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43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要突破话语霸权,还要实现文明平等对话。

黑格尔在其著作中常常以中国文化为指摘对象,或称中国没有哲学,中国文化没有思辨思想,《论语》不翻译才是更好的。对此,钱钟书先生曾提出严厉批评。在《管锥编》的《论易之三名》中,钱钟书先生写道:“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辨;又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伏赫变’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拉丁文中亦无义蕴深富尔许者。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充满着“黑格尔式”的无知与误解。西方学者一直以“两希文化”作为文化的源头,西方文明史的开端常常以古希腊为首,形成了学术界“言必称希腊”的现状。西方学者的文明优越论来源于希腊文明起源论,基佐毫不掩饰地认为希腊民族的进步远超于东方各民族的进步;黑格尔称,“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甚至说,“在希腊生活的历史中,当我们进一步追溯时,以及有追溯之必要时,我们可以不必远溯到东方和埃及”。这样的论断不符合文明史实的发展,不符合文明互鉴的历史规律,希腊文明的起源发展离不开当时先进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中国学者也应像钱钟书先生一般敢于批评,敢于对话,敢于在世界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中以基本史实为依据来正本清源。

众所周知,全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着非常古老而辉煌的文明。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四大文明古国最重要的文明特征,是都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文字。尽管西方文明史书写中往往将“希腊文明”作为历史的源头,但四大文明古国中并没有希腊文明。这是因为古希腊文明不是原生性文明,不是原创文明,而是吸收古苏美尔——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而形成的次生文明。例如,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在学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加上元音发展成古希腊字母,在古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拉丁字母。古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后来成为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所以腓尼基字母是字母之母。另外,古希腊的青铜器来自两河文明,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来源于巴比伦文明,希腊神话中的人名都是从埃及引进,从法律到建筑无一不是希腊人向埃及人学习的成果。

由此观之,作为西方文化之“源”的古希腊乃是东方古文明之“流”。这更加印证了习总书记指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以“交流互鉴”为书写主旨的文明史,如果按照现有的文明史书写,这些文明互鉴的史实将被永久掩埋,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执笔写史的话语权问题。目前中国学者乃东方学者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皆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窘境,想要打破这一窘境,我们便从具体的文明史实入手,从文明互鉴问题的阐释展开,在具体的阐释中展现出文明发展的全貌,同时从具体的论述中形成我们的话语。笔者认为,从“重写文明史”这一具体话语实践切入,从这一体认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问题入手,可以成为中国学者话语建构的最佳开端。触类旁通,文明史的话语建构必将逐渐蔓延至文学史、艺术史、哲学史等诸多领域。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当代意义,从各个领域的史实出发来重写,以客观的史实阐释出自己的观点,我们的声音才能真正在世界上传开、传响、传深。以重写文明史展现世界多元文明的悠久历史,以文明对话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以交流互鉴的文明史实打开人类文明书写的中国话语之门。

(摘编自曹顺庆《重写文明史 重塑文明观-构建人类文明书写的中国话语》)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格尔认为东方和埃及没有对希腊文明产生影响,所以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并不会对东方和埃及产生精神归宿感。
B.客观的文明史研究需要“正本清源”的学术意识和观点立场,正如钱钟书先生敢于立足基本的史实进行批评和对话。
C.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古老而辉煌,对当下众多领域的知识形成了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文明源头的意义。
D.中国乃至东方学者想在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困境中突围,需要关注具体文明史实,阐释文明互鉴,展现文明发展全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理过程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第四段小标题的一项是(     
A.文明古国的历史悠久而厚重B.独有的文字成就文明的象征
C.世界文明间的互通互赏互鉴D.古希腊文明次生性历史渊源
4.请简要概括钱钟书先生批驳黑格尔观点的理由。
5.学校组织以“丝绸,让东方文明在西方重放光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请依据文本内容,拟写海报文案宣传要点。
今日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2024·河北秦皇岛·二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今世界,为了更好地实现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中文教育需要从各种视角、各类媒介中,不断去发掘适合留学生学习的语言文化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情节生动、内容有趣的小说,也可以是形象逼真、风格独特的影片,还可以是真实感人、触动人心的报道,甚至还可以是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只要其中散发中国韵味,展现中国情趣,刻画中国形象,就是值得我们积极向海外推荐的最佳学习资源。在跨文化语境交流中,挖掘、丰富并传播这些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树立中国文化新形象。

