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B.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C.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
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
2019-05-12更新 | 1159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柏拉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理想国》主要讨论的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更关注什么样的正义是最现实和可能的。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试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B.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
C.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D.致力于实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2019-12-25更新 | 717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童年是一个过程的起点,一切处于自然状态。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把人的孩提时代比作为“新的器皿”和“纯白的羊毛”,它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些观点(     
A.目的在于推动家庭教育发展B.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决定作用
C.表达了对儿童纯洁性的重视D.与孟子对人类本性的看法一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公元前323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多德死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亚里士多德无法接受不公正的判决
B.亚里士多德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
C.逃跑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精神
D.亚里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
2019-06-14更新 | 743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线上)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亚里士多德认为:常人既不能完全消灭兽欲,虽贤良也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据此可知,他强调治国应体现
A.贤人执政B.王在法下C.道德优先D.理性至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天文方面,亚里士多德综合了古希腊的各种猜想创立了运行的天体是物质实体的学说;在物理方面,亚里士多德通过大量观察认为各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用着的推动者直接接触下,才能够保持运动。据此可知,亚里士多德
A.能够正确认识宏观物体的运动B.大胆挑战学术权威
C.开创了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D.具有理性主义精神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片展示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重要人物。提炼出图片反映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主题的发展历程和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主题,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考察历史,注意到历史上凡建立下不朽功勋、对民生福祉有所作为的时期,为“王者”均是“圣”或“仁”者。这实际上明确提出了一个“内圣外王”的理想政治模式:先圣而后王,只有圣者才能为王。孟子进而提出统治者可从整理田界,厘定土地面积入手,制定新的经济政策,分配土地给民众,为其通过勤苦劳作发展起“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产业提供条件。此外,统治者还应“取于民有制”,“薄其税敛”,并以优惠的商业税制开放国内市场,加强与其他诸侯国的经济往来,等等。

——摘编自风传子《孔子、孟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观》

材料二   希腊城邦的动乱,使亚里士多德反思现存的所有政治体制。亚氏认为混合政体是理想的政体,因为最好的政体往往都会结合众多形式,所以这种混合政体应该利于自身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平衡。在原则方面,亚氏认为理想的政体应该奉行正义的原则。在《政治学》一书中,亚氏认为中产阶级是最好的治理者,因为从财富的论述角度来说,任何过于极端的(统治阶层)都将导致败坏,天平一端的极度富有者和另一端的极度贫穷者都天生不是优秀的治理者。他认为:“所有人都应当是善良公民,这样才能使城邦臻于优良。既然优良政体的治理者是最优秀的人,那么由其领导的公民也应当是品德良好的人,否则就会产生动乱和犯罪。”在治理方式上面,亚氏认为优良的政体必须实行法治。

——摘编自叶远涛《论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基于<政治学>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理想政治模式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思想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亚里士多德坚信幸福和智慧只能从思考中获得,而思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理想社会的公民应注重政治统治的物质前提。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
A.反对民主政治B.提倡精英政治
C.主张人人平等D.赞同轮番而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A.推崇绝对真理
B.具有理性精神
C.否定神灵存在
D.捍卫思想自由
2019-03-10更新 | 441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