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大学是领略知识和艺术的最佳时间。在大学,我强烈推荐你们多作“纸质阅读”。我有个固执的己见:唯有纸做的才叫“书”。一旦离开了纸质,书的血肉和风骨即__①__,只剩一堆信息。作为几千年的文明载体,书册承载着笔墨文化特有的美学细节,它会给你信息之外的许多东西。在阅读情景和消费状态上,书与电子品__②__;书是独立自主的系统,不像电脑需要复杂的配置和昂贵的支持。

我还建议多作些“重磅阅读”和“漫长阅读”,即试着多去拜访大卷和大书,去叩响那些“经典”的厚重之门。再提醒一点:无论专业是什么,在你的书单上,都别少了诗歌、哲学和长篇小说。这几样很重要,像一组不同色调的家具,它们搭配起来,你生命的那栋房子--智识客厅、精神阳台、心灵卧宴,会要优雅、辽阔和温馨。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句中“书”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老来依然一书生”是费孝通晚年的自评。
C.我们的“知青作家”写都市的篇章中往往有感情饱满的传世之作。
D.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教育”都是一个大问题。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比喻修辞,试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2024-03-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词语曜党,文章华国。毛泽东,作为中共最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和立言者,创造了一个宏大的革命话语系统。“毛氏词语”在历史的岩石上留下深深的划痕,革命队伍掀起了语言风暴,凝集革命者,击败中间派,赢得敌对者。

他“率领”一群汹涌的革命词语,            ,无往而不胜。他创造的新词语,建立起共产党文化的核心概念。“整风”是他为党铸魂的神来之笔,是“改造思想”之大举。在共产党即将取得胜利、走向执政的红地毯时,他创造出“           ”,警示和教导党内同志要抵制诱惑,不要被敌人拉下水。1946年,他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此论断,打破了“恐美症”“恐核症”,被推向全国乃至英语世界。

“毛氏文章”中,创新的思想、独特的词语、丰富的意象,构成绝妙语录,使人          。这些语录,有的是精研细磨的雕章琢句,一字不可更改;有的是脱口而成的莲花,不经意为之,却有如神助。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12-2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临近10月,尼洋河畔的秋色渐次浓重。大河两岸逶迤的山峦上是苍翠的松柏,几场秋风之后,松柏的色泽变成了一种沉稳的深绿,每一棵树几乎都有了一种忧郁的神情。掺杂在松柏之中的白杨,比之松柏,却显得多情而又敏感,几乎是一夜之间,树叶就变得一片金黄,用这种热烈而又跳跃的颜色,向秋天表达着自己的暗恋。尼洋河水也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喧响的水声和飞溅的浪花都没有了夏季时的激烈,由于没有了沿岸农民的引水灌溉,河面变得宽阔了些,河水更加清澈了些,流速似乎也缓慢了些。如此,一种绵延的哀伤便包含在这河流之中,让人一下就会联想起望穿秋水这个词。

1.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B.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望穿秋水”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有两千多年了,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行为准则。
C.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
D.“勤俭节约”的饭馆老板,将顾客吃剩的饭菜回收后稍作处理,再次端上了顾客餐桌。
2023-08-2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家,在扎鲁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脚下。那里曾经有丰美的牧场,也有广袤的田园。童年的时候,家徒四壁、,有的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春风秋雨和五谷杂粮。故乡的春夏秋冬,各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异。

村庄,坐落在青青群山之中。秋风总是长驱直入,一荡千里。初秋的田野,秋风的色泽则介于幽蓝和金黄之间。举目,田畴连绵,风吹无尽波浪于幽幽天际。包谷黄、高粱红、米色的谷地装点于天地之间,荞麦的白色小花娇媚而散发异香,吸引无数蜜蜂,寻香乱飞。

高粱地外边是野性的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与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箫。还有蝈蝈和蚂蚱们唧唧喳喳地倾诉,那是背景音乐。