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方面的筛选和利用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好故事可以从优秀的文学文本里找。故事作为国际中文学习材料,主要依托小说作品。一个好故事不见得都出现在小说中,但一部好小说必定包含着好故事。在小说家族中,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字数少、情节集中,比较方便外国留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正如胡适所说,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不过随着外国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长篇小说尤其是当代长篇小说也需要逐渐纳入学习范围,毕竟优秀的长篇小说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文学实力和艺术高度,是最能对社会生活和人物百态进行全景式呈现的文本。长篇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人物典型,不过篇幅长、字数多,对于非母语水平的外国人来说,整篇通读困难较大。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进行故事内容的梳理和勾勒,再挑选出小说中最适合、最值得外国人细读并赏析的文本横截面,保证其既有语言层面的教学价值,又在情节内容上饶有趣味、引人入胜,从而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和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

好故事还包含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中。在文化语境多维拓展和传播方式不断丰富的当今社会,好故事的讲述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恢弘场面和宏大叙事,而是透过平民视角,去呈现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有真实才能让人感同身受,才能引发共情和共鸣,从而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甚至冲突。一些影视剧作品中成功的平民视角叙事可以巧妙地将个体与国家、普通与伟大紧密勾连在一起,以小见大地还原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整体图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人物身上所涌动着的积极向善、追求梦想、执着坚毅的人性的力量,与中国社会艰难曲折中前进发展的轨迹交织互融。因此,我们要去找寻更多适合传播、易于接受的中国故事,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社会最真实的模样。此外,那些生活在中国或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对于书写和记录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场景,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经历与体验、生活与理想、收获与成长的各类故事,如短视频老外在中国系列”“第三只眼看中国等,也都可以拿来借鉴、为我所用,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

(摘编自李丽《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要有善于讲故事的人,培育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非常重要。这方面,政治立场是第一位的,应当在坚定政治立场的基础上推进中国故事讲述者的多元化,鼓励引导行业人才、海外中国留学生、平民英雄等传播主体的积极参与,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力量

首先,重点聚焦行业人才。中国制造正在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科技创新是主角,青年是主力军,因此应多培育和发掘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丰富生活阅历、突出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讲述具体的中国产业发展与实践故事,以及处理工作与生活具体问题的经验。《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68%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强,其中高铁等是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科技成就。可以选取相关行业人才主动传播中国的物质文明,以此作为国外民众了解中国的窗口,进而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文明。

其次,应充分发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海外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时能够较好地引起海外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可在海外与中国留学生集中的留学组织、行业协会、高校学联等共建海外文化传播联络工作站,引领留学生以优美的国乐、高雅的汉服、优秀的传统、可口的美食等中华文明精粹作为传播内容,竭力与各国民众寻找析神共鸣,用通俗易懂、立体形象的方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推动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

再次,有效调动平民英雄的传播潜力。平凡人物的个人经历和亲身感受更容易引起国外民众的共鸣与深思,人物叙事所折射出的国家发展与时代变化,更具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可通过这类平凡英雄讲述时代大局,折射出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大党形象。

