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的通项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斐波那契数列” 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 •斐波那契发现,因为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该数列为 “兔子数列”.斐波那契数列 满足:,记其前项和为,设(为常数),则       
A.B.C.D.
2 .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隙积术,是研究某种物品按一定规律堆积起来求其总数问题.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发展了隙积术的成果,对高阶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高阶等差数列的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成等差数列.现有二阶等差数列:2,3,5,8,12,17,23…则该数列的第41项为(       
A.782B.822C.780D.820
3 . “一朵雪花”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贯穿始终的一个设计理念,每片“雪花”均以中国结为基础造型构造而成,每一朵雪花都闪耀着奥运精神,理论上,一片雪花的周长可以无限长,围成雪花的曲线称作“雪花曲线”,又称“科赫曲线”,是瑞典数学家科赫在1901年研究的一种分形曲线,如图是“雪花曲线”的一种形成过程:从一个正三角形开始,把每条边分成三等份,然后以各边的中间一段为底边分划向外作正三角形,再去掉底边,反复进行这一过程.若第一个正三角形(图①)的边长为1,则第5个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
2022-06-05更新 | 118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练)-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至2019中被3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A.134B.135C.136D.137
2022-02-25更新 | 53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7 数列综合应用-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