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近年来,“反全球化”趋势有所加强,国际社会呼吁全球治理的新思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和渗透度不断加深,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际经济活动的成本,为各国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和物质的基础。近20年来,跨国公司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推动资本、技术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使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实现更进一步。

——王志彦《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早期的“反全球化”者大多为发达国家的底层弱势群体,如工会组织、人权分子、无政府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等,“反全球化”在早期只是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并未上升到政府层面。2016年以来,更多的西方国家主流人群和政治精英加入到“反全球化”阵营中,“反全球化”逐渐上升为政府主导的政策。从“特朗普现象”到法、德等国选战硝烟弥漫,从反对自由贸易到反移民……“反全球化”明显地体现在一些国家的重大决策中。这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大挑战与打击,增加全球治理“失序”和“碎片化”的风险。

——王瑞平《对当前西方“反全球化”浪潮的分析》

材料三   面对全球化形势下人类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危机,举世呼唤理性,呼唤全球伦理。但迄今为止,主导世界已有四五百年的西方思想并没有很好地加以解决。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在欧洲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四小龙”无一不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和而不同、天下和平”,可以化解冲突、维护和平,促进融合与交流。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儒家“忠恕”思想,辅之以“自强不息”精神,有利于构建一个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环球新秩序。

——周颖南《儒学对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标志性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2016年以来“反全球化”浪潮的新变化并指出其危害。
(3)据材料三,指出儒家思想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就儒学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谈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文化观?
2020-07-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从荀子开始,儒学出现了由“道”向“术”转化的趋势。在理想与现实中,荀子一改孔孟“从道不从君”的做法,主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这种变化表明儒学
A.与法家思想日益融合B.政治实用性明显增强
C.其民本思想逐渐弱化D.思想保守性逐渐显现
2020-12-01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的公羊学派继承孟子的“用夏变夷”,创立了夷与夏可以互变的可变体系;儒家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万物生成变化的过程,创立了以“天命道德”为核心的宇宙观。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B.形成对立转化的辩证体系
C.思想同中求异的发展趋势D.文化多元一体的兼容特质
4 . 儒学是古代中国主流政治思想,也广泛且深刻地影响着古老中国的现代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儒学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皆孔子改制之事也。”

陈独秀作《复辟与尊孔》:“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据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按历史时间简述儒学在中国古代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儒学在“b”段和“d”段出现高峰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关于孔子的形象,有两点认识可以提供选择讨论:①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分析康有为对孔子所持态度的原因;②新文化运动的人士提出“打到孔家店”的主张,分析孔子这一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请你选择其中之一进行阐释
2022-03-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追求政治民主是人类社会不断努力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三种“君民关系”观

统治者的地位

民的地位

牧人

牲畜

                            ——据《政府的逻辑——现代政府的制度原理》

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支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3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1)表中哪种“君民关系”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简要说明这三种观念在本质上是否一致。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密尔顿等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如何实践了汉密尔顿的思想主张。
(3)指出1833—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4)联系1895-1913年这一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人为实现民主转型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2021-08-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孔子主张“保守”,那么先秦诸子不“保守”的就极少了。如果说到“消极”,孔孟大儒的消极因素更多。如果说到“专制”,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都符合。这说明
A.思想一统趋势已经出现B.固化价值判断影响历史理解
C.诸子百家互相交流借鉴D.专制集权理论适应政治需要
2021-01-05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孔子有“苛政猛于虎”的评论;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则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当狗”;韩非子则对“上下道撰,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反映了
A.民本思想的不断创新B.文化融合的趋势增强
C.个人的主体意识觉醒D.礼法并施的思想涌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传统儒学是把天看成是一个有意志的天,荀子认为天是一个自然的天、物质的天。荀子的这种思想明显受到道家天道观的影响,但又扬弃了道家天道观神秘主义的成分。这反映了
A.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B.荀子背离了儒家的核心观点
C.荀子顺应了思想合流的趋势D.荀子思想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2021-01-14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儒学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学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主干,还在于原始儒学本身的多因素多层次结构所具有的包容性质,这使它能不断地吸取融化各家,在现实秩序和心灵生活中构成稳定系统。由于有这种稳定的反馈系统适应环境,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的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糊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中国科举大事记

朝代

概况

隋朝

606年,科举制产生。整个隋朝,举行了五次考试,中举者总共十余人。

唐朝

唐高宗时期颁《五经正义》于天下,令每年明经依此考试;武则天时设武举,由兵部主持。

宋朝

992年,糊名考校(盖住考生姓名来改卷)成为定制;1015年,始置誊录院,令封印官封试卷后,由书吏誊抄为录本。1124年,礼部试进士一万五千人,徽宗特令增百人额。

明朝

明太祖令“专取四子书命题试士”;明宣宗时始分南北中卷取士;明成化年间,八股文定型。

清朝

光绪年间七月,废科举,广设新式学堂。

——据翟国璋主编《中国科举辞典》整理

材料三   平遥文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平遥文庙的历代修建扩建,都力求最大限度地达到左右对称。平遥文庙的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掩映相称,内部陈列有大量礼器和祭器,历代对从祀者都有严格的等次排位。其中的“明伦堂”是文庙学宫的主要教学之处,也是施行儒学教育的重要场所,“明伦”取“存天时,明人伦”之意。

——据柳雯《中国文庙文化遗产价值及利用研究》等整理


(1)材料一认为儒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以荀子思想、宋明理学为例加以说明。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科举制演变的趋势。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作答:①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密切关联。请你简述科举制对儒学和儒生的影响。②请你以平遥古城和平遥文庙为例,简述这些建筑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文化内涵及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孔子主张“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墨子主张“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商鞅主张“任其力不任其德”,“程能而授事”。这些主张
A.说明尚贤得到诸侯国认可B.体现新兴地主阶级选才标准
C.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官职D.表明百家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