(摘编自石雪、朱国林《引领肯年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华文明大传据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影片、报道、歌曲等都可以成为留学生学习的语言文化材料,国际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各种视角和各类媒介中不断发掘。
B.短篇小说是国际中文学习的主要材料,但随着外国汉语学习者人数的增加、水平的提高,长篇小说也应该逐渐纳入学习范围。
C.培育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首要的是要坚定政治立场,在这一基础上推进讲述者的多元化,鼓励引导各类传播主体积极参与。
D.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中国留学生可以通过汉服、美食等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中华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好故事大多存在于小说和影视剧作品中,可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国际中文教学。
B.长篇小说比短篇小说艺术价值更高,但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
C.虽然中外文化存在差异,但由真实的影视作品所引发的共情和共鸣是相通的。
D.超半数的外国人认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认为高铁是中国最高的科技成就。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引用胡适的话,证明短篇小说具有篇幅短、字数少、情节集中、便于阅读学习的优势。
B.材料一指出了国际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师在对外教学中应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的具体建议,
C.材料二整体上采用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为并列结构,分析了讲好中国故事应培育的三个传播主体。
D.两则材料都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论述,都对“如何更好地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问题作出了回答。
4.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翔博士用全英文面向13名海外留学生讲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
B.芭蕾舞剧《花样年华》的创作集结了中法两国多位知名艺术家,是上海芭蕾舞团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大胆尝试。
C.康世输在丹麦攻读研究生期间,利用寒假时间,凭借九年的传统武术学习经验,开办了武术指导班,教授丹麦人武术。
D.巴基斯坦留学生马斯克擅长写汉字,经常写文章发给巴基斯坦的亲戚朋友,介绍中国民族音乐、国画和书法等传统文化。
5.李老师准备在国际汉语一班引导外国留学生品读《红楼梦》,她想在“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这两个经典情节中任选其一让留学生品读赏析,请你给李老师进行推荐,并结合材料说明推荐理由。
今日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语文短简

汪曾祺

普通而又独特的语言

鲁迅的《高老夫子》中高尔础说:“女学堂越来越不像话,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着和他们酱在一起。”(手边无鲁迅集,所引或有出入)“酱”字甚妙。如果用北京话说“犯不着和他们一块掺和”,味道就差多了。沈从文的小说,写一个水手,没有钱,不能参加赌博,就“镶”在一边看别人打牌。“镶”字甚妙。如果说是“靠”在一边,“挤”在一边,就失去原来的味道。“酱”字、“镶”字,大概本是口语,绍兴人(鲁迅是绍兴人)、凤凰人(沈从文是湘西凤凰人),大概平常就是这样说的,但是在文学作品里没有人这样用过。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写伐木,有句云“大树缓慢地,庄重地倒下了”。“庄重”不仅写出了树的神态,而且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深沉、广阔的感慨。

阿城的小说里写“老鹰在天上移来移去”,这非常准确。老鹰在高空,是看不出翅膀搏动的,看不出鹰在“飞”,只是“移来移去”。同时,这写出了被流放在绝域的知青的寂寞的心情。

我曾经在一个果园劳动,每天下工,天已昏暗,总有一列火车从我们的果园的“树墙子”外面驰过,车窗的灯光映在树墙子上,我一直想写下这个印象。有一天,终于抓住了:

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树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

“追赶着”,我自以为写得很准确。这是我长期观察、思索,才捕捉到的印象。

好的语言,都不是奇离古怪的语言,不是鲁迅所说的“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

平常而又独到的语言,来自长期的观察、思索、捉摸。

读诗不可抬杠

苏东坡《惠崇小景》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名句,但当时就有人说:“鸭先知,鹅不能先知耶?”这是抬杠。

林和靖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千古名句。宋代就有人问苏东坡,这两句写桃、杏亦可,为什么就一定写的是梅花?东坡笑曰:“此写桃杏诚亦可,但恐桃杏不敢当耳!”

有人对“红杏枝头春意闹”有意见,说:“杏花没有声音,‘闹’什么?”“满宫明月梨花白”,有人说:“梨花本来是白的,说它干什么?”

