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主张"克己复礼",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是孔子追求的道德理想,以"仁"为核心,构成一整套伦理。孔子的"仁"所包容的善德,注重道德修养,规范行为实践,具有道德实践的价值。孔子还认为,中庸是最高尚的品德修养和方法原则,要求人们的言行"允执其中"。孟子等儒家后继者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推动了中国哲学的人文走向,形成了道德型哲学。

——摘编自雷红霞《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苏格拉底教人们照顾自己的心灵,"认识你自己",通过心灵去倾听神之声,去按照善的目的行事。他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智慧知识就是美德,"美德即知识"。他引导人们认识灵魂中固有的善德。苏格拉底的"善"所包容的美德,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对真知的追求,具有理论认识的价值。柏拉图以其理念论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哲学,促成西方哲学的理性倾向,形成了知识型哲学,体现着科学主义精神。

——摘编自肖雪《试论"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思想之比较》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特点,并简析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孔子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

材料   孔子在构建其社会理想时,是以先王之世为模型的,即他最为推崇的尧舜禹时代的“大同”理想和文武、周公时代的“小康”社会。孔子崇尚“大同”社会那种天下为公、有而不与的精神。孔子强调:“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但“大同”虽美好却难以企及,所以作为近期目标,孔子认为人们应争取实现的是“小康”世界。“小康”实际上是孔子对春秋乱世进行改造的一种设想。他想通过“复礼”,按照礼来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即以“爱人”为原则,尊尊、亲亲,改变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并采取措施,使社会呈现出人口众多、生活安乐的局面。

——摘编自王佃利、刘宗贤《孔子仁学的社会伦理导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孔子的社会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实现理想社会的相关主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孔子的社会理想。
2021-02-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还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材料二   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要限制君主的权力,首先得明辨君臣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从本质上来说,君臣都是共同治理天下的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360百科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韩非子、黄宗羲的主要思想理论观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韩非子、黄宗羲生活的时代背景。
2021-0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探求事物发展之规律,需要回到原点,并在其延续与变迁中时时考量其“初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儒学发展示意图


材料三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王朝统治时间)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对道德和政治关系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2)思想的创新和政治的支持才使该思想成为主流,按“思想家——统治者”的思路概述儒学在材料二示意图中“b”段和“d”段出现高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简述其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后世君主“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教”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
(4)综合所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中国传统文化?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了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是如何将儒术扩展后又延长的?产生了怎样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7 . 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自《论语》

材料二


材料三       18世纪的法国出现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哲学家的世纪

——摘自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什么?
(2)材料二的几位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欧洲思想史上的哪三次运动?这三次运动的核心思想各是什么?
(3)卢梭的思想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列举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先后开展了哪些斗争?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世纪'所倡导的思想主要有哪些?
2021-02-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荀子提出了天下之人有所共予的命题,认为尽管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诉求,但也有许多共享和共通的东西。他提出人们可以共同分享来自东西南北江河湖泊丰富的自然资源,共享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在处理国家与民众共享关系时,他提出了裕民以政,即通过政策措施让百姓获得利益并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针对社会分化,他提出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应各取所得的道理;此外他主张哑聋等残障人士需要国家照顾,即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遣

——摘编自宋国恺《共享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其意蕴》

材料二:针对既是典型的西方病症,又是世界性现象的贫富悬殊问题,孙中山晚年提出了以共享为原则的解决思路。这一原则以土地、资本的全社会公有为前提,落脚点则是公平合理地分配:一是要按劳取酬,余利则公之社会使人人得以分享,二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可以说,按劳分配是共享的底线,而全体人民免受任何剥削压迫之苦、共同幸福安乐则是共享的理想境地。

——摘编自宋德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三:20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提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摘编自刘晋祁《共享发展理念的逻辑延承与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共享思想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共享思想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对毛泽东共享思想继承与发展的体现。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出身贫寒,例如颜回,《论语·雍也》记载说颜回居住在“陋巷”,只靠一碗饭、一瓢水维持生活;又比如仲弓,他的父亲很贫困,家里连一小块地也没有;另外还有子路等人也都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但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拒绝收他们为弟子。

——摘编自陈顺珍《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材料二:书院教育与理学传播的结合,是在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中实现的,为了“能使学者视效而信从”,成为儒学发展的关键,因而理学自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师道,重视通过教育讲学在民间传道。而书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倡导的自由讲学,为朱熹、吕祖谦等人的学术辩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南宋时期书院重视道德完善与人格教育,理学家制定了书院学规,如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强调求学的目的在于正己、修身,而非追求功名利禄。理学家的“弘教化”和“广设庠序之教”,使人才“继踵而出”,更重要的是可以“正以民心”,以达太平盛世之目的,于是官府大力支持书院建设,并逐渐将其纳入官办学校系统。

——摘编自王晓龙《宋代书院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与书院教育的关系。
2023-01-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关爱生命、关注健康,是从古至今人类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健身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健身术崇尚礼仪,偏重道德伦理,主静不主动,认为人身是一个完整的小天地,人的心态如何,对于整体的损益兴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古代养生学家们特别强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同时认为,人生活于自然,更不可能离开自然环境。道不远人,只在平常日用之间。自古以来健身有千法,但最基本的法则是要合于自然。

——摘编自王德峰等《中国古代健身术初探》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一些社会名流和政府要人认为,武术在强种救国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在军国民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的自然体育观的影响下,近代中国武术不断发展。其中,接受军国民教育思想的人认为,中国应该提倡武术教育,通过武术教育,培育国民尚武及尚武精神,达到“强种救国”之目的;而传承自然体育观的人则认为,武术与西方近代体育一样,具有强健体魄的价值功能,武术为中国最良好的卫生之方,从而出现了武术的体育健身教育理念。

一一摘编自李龙《中国武术近代“强种救国”和“健身强体”教育思想解读》

材料三   广场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审美愉悦性和科学健身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广场舞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我国广场舞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城市广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及对于生活娱乐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应运而生。

——摘编自冯盈霖等《关于国内广场舞研究文献的综述与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健身术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近代武术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广场舞蕴含的社会功能。
2023-01-06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