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把近代的技术和制度视同枝叶的中体西用论,未能把欧洲文明作为基于与中国不同原理上的一种文化来进行把握。这种倾向也同样可见于洪秀全对基督教的理解,他认为欧洲宗教的基督教在古代中国也被信仰。由此可见,近代早期中国人的这些思维
A.促进了“西学中源”思想产生B.展现了中西文化根源的相似
C.有利于民众全面接受西方学说D.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变革
2022-04-23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鲁迅笔下提到了“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茅盾笔下提到了欢迎西方的机器货物、保存中国旧思想旧制度的买办。这里的“新人物”“买办”指的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早期维新派D.抵抗派
2022-01-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都要向西方学习
A.先进技术B.文化教育C.思想伦理D.政治制度
4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南制造总局编印的《(西国近事汇编》逐周汇述各国重要时事,其中还以大量的篇幅介绍过1871年的巴黎公社西方的工人运动,还有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美国的“康密尼党"(共产主义者)。这一现象
A.适应了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B.反映了国人世界观念的变化
C.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D.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容闳,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回国以后,等了几乎10年才被曾国藩任用为购买机器的专使兼口译和笔译。他提出派遣留学生出国的建议,直到他回国15年后才见诸实施。由此可见
A.“中体西用”思想已经破产B.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
C.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D.中国缺乏变革环境,政局动荡
6 . 晚清第一任驻英公使郭嵩焘通过对英国的军事、经济、政治、科技、外交以及文化体育等领域全方位的考察后指出,中国要想重新成为一个富国、强国,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还要学习政治制度,应当向西方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可见郭嵩焘
A.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B.其主张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C.否定了洋务派的基本主张D.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597次组卷 | 10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的碰撞融合中,在忧患意识的指引下,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探寻强国之路,其中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9 . 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史新陈代谢异常频繁,下列近代言论,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全都踏倒他
②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③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
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留美幼童剪掉辫子、穿上西服的现象。清政府认为其言行举止受美国同化“而渐改其故态,不合礼仪、满身恶习”,而促使其“凄然回国”。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服饰成为反清斗争的符号B.清政府停止派遣留美幼童
C.西化与传统之间矛盾重重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