跟这样的人没法谈诗。但是,他可以当副部长。

想象

闻宋代画院取录画师,常出一些画题,以试画师的想象力。有些画题是很不好画的。如“踏花归去马蹄香”,“香”怎么画得出?画师都束手。有一画师很聪明,画出来了。他画了一个人骑了马,两只蝴蝶追随着马蹄飞。“深山藏古寺”,难的是一个“藏”字,藏就看不见了,看不见,又要让人知道有一座古寺在深山里藏着。许多画师的画都是在深山密林中露一角檐牙,都未被录取。有一个画师不画寺,画了一个小和尚到山下溪边挑水。和尚来挑水,则山中必有寺矣。有一幅画画昨夜宫人饮酒闲话。这是“昨夜”的事,怎么画?②这位画师画了一角宫门,一大早,一个宫女端着筐箩出来倒果壳,荔枝壳、桂圆壳、栗子壳、鸭脚(银杏)壳……这样,宫人们昨夜的豪华而闲适的生活可以想见。

老舍先生曾点题请齐白石画四幅屏条,有一条求画查慎行的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很难画。“蛙声”,还要从十里外的山泉中出来。齐老人在画幅两侧用浓墨画了直立的石头,用淡墨画了一道曲曲弯弯的山泉,在泉水下边画了七八只摆尾游动的蝌蚪。真是亏他想得出!

艺术,必须有想象,画画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节选自《塔上随笔》)

文本二:

早春(习作)

汪曾祺

彩旗

当风的彩旗。

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

杏花

杏花翻着碎碎的辫子……

仿佛有人拿了一桶花瓣散在树上。

早春

(③新绿是朦胧的,漂浮在树杪。

完全不像是叶子……)

远树绿色的呼吸

黄昏

青灰色的黄昏,

下班的时候。

暗绿的道旁的柏树,

银红的骑车女郎的帽子。

橘黄色的电车灯。

忽然路灯亮了,

(像是轻轻地拍了拍手……)

空气里扩散着早春的湿润。

火车

火车开过来了。

鲜洁,明亮,刷洗得清清爽爽,好像闻得到车厢里甘凉的空气。

这是餐车,窗纱整齐的挽着,每一个窗口放着一盆鲜花。

火车是空的。火车正在进站,去接纳去往各地的旅客。

火车开过去了,突突突突,突突突……

火车喷出来的气是灰蓝色的,蓝得那样深,简直走不过一个人去;但是,很快在它经过你面前的时候,④它映出早已是眼睛看不出来的夕阳的余光,变成极其柔和的浅红色;终于撕成一片白色的碎片,正像正常的蒸汽的颜色,翻卷着,疾速地消失在高空。于是,天色暗下来了。

【注】①《早春》(习作)是汪曾祺在《诗刊》1957年第6期上发表的一组小诗,包括四首新诗和一首散文诗。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一则以鲁迅、沈从文、屠格涅夫和阿城等作家以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为例,向读者展示了语言的魅力。
B.文本一第三则中,画师画“深山藏古寺”和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都运用了将不同感官体验相融合以引发想象的方法。
C.文本二“黄昏”一节通过“青灰”“暗绿”“银红”“橘黄”等不同颜色的组合,构建了一幅生动可感的早春图景。
D.文本二“火车”一节对火车开来又开去的描述,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淋漓尽致,牵引着读者的心弦。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处语句表达了作者对读诗态度的看法,批评了读诗抬杠的人,但肯定了这些人的政治能力。
B.第②处语句展示了想象如何帮助我们填补时间的空白,让人通过细节想象过去的生活场景。
C.第③处语句中“朦胧”一词把新绿的美描写得亦真亦幻,新奇而梦幻,天真而烂漫,极具新意。
D.第④处语句展现了火车经过时气流的变化,赋予了这一过程以视觉上的美感,画面生动立体。
3.有人认为,《普通而又独特的语言》这则短简中举的例子可以不分先后,随意安排顺序,你认同吗?请结合这部分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4.文本一中,作者强调了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性,请任选文本二中“彩旗”“杏花”“早春”“黄昏”四节小诗的两节,简要分析其想象手法的运用。
今日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究其实质而言就是我们关于他们的记忆。我们称之为生命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一张由他人的记忆编成的织锦。

