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椭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1618年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在《宇宙谐和论》上提出: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长(单位:米)的立方与它的公转周期(单位:秒)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即(其中k为开普勒常数,M为中心天体质量,G为引力常量).已知地球轨道的半长轴长约为1.5亿千米,地球的运行周期约为1年,距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轨道的半长轴长约为60亿千米,则冥王星的运行周期约为(       
A.150年B.200年C.250年D.300年
2020·广东广州·一模
名校
2 . 某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以地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其轨道的离心率为e,设地球半径为R,该卫星近地点离地面的距离为r,则该卫星远地点离地面的距离为(  )
A.r+RB.r+R
C.r+RD.r+R
2020-10-27更新 | 1278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 . 过点斜率为正的直线交椭圆两点.是椭圆上相异的两点,满足分别平分.则外接圆半径的最小值为(       
A.B.C.D.
2020-10-09更新 | 189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检测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如图所示,“嫦娥四号”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后,在月球附近一点变轨进入以月球球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若用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长,给出下列式子: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1-04-16更新 | 796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天文学家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可表述为:绕同一中心天体的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其中为中心天体质量,为引力常量,已知地球绕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约为1.5亿千米,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距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绕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约为60亿千米,取,则冥王星的公转周期约为(       
A.157年B.220年C.248年D.256年
2020-06-16更新 | 1041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二)数学(理)试题
6 . 如图,在平面四边形中,满足,且,沿着折起,使点到达点的位置,且使,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A.12B.C.D.
2020-04-18更新 | 5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下学期4月综合素质检测数学(理)试题.
7 . 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此我国开启了人造卫星的新篇章,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遵循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卫星在以地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其运行速度是变化的,速度的变化服从面积守恒规律,即卫星的向径(卫星与地球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设椭圆的长轴长、焦距分别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卫星向径的最小值为
B.卫星向径的最大值为
C.卫星向径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比值越小,椭圆轨道越扁
D.卫星运行速度在近地点时最小,在远地点时最大
2020-03-29更新 | 804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数学(理)试题
8 . 椭圆有一条光学性质:从椭圆一个焦点出发的光线,经过椭圆反射后,一定经过另一个焦点.假设光线沿直线传播且在传播过程中不会衰减,椭圆的方程为,则光线从椭圆一个焦点出发,到首次回到该焦点所经过的路程不可能为(       
A.2B.4C.6D.8
2020-04-29更新 | 451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文)试题
9 . 设集合,则的子集的个数是(     
A.8B.4C.2D.0
2020-03-05更新 | 4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理科数学试题
10 . 已知水平地面上有一篮球,球的中心为,在斜平行光线的照射下,其阴影为一椭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中心O为原点,设椭圆的方程为,篮球与地面的接触点为H,则的长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