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三民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3年12月,广东革命政府扣留了广东的关税余款,要求收回海关权益,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竟致电恐吓,并调集兵舰二十余艘于黄埔海面,进行威胁。孙中山顶住压力,严厉谴责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指出:“扣留关税余款,完全是中国内政问题,无与列强之事。”这一事件(     
A.反映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发展B.得益于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展开
C.有力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实现了中国海关关税的自主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梁启超和孙中山的国家观念]

材料一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流亡海外的梁启超因身处异域而对国家这一问题的思考就显得极为急迫。他在《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一文中清算了传统的“国家”观念,区别了“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的“国家”与“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的“国民”这两个概念。梁启超综论世界各国政体类型,认定君主立宪为“最良”:“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日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君主专制政体当然不可取,民主立宪政体因为“竞争太烈”,梁启超也不认同,于是他选择了改良型的君主立宪政体。在阐述国家观念的同时,梁启超还注意到与“国家”相关联的另一个词——民族。1901年,他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在追溯中国民族历史演变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这一概念。

材料二

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从走上反清革命道路起,他的国家认同就是建立新的美国式的共和制国家。通过革命打造中央政府,揽天下英雄于联邦共和国之政府,这是孙中山选择共和的理由。孙中山在解释“恢复中华”和“建立民国”两项时,表达了新的国家观念——民族的国家以及国民的国家。很多革命党人抱着一民主义(民族主义)的目的投身革命,对“民权”不求甚解。孙中山着重对“民权”作出了解释: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如果不进行政治革命,即使将来民族革命成功,中国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也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能忍受的。民国初建,孙中山对革命时期具有“排满”性质的民族主义做了调整,提出“五族共和”。孙中山国家观的基石是民族国家、主权在民、五权分立。他的国家观对中国的国家制度从君主制向共和制的转型,对民国的国家建构起了主导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欧阳哲生《近代国家观念之兴起——以孙中山国家观为中心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与孙中山国家观的异同,并说明他们的国家观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宣扬的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影响。
2022-07-10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3 . 1927年,国民党广东省党部调查青年信仰,调查结果体现当时北伐时期青年信仰调查表
1.我信仰基尔特的社会主义,但亦没有深刻去研究它。5.从前曾信仰过中国的正统思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现在呢?已经知道无根据的唯心论靠不住了。
2.我信仰三民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6.信仰过吴佩孚之三不主义。
3.我7岁至10岁信仰孔子学说,11岁至14岁信仰德谟克拉西主义,15岁至现在信仰中山主义。7.我幼时读孟子书,便信仰他的主义,现在经许久经验及教本教训,却十二分的信仰三民主义。
4.我信仰孙文主义、马克斯主义及一切适当的社会主义。8.在小学时信仰过陈逆(陈炯明)所主张的联省自治主义。

A.青年坚定自己的信仰B.传统思想仍占据重要地位
C.青年对政治兴趣浓厚D.三民主义成为新思想主流
2022-06-04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考点30三民主义-【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二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4年,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说:“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表明孙中山
A.力图推行中体西用治国理念B.为天下为公思想赋予新内涵
C.主张摆脱西方政治思想束缚D.借传统思想来寻求变法革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3年,孙中山对汪精卫等人说:“你们自高自大,瞧不起共产党,实际上中共是中国新兴势力……我们当年搞革命,策动群众仅百八十人,中共组织工农革命运动,群众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其势不可侮。”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借助中共力量改组国民党B.推动北伐战争顺利进行
C.总结国民革命的失败教训D.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世纪20年代初,在军阀们的大量通电中,没有人敢为军人干政辩护,而拥护民主共和、要求实施宪政、呼吁文官政治、反对“黩武主义”呼吁国家统一则成了电报的主题。这种现象反映了
A.传统官僚制度的延续B.军阀割据的基础已瓦解
C.国家认同意识的加强D.民主思想成为社会潮流
2022-05-11更新 | 607次组卷 | 6卷引用:高频考点30三民主义-【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二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宣布:“一切不平等条约,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这说明孙中山认识到,要实现民族振兴,必须
A.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B.消灭封建军阀的割据
C.清除一切外国的势力D.改组中国国民党组织
2022-04-28更新 | 419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30三民主义-【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二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致友人信中说:“所谓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弟所主张在于平均地权,此为吾国今日可以切实施行之事。”“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材料表明孙中山
A.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B.把民生当作革命首要任务
C.对社会主义持肯定态度D.在中国首举社会主义大旗
2022-04-16更新 | 407次组卷 | 8卷引用:高频考点30三民主义-【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二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8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祝贺十月革命胜利,表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这个事实给了东方人民以希望,一个类似的新的制度一定会在东方建立起来”。这一贺电表明孙中山
A.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B.已萌生与中共合作的计划
C.准备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D.对国内政局产生新的认识
2021-11-05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2022·广东佛山·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2年4月,孙中山发表演说《民生主义》,先后被比利时、美国、俄国翻译刊出,列宁在文章《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民粹主义》中高度赞扬,“孙中山的纲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这反映了
A.西方国家推崇社会公平B.民生问题是民主革命的核心
C.三民主义思想逐步成熟D.辛亥革命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2021-10-27更新 | 722次组卷 | 12卷引用:考点18辛亥革命-【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