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椭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1 . 水星运转的轨道是以太阳的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上离太阳中心最近的距离约为,最远的距离约为.假设以这个轨道的中心为原点,以太阳中心及轨道中心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水星轨道的方程.
2023-09-11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2.2 椭圆
2 .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运行轨道是以地球的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近地点和远地点,如图所示.卫星在近地点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439千米,在远地点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2384千米,地球中心与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371千米,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卫星轨道的方程.
2021-08-11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3 . 某海域有两个岛屿,B岛在A岛正东40海里处,经多年观察研究发现,某种鱼群洄游的路线像一个椭圆,其焦点恰好是两岛.曾有渔船在距A岛正西20海里发现过鱼群.某日,研究人员在两岛同时用声呐探测仪发出不同频率的探测信号(传播速度相同),两岛收到鱼群反射信号的时间比为.你能否确定鱼群此时分别与两岛的距离?
4 . 定义:曲线称为椭圆的“倒椭圆”.已知椭圆,它的“倒椭圆”
(1)写出“倒椭圆”的一条对称轴、一个对称中心;并写出其上动点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
(2)过“倒椭圆”上的点P,作直线PA垂直于x轴且垂足为点A,作直线PB垂直于y轴且垂足为点B,求证:直线AB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3)是否存在直线l与椭圆无公共点,且与“倒椭圆”无公共点?若存在,请给出满足条件的直线l,并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车道总宽22米.要求通行车辆限高4.5米,隧道全长2.5千米,隧道的拱线近似地看成半个椭圆形状(如图).

(1)若最大拱高为6米,则隧道设计的拱宽是多少米?
(2)若最大拱高不小于6米,则应如何设计拱高和拱宽,才能使半个椭圆形隧道的土方工程量最小,并求出最小土方量?(已知:椭圆的面积公式为,本题结果拱高和拱宽精确到0.01米,土方量精确到1米3
2019-11-15更新 | 45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如图,我区新城公园将在长34米、宽30米的矩形地块内开凿一个“挞圆”形水池,水池边缘由两个半椭圆组成,其中,“挞圆”内切于矩形(即“挞圆”与矩形各边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1)求“挞圆”的方程;
(2)在“挞圆”形水池内建一矩形网箱养殖观赏鱼,若该矩形网箱的一条边所在直线方程为,求该网箱所占水面面积的最大值.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浦东一模之后的“大将” 洗心革面,再也没进过网吧,开始发奋学习. 2019年春节档非常热门的电影《流浪地球》引发了他的思考:假定地球(设为质点,地球半径忽略不计)借助原子发动机开始流浪的轨道是以木星(看作球体,其半径约为万米)的中心为右焦点的椭圆. 已知地球的近木星点(轨道上离木星表面最近的点)到木星表面的距离为万米,远木星点(轨道上离木星表面最远的点)到木星表面的距离为万米.

(1)求如图给定的坐标系下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地球在流浪的过程中,由第一次逆时针流浪到与轨道中心的距离为万米时(其中分别为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由于木星引力,部分原子发动机突然失去了动力,此时地球向着木星方向开始变轨(如图所示),假定地球变轨后的轨道为一条直线,称该直线的斜率为“变轨系数”. 求“变轨系数”的取值范围,使地球与木星不会发生碰撞.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019-04-19更新 | 565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如图,某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车道总宽22米,要求通行车辆限高4.5米,隧道全长2.5千米,隧道的拱线近似地看成半个椭圆形状.

(1)若最大拱高h为6米,则隧道设计的拱宽l是多少?
(2)若最大拱高h不小于6米,则应如何设计拱高h和拱宽l,才能使半个椭圆形隧道的土方工程量最最小?(半个椭圆的面积公式为,柱体体积为:底面积乘以高.本题结果精确到0.1米)
9 . 某海域有两个岛屿,岛在岛正东4海里处,经多年观察研究发现,某种鱼群洄游的路线是曲线,曾有渔船在距岛、岛距离和为8海里处发出过鱼群.以所在直线为轴,的垂直平分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曲线的标准方程;
(2)某日,研究人员在两岛同时用声呐探测仪发出不同频率的探测信号(传播速度相同),两岛收到鱼群在处反射信号的时间比为,问你能否确定处的位置(即点的坐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