请结合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摘编自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

材料二: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的。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遥望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味外之味”的第一个“味”是指人品尝到的味道,第二个“味”是指超越于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B.材料一说美的东西都各有其美,不能用以相互说明。这和我们欣赏诗词时,不能用“纤云弄巧”的婉约美去衡量“乱石穿空”的豪放美是一致的。
C.材料一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通过探讨,最终解决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美”这个话题展开,但前者意在分析“美”的概念,后者重在强调“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B.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C.只有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之类的美感体验,才能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D.奥林匹克竞赛机械的题海战术使孩子们很难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论证,先提出论点“美”和“美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再从四个方面阐述二者不同,最后总结归纳。
B.材料一多用例证法,将“美不是美的东西”的相关抽象表述具体化,让读者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C.材料二论证中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对科学之美的追求能诱发创造力,有助于探寻到真理的内核”的观点。
D.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排比,表述了科学美的本质、主客体表现形式和对科学发现的作用,既论述全面,也强调了科学美的重大意义。
4.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均引用了唐诗,请简析其作用。
5.在古诗文学习研讨中,甲同学说:“我发现同是写草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陶渊明眼中就是美景,而‘寒烟衰草凝绿’却让王安石产生了古今兴衰之叹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乙同学说:“我觉得这几句诗词都太美了,让我感动!”请结合材料一的原理,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做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周瑜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宋·陆游

上述两则名言,给予当代青年极其宝贵的启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功名”与“道义”的关系?请以“功名与道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昨日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国语言中,“清”原本指水纯净没有杂质。正是从水的“清”中,引出了其他许多事物的“清”,从自然事物的“清”引申出了“清”的人文和社会政治意义。于是,便有了以清贫、清白、清爽、清高、清逸、清趣等以“清”字为核心的众多词语,这些词从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至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清”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人以一种亲和的姿态探天问地,并且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想象拟构原本神秘莫测的宇宙天地。地上有王都与方国,天上也有中央与四宫。除了天上,还有地下,其空间秩序也按照地上的政治体制进行想象和建构。自殷商开始,古人就形成了“四方卫中”的政治方位空间观。《周易·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可见,中国早期在横向平面与纵向立体的双重维度建构空间秩序,形成一个贯穿天上、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其目的是要使万物各处其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

上述天尊地卑、高下相从、中侧拱卫的空间格局,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这种空间观也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并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例如,人物画、山水画中的主从关系布局,礼制建筑的整体安排,重要礼仪中人的身体动作、朝向与位置、器物的摆放等,均要考虑主次、尊卑、贵贱等伦理关系。不仅如此,这种伦理空间观还弥漫在小说的空间叙事中。比如,《西游记》除了表现天地神怪为取经与阻碍取经而展开的争斗外,还透露了神佛、凡人、妖魔必须共同恪守的分位意识,任何想脱离自己的本位者,都将受到严厉惩罚。再如,《红楼梦》通过对贾府和大观园中建筑群落整体布局的描绘,以及有关省亲、庆生、节庆、雅集、游园、远嫁、吊丧等生活场景的叙述,建构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世情人伦空间。小说中出现了两类以女性为形象载体呈现出来的伦理空间:一是以贾元春为中心的君臣伦理空间,二是以贾母为中心的长幼伦理空间。前者以上下尊卑的空间性伦理为依据,后者以先后长幼的时间性伦理为根基。

(摘编自詹冬华《传统文艺空间形式的文化品格》)

材料二:

