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算法则的类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中国古代制定乐律的生成方法是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的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包含两个含义: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根据某一特定的弦,去其,即三分损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上方五度音;将该弦增长,即三分益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下方四度音.中国古代的五声音阶:宫、徵(zhǐ),商、羽、角(jué),就是按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的顺序交替,连续使用产生的.若五音中的“宫”的律数为81,请根据上述律数演算法推算出“羽”的律数为(       
A.72B.48C.54D.64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盒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中“…”既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求得,类似上述过程,则__________
2019-06-16更新 | 1626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深州市深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3 . 英国数学家布鲁克泰勒(Taylor Brook,1685~1731)建立了如下正、余弦公式(   )


其中,例如:.试用上述公式估计的近似值为(精确到0.01)
A.0.99B.0.98C.0.97 D.0.96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4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中“...”即代表无数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求得.类比上述过程,则__________.
2024-01-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求得.类比上述过程,则_____.
2023-05-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已知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为:设是两个向量,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若将代入,计算化简可得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若已知,根据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可求得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体现了无限与有限之间转化的思想方法,如数式是一个确定值(数式中的省略号表示按此规律无限重复),该数式的值可以用如下方法求得:令原式,则,即,解得,取正数得.用类似的方法可得___________.
8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注》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这可以通过方程确定出来,令,类似地,等于(       
A.B.C.D.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9 . 探险家在一次探险中发现了一个原始部落的遗迹,根据发现的结果表明,这个部落所用算术中的符号“+”、“-”、“×”、“÷”、“()”、“=”与我们所学算术中的符号用法相同,也是十进制.虽然每个数字与我们的写法相同,但表示的实际值却不同.下面有几个原始部落的算式:.请你按这个原始部落的算术规则计算的结果应为________.
10 .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他在注释《九章算术》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正数中的“…”代表无限次重复,设,则可利用方程求得,类似地可得到正数       
A.B.C.2D.
2020-08-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