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的氛围,有声似无声了。这便是美妙的天籁,它把你整个的心灵融化于空灵之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彩色的无忧亦无虑的梦乡。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两处画横线的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秋意渐浓的景致,请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任选一种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蜂虽然形体不大,但它尾部的尖刺却是致命的, ,将其体内淡黄色的液体注入,里面潜藏的致命毒素便可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死亡。科学家发现,胡蜂的攻击力是有区别的, ,一般情况下,斑点越多的胡蜂攻击性也越强。如果用空手道来打比方,脑袋上有黑斑的胡蜂就是黑带高手。画对“思觉”胡蜂,不仅人类要保持高度警惕,连它的同类也要礼让三分。胡蜂还是昆虫世界中最优秀的“飞行员”。科学家在珠峰海拔5600米以上的地方发现过它们,据认为这是所有昆虫飞行高度的最高纪录。胡蜂还能辨识出彼此的面孔。科学家认为,胡蜂的辨识能力主要依靠头上的触角,触角一旦受到损伤, ,就像哺乳动物失去了灵敏的鼻子一样。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然,唐朝的牛是辛苦的,也没什么文化。这一点,与现代的牛相似。但是,唐代的牛背上,经常有牧童跳上跳下,____①____,他们信口乱吹起来。有时,对着河流吹,____②____;有时,对着新月吹,把月牙儿逗得久久合不上嘴;有时,竟对着彩虹吹,把天上那好看的一座就眼睁睁吹垮了。牛听着,倒是觉得很不错,还算悦耳,尾巴就轻轻卷起来,摇呀摇,春天或五月的夕阳,就缓缓地从牛背上摇落进了小河,牛和牛背上的牧童的倒影,倒影里的涟漪,一直在夕光里持续了好长时间,被一位散步的画家临摹下来,____③____,至今还收藏在博物馆里。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蚕到死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飞过秋千去。
C.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2-07-19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记得那时父母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常常给自己提一些只有小孩才问的傻乎乎的问题,比如水池中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我想,它们的世界一定奇妙无比!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场暴雨。我注意到成千上万的小雨滴轰击在池水的表面。池水变得混乱,水中的睡莲在汹涌不息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鲤鱼们的眼中。在它们看来,睡莲似乎是自己在运动,没有任何东西冲刷它们。因为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鲤鱼们也看不见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

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由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所致。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很荣幸接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一生物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
B.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C.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D.格里高尔没有想到他的话有可能——甚至极有可能再次不被理解。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睡莲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B.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C.睡莲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由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所致。
D.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是由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所致。
3.上面文字在描写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食物过了保质期还能不能吃?从理论上讲,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不应该食用,但目前没有绝对的规定。如果过了保质期,一般在食品贮存条件达标、包装完好、色香味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也是可以食用的。

其实,在保质期内,          ①          。比如奶粉打开包装久了会出现结块的现象,饼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潮发软等,这些食物结块、受潮等现象都是物理变化。食物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是口感会差很多。化学变化过程,主要包含脂肪的酸败、食物本身的酶催化水解等,      ②          ,例如酸味、馊味等,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生物变化是指微生物的繁殖,以及微生物毒素的分泌。如果食物发生了生物变化,最好尽快丢掉,不可再食用了,否则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因此,保质期内的食品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保质期只是生产厂家给消费者的一个食用口感和安全性的最佳承诺时期,食物的保质期还与食物的贮藏条件和包装有关,如果没有按照厂家标注的贮藏条件保存,或食物在贮藏过程中被虫咬,或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等不可抗力的影响,          ③          

不过,在食物超过保质期短时间内,如果食物未发生霉变、酸腐、异味等质量变化,仍可食用,但不建议食用。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0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语意连贯,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保持一致。
示例:河出潼关,因太华之阻而增其奔涌                            。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会因艰难险阻而稍减成色,只会经砥砺淬炼而更显炫目。
2020-04-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3月)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