作为一个具体生存的人,他是无法抽离于物理空间而存在的。住宅、书房等等都是物理空间,放置于文学作品中就是故事空间。

在《雷雨》中,有着许多值得探究的故事空间。

首先就是序幕中的教堂附设医院,《雷雨》中对它的描述是尽显颓败样貌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医生的言论中知道此刻破败的医院在当年可是金碧辉煌的周公馆。当年显赫一时的周公馆,变成如今破败的医院建筑,这个故事空间的样貌变化已经暗示了《雷雨》整个叙事的开始与终结,由看似圆满完美的家庭模式开始,终由家破人亡、象征着未来的年轻人死亡的悲剧结束,这个医院无形之中推动了《雷雨》整个故事叙事的展开。

周公馆也是一般人所谓的家宅空间。在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中对于家宅空间有着十分积极的描述:“我们应该证明家宅是一种强大的融合力量,把人的思想、回忆和梦融合在一起。”“这样一座家宅号召人做宇宙的英雄。它是战胜宇宙的工具。”可是《雷雨》中的周公馆(家宅空间)却是十分消极的象征:家宅已经变成扼杀人性的集权象征。这个周公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当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的缩影,是人类社会中压抑健康人性的抽象事物的具象。于此,周朴园是个无能为力的弱者,他曾经想搬离这个住宅,但是还没搬离就发生了家破人亡的悲剧。周朴园最后还是要回到这个住宅去看望侍萍、繁漪,这个住宅如同每个人生命中无法释怀的事物与回忆,即使想逃避也无法逃避。

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交谈中多次出现“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这些空间。在《雷雨》中这些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周朴园使用那些与侍萍还在周公馆时所用的“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来构建自己内心属于侍萍的那部分空间,这个空间是周与鲁相识、相恋的见证与象征,由此才有后面剧情的展开。而对于侍萍来说,这些家具是其内心关于周朴园的记忆的保留空间。在她和周朴园交谈时,她眼睛中搜寻到了这些熟悉的空间,回忆由此打开,如同潘多拉盒被打开,她和周朴园曾经的过往由此被开启。周朴园与侍萍关于彼此的那部分心理空间此刻由这些家具而重合,导致两人多年之后重识彼此身份,也最终推动叙事走向了悲剧的高潮。

龙迪勇在《空间叙事学》讨论了空间与人物性格的关系:“让读者把某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一种特定的‘空间意象’结合起来,从而对之产生一种具象的、实体般的、风雨不蚀的记忆。而这,也构成了叙事作品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又一种方法——空间表征法。”《雷雨》中所描述的各种空间就是人物性格的表征:周冲出场时提到了花园,花园这个空间象征着纯洁、单纯的品性,但是也是脆弱的。周冲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注定无法生存,于是最终死于花园旁边的电线,与同样纯洁的四凤一起。花园的纯洁,电击的无情,象征着在那个年代天真、单纯的人是无法生存的。“矿”这个多次出现的空间是鲁大海身上那种有干劲、有生命力、勇敢、粗糙的性格体现,矿上那种石头横行、粗狂杂草的空间意象正好与身体强健的鲁大海相契合,代表着工人阶级、下层民众的强壮的原始生命力,但也代表着鲁大海性格中粗糙不细腻的性格。

