义的内容。伏尔泰等法国思想家们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4)以史实说明片段三中所说近现代史上中法两国的相似经历。
2016-11-27更新 | 12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天津河北区高三质检03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信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官吏们必不可少的一门官场哲学。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

材料二   “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

材料三   自西汉刘向开创《列女传》这一妇女传记著作体例之后,历朝历代正史中大都设立《列女传》。

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列女传》人数统计简表(单位:人)

内容朝代贤明忠勇仁义孝道才慧贞节节烈
东汉2134525
3107161713
1346333
72234140
1152248300
1249488323100400

(贤明:指品行端正,明察有识者。忠勇:指忠君报国,英勇赴难者。仁义:指仁爱睦亲,舍己为人者。孝道:指孝敬尊长者。才慧:指有才学技艺者。贞节、节烈:对女性独有的要求,节烈特指以死维护贞节者)

——根据高世瑜《历代〈列女传〉演变透视》整理


(3)根据材料三,提取两项关于中国传统社会女性地位和价值观念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9-08-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古代世界,曾出现过一个哲人并出的时代。中国的……,古希腊的……,印度的……等大思想家为人类文明奠立了一座座高大的丰碑,他们的智慧让人们千百年来享用不尽。”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三《导读》

材料二“中国先秦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材料三据我们所作的粗略统计,中国先秦15位重要的哲学家中,有13人曾从政做官;而在古希腊15位重要哲学家中,却有11人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很少有人从政做官。当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他们的思想、学说之后,就会发现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常常与政治伦理思想融为一体,而古希腊哲学思想则往往同自然科学知识交织在一起。因此,中国先秦哲学的致思趋向显然是社会政治伦理问题。相比之下,古希腊哲学迥然不同,它的致思趋向则是自然界的课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哲人并出的时代”大约在什么时间?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思想家的致思趋向并分析成因。

(3)材料三认为古希腊哲学家的致思趋向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

(4)列举该时期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价值”方面的论述。

18-19高三上·全国·期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想“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君子”、“圣贤”及“大丈夫”。他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主要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7—14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做到“弃恶从善”;14—21岁的教育重点就是发展理性、发展智慧。

材料二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书目得票统计数能反映学者们对青年们文化素养的期待。

书名得票数
史记19
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代百年史8
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建国方略、独秀文存、红楼梦6
资治通鉴、孟子15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近百年史、科学方法论、思维术7
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5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说明二人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哪些需求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对青年文化素养期待的几个方面,并结合背景分析这些文化素养被期待的原因

(4)综上,你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是怎样流传和发展的?

2018-01-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三年级历史 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图1和图2是龚启圣和马驰骋对山东107县在144—1911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据此可知儒家文化
A.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之风
B.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深
C.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D.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
2018-04-09更新 | 559次组卷 | 18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人做过统计,《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达109次之多,这一现象说明
A.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B.“仁”的思想在春秋时已经成为主流
C.孔子一贯很重视“仁慈”
D.“仁政”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
10 .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思想随时代的发展被人们赋予新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清朝学者赵翼的《陔余丛考》,对历代正史中受儒家伦理熏陶而累世同居的、并受政府褒奖的孝义之家的代表人物进行统计,以宋朝的人数最多。(转引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P.166)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摘引自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共同的政治经济背景。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怎样推动理学思想逐步深入到古代中国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对于维新变法在理论上的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