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十九世纪末,中国学术界掀起一股研究墨家学派的科技成就及“尚同”“兼爱”“天志”等学说之风,并用“西学墨源”说来解释它们与西方科技、民主议会制度、基督教的关系。这种做法(     
A.适应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阻碍了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D.动摇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世纪70-80年代,清朝外交官郭嵩焘在抨击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其势日逼,其患日深”时,同时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未,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术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并呼吁“得其道而顺用之,亦足为中国之利”。此思想     
A.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B.与义和团运动提出的主张一致
C.直接促使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D.反映出对待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王韬说:“今日者,我即欲驱而远之,画疆自守,亦势有所不能。盖今之天下,乃地球合一之 天下也。全地东西两半球,所有大小各国无不入我之市,旅我之疆,通好求盟,此来而彼 往,其间利害相攻,情欲相感,争夺龃龉,势所必至,情有固然。”这反映出王韬(     
A.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B.具有开放的世界意识
C.推崇和平友好的外交D.倡导政府实行政治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每年外洋杂货约耗银3500万两,故应“遍开五金煤矿铜铁之来源。广制煤油,自造火柴”。同时,首倡“立宪法”“开议会”,实行立宪政治。由此可见,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郑观应(     
A.直接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开展B.肯定了“官督商办”的做法
C.突破了“中体西用”的局限D.初步提出“强国御侮”主张
2022-10-01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郭嵩焘、郑观应以中国传统的本末观分析西学,认为西学内部有本末、体用之分,“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其体在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其用在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这说明他们(     
A.提倡侧重学习西方器物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对西学有着深入的认识D.摒弃了“华夷之辩”思想
2022-08-17更新 | 1570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后半期,李鸿章、王韬等人关于“变局”的讨论,在士大夫之间日渐流传开来,而关于“变局”的推断由“数百年”扩展为“千年”乃至“数千年”。这表明
A.西方思想拓宽了士人视野B.洋务运动扩展到思想领域
C.中国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D.早期维新思想理论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约之专为通商者,本可随时更改,以求两益,非一成不变者也。税项通例,皆由本国自定,客虽强悍,不得侵主权而增减之者也。宜明告各国云:某年之约不便于吾民,约期满时应即停止。某货之税不合于吾例,约期满时应即重议。”这表明,郑观应
A.主张中国与国际法接轨B.抨击列强侵略的加剧
C.呼吁政府保障商民利益D.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世纪80年代,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中说:“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日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这表明王韬
A.大力倡导君民平等B.推崇民主共和制度
C.摒弃传统政治思想D.认同主权在民思想
2022-03-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热身摸底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即提出了改变中国军事力量以对抗西方侵略的方针,即所谓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这一提法的意义在于他摆脱了守旧派单纯关注外国入侵却不重视改变自身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救亡思路,而开启了“以变应变”的新的救亡思路,而这一新的救亡思路的开启为日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超越救亡思路进行更为深远的思考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在军事上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为开端,中国以侵略者为学习对象,开始了由自己主导的救亡策略的新探索。

材料二   1840年后,中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在维新派看来,外国入侵所引发的中国社会的危机并非单纯由外国入侵引起,而是出于中国内部。而这种中国内部的原因并不是暂时的单纯的军事技术上的落后和经济财力上的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落后和不足是社会长时期发展不足的结果。…………如果说洋务派只看到了中国社会危机的直接的和表面的原因的话,维新派则以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扫描中国社会发展的纵深历史,试图寻找救亡的更为根本的策略内容。

——以上材料均摘自《从救亡图存到寻求富强——对近代中国救亡思潮嬗变轨迹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进步性。
(2)请概括材料二维新派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郑观应认为,西方国家“其治之源,富强之本,不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中国欲自强,必自设立议院开始矣”,并指出“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这反映了他主张
A.加强与外国的通商B.发展工商以立国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与外国进行商战
2022-02-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