(摘编自袁佳运《空间叙事视角下的〈雷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想象拟构未知的世界,使原本神秘莫测的宇宙天地不再具有神秘感。
B.中国古人的伦理空间观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在艺术创作的思想中。
C.加斯东·巴什拉笔下的家宅空间是积极的象征,《雷雨》中的周公馆(家宅空间)却是消极的象征,它扼杀一切人性。
D.“家具”“樟木箱子”“柜”“抽屉”这些空间在《雷雨》中意义重大,能让读者看到周朴园内心与鲁侍萍相关的心理空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让万物各处其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就必须在横向平面与纵向立体的双重维度建构空间秩序,形成复合空间体系。
B.古人的伦理空间观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除了在人物画、山水画、建筑、礼仪、小说中有所体现,在诗词中应该也有体现。
C.面对家宅空间,周朴园无能为力,他曾经想要搬离却未能搬离,想要逃避却无法逃避,可见周朴园也受到了家宅空间的束缚与影响。
D.把某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一种特定的“空间意象”结合起来,二者必须具有相似点或相关性,否则便无法有机结合,无法运用空间表征法。
3.下列各项的说法,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空间与人物性格关系”的一项是(     
A.鲁四老爷在客厅里接待“我”,寒暄之后“大骂新党”,表明了鲁四老爷崇尚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学、捍卫封建道统、思想顽固守旧的特点。
B.使用眼镜、表套、刀套、车篷等工具,戴墨镜、穿羊毛衫、堵耳眼、歌颂过去的行为,表现了别里科夫迂腐守旧、害怕变革的特点。
C.草屋已经“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破败的草屋寄托着林冲长期寄身此处的打算,表现他隐忍与随遇而安的特点。
D.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露出了光辉灿烂、热闹非凡的神仙洞府,其中的“虎鼓瑟兮鸾回车”表现李白心情极度愉悦,充满了快乐。
4.下列选项是结合材料一观点对《西游记》中以下故事进行的分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黄袍怪居住在碗子山波月洞,他原是天界奎木狼星,与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相爱。玉女托生为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奎木狼星便下界占山为怪,将其摄来与之作夫妻,之后捉住唐僧。孙悟空向天界求助,玉帝令四大天师查勘,方知端底,遂命二十七宿星员收他上界,罚去给老君烧火。

A.以上故事里隐藏着一个天界、人间、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
B.玉帝派神仙下界捉妖,表现出天尊地卑、高下相从的秩序。
C.奎木狼星作为天界神仙应该恪守分位意识,但他未安其位。
D.玉帝最终对奎木狼星的惩罚客观上维护了伦理空间的稳定。
5.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空间”在文学作品中有何作用。
昨日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是冬奥会开幕式深度应用8K+5G转播、数字孪生、智能机器人、辅助驾驶、虚拟数字人等新技术展示出中国式浪漫与奥运情怀,还是央视春晚大量运用AIXR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都深刻体现出,科技正在全方位赋能文化生产与传播,创造出更具吸引力、更有沉浸感、更富影响力的文化盛宴,带来跨屏时代高度沉浸的全感官体验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正在全面打通文化创作、消费、传播等环节,这不仅丰富了文化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还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文化+科技加速提升文化原创力,搭建中华文明传播新场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性元素与ARVR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交互融通,使得影视与互联网视听节目的原创力得到极大提升,打造了传媒艺术既古典又现代的审美新形态。如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持续探索新技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又如大型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使用绘画+CG”突破时空的壁垒,凸显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民族精神,形成数智时代的审美新热点。诸多优秀创意型、科技型的文化精品,借助全媒体矩阵持续跨圈传播、跨文化传播,为中外观众提供了理解中华美学精神、认知文化内涵、共享审美品位的全新文化场景,为中国形象的积极传播搭建了更为全面、丰富的平台。

文化+科技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人文经济发展新形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不仅贯穿文化艺术产业的内容策划、制作传播、数据分析等全模式、全链路,而且在个性化推荐、自动化内容生成、智能化后期剪辑制作、智能版权保护与内容监管等方面,切实提高了文化艺术产业的生产效率与文化安全。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资源共享、内容集聚与价值耦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最大化,拓展了文化艺术产业的价值和想象空间,也催生出艺术+的产业新业态。如上海、洛阳、成都、西安、哈尔滨等城市,利用艺术IP,创意性开发城市文化资源,用文化因子擦亮城市名片,探索科技+文化+艺术逻辑下艺术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创新实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推动了新质生产力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多样化、全面性、高效性,为人文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了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

当然,我们欣喜于文化+科技利好的同时,也要关注数字科技所引发的生产失范、监管失灵等问题。比如文化内容的批量化与模式化生产、算法不透明带来的用户信息安全隐患,智能复活引发的肖像侵权,数据歧视诱发的伦理困境等。坚守人类伦理道德与人文情怀,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生命线与底线,既要增强艺术产品的多样表达与丰富内涵,又要在传播过程中尊重受众的隐私与数据,更要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与范式,在遵循科技伦理原则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引导科技向善、文化向优。我们要持续增强艺术创新生产的能力与动力,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可持续发展,不断激发艺术生产的创新活力,全面提升艺术作品的传播广度与深度,丰富文化艺术消费的内容与形式,助力我国文化强国建设。

(选自杨乘虎《文化+科技,激发艺术生产的创新活力》,《光明日报》)

材料二: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日前,由4K花园联合咪咕公司、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并制作的贵州首部8K生态人文纪录片《万物之生·贵州篇》正式定档,将于422日晚十点在央视财经频道首播。

据介绍,纪录片以8K全流程制作技术复刻出原汁原味的贵州生态之美;以杜比全景声技术为观众带来更具沉浸感的听觉体验,将以多维度感官感受贵州的绿水青山。纪录片中还融入了VR拍摄,观众可通过VR眼镜身临其境于贵州奇幻瑰丽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等生态景观,足不出户实现与大自然的零距离邂逅。

该片作为5G+超高清数字新视听的代表性IP4K花园以8K+VR等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赋能,从山野、丛林、溪谷、洞天、风物五个视角全面展示贵州的生态景观、地质地貌和珍稀动植物等资源禀赋;以影视+文旅”“科技+文化为纽带,向全球观众呈现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打造成为超高清等数字技术与中国文化创新融合的应用范本,同时深化精品IP内核,展现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果,推进视听行业新质生产力,打造贵州文旅传播的数字化新名片。

……

除了最前沿技术的加持,该片三大联合出品方还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将4K花园超高清+技术应用与贵州多彩新媒介媒体传播平台、咪咕视频彩铃、短视频等衍生内容相融合,将纪录片中的旅游线路、特色产品,与视频化电商等商业模式结合,通过释放文化+科技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视听、文旅业、直播电商等行业的融合发展。

(节选自光明网《8K+VR呈现美丽和谐生态画卷,推动视听行业新质生产力》)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经全面打通文化创作、消费、传播等环节,这是加速培育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原因。
B.大力提升影视与互联网视听节目的原创力,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性元素与AR、VR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交互融通。
C.只有借助全媒体矩阵持续传播优秀的文化精品,中外观众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华美学精神。
D.纪录片《万物之生·贵州篇》是5G+超高清数字新视听的代表性IP,也将成为一张贵州文旅传播的数字化新名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文化艺术产业的生产效率与文化安全。
B.近年来,一些已故明星被AI“复活”引发的争议,说明我们不仅要关注“文化+科技”带来的利好的方面,更要关注数字科技所引发的问题。
C.持续增强艺术创新生产的能力与动力,不断激发艺术生产的创新活力可以有效助力我国文化强国建设。
D.8K全流程制作技术、杜比全景声技术、VR拍摄技术的加持,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与大自然零距离邂逅。
3.下列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国家话剧院利用“5G+4K/8K+AI”等顶尖数字技术,实现了首部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的线上演播,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B.2024年“书香重庆”全民阅读盛典中开展了AI光影阅读、智能数字人、数字听书、VR眼镜等体验项目,为读者打造出趣味十足的阅读世界。
C.广西文旅局借助360度VR虚拟游览、5G慢直播等智慧手段,让观众可以移步换景,足不出户,云游广西全区200多个景区。
D.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中通用智能人女孩“通通”,拥有独特的“心智”,能够处理复杂任务,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作出可解释的决策。
4.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5.我们可以如何利用“文化+科技”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家乡旅游文化产业,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句曾经广为流传的名言: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然而当代作家毕淑敏却说:我很重要。

对于“我”和“我们”,人们着眼点不同,因而强调的对象也就不同。“我”和“我们”,孰轻孰重?这自然会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沉的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昨日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