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言应用场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此项研究,但都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带来的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他决心地坚持研究。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现了水稻具有杂交优势,因为“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袁隆平坚信杂交水稻研究,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将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3.2023年5月22日,是袁隆平先生逝世两周年的日子,某文学社团撰写了一副挽联表达敬意,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补写下联。
上联:心系家国,情牵华夏,筑牢粮食安全最底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02更新 | 492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陶氏宗族打算为陶渊明的祠堂选对联,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     
A.少陵文章惊海内;诗圣光芒万丈长B.不争春色因心淡;别有风情是墨香
C.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D.心尘自待清风扫;世事不妨冷眼观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3 . 按要求选择。
(1)学校新建一座亭子,想要悬挂一幅楹联,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A.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
B.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C.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D.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远远望去,美术馆造型如同几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堆叠交错,富于现代的几何感;外观黑白相映,                   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第一印象,似乎预示着这座美术馆将助力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①俨然从建筑立面上绘就一幅中式画卷
②又恰好是水墨与宣纸的颜色
③也突显出江南建筑的特点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②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挂在戏台上的是(     
A.辨忠奸不外人情天理,思果报即在目见耳闻。
B.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C.怒骂笑啼皆学问,悲欢归去尽人情。
D.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2)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城市发展一方面需要移民,但是移民的确会带来很多相应的问题。_______。未来,在公共服务逐步削弱直至消除户籍歧视之后,文化融合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①如果移民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②特大城市的真正挑战在于,不同的人,习惯、文化、宗教都不一样
③移民带来互补性和多样性,这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好事
④那么,促进移民在人口流入地的融合就是必需的
⑤尤其是文化领域,文化和民族多样性有益于产生重大的思想
⑥如果移民的融合做得不好,多样性就可能转化为冲突
A.①④③⑤②⑥B.③⑤②⑥①④C.①④②③⑤⑥D.③⑤①④②⑥
2022-10-0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致谢

黄国平

①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②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就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年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事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④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到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⑤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惜。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

⑥我很庆幸保研时选择了自动化所,感谢研究生部的老师们将我从别的部门调剂到模式识别实验室,感谢导师宗成庆老师选择了我。宗老师将我引入了科学研究的大门,博士这五年无疑是我过去最幸福的时光。惭愧的是,离宗老师的期望显然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也知道本可以做得更好。这一段经历已经成为我这一生值得回味的美好瞬间之一。我很喜欢人机交互机器翻译这个题目,但也仅开了个头。在未来,希望能有机会弥补这段遗憾。

⑦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者走出大山。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⑧感谢我的老师们为我的研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也被他们坦诚为人,踏实做事的处世风格所感染。感谢所有和我一起在课题组工作的老师们和学习的同学们。我们在研究上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如亲兄弟姐妹一般谈笑风生,不论大家将来在何处,我想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些年一起度过的时光。感谢研究生部的老师们,他们为我的学习和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这会成为我日后工作的动力,希望最后能成为课题组值得骄傲的学生。

⑨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婆婆和叔辈对我的抚养,感谢所有一路上让我生活变得美好或者不那么美好的人和事。

⑩最后,对参加论文评审、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注】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词,内容略有删减。论文致谢词主要作用是表时导师或者某些辅导的感谢,属应用性文体。
1.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
2.请以第⑦⑧两段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
3.联系教材所学《论语》中的思想观点,评析本文所表达思想的意义。
4.作为论文的致谢部分应重点感谢对论文完成有帮助的人,而本文①-⑦段却大幅描述个人过往的经历。请对这种构思加以赏析。
2022-07-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6 . 选择题。
(1)下列对联与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白居易
B.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孟子
C.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D.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2)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与会教授、学生和主持人先后进行了发言。在下面的发言内容中,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教授:以上就是鄙人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浅见,感谢同学们聆听我的发言。
B.主持人:在教授的抛砖引玉后,希望各位同学也能对这一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C.学生:教授和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令我获益匪浅,我要说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D.教授:今日有幸莅临贵校,贵校学子身上充满了学习热情,令我感佩!
2022-06-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在线教学评估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7 . 按要求选择。
(1)小杰要为上海新修的一座红色革命纪念馆撰写楹联,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A.仰高山牢记使命,行景行不忘初心。
B.日暮烟霞尤绚烂,岁晚橙桔更芳馨。
C.清襟吞吐卷大海,妙笔纵横挽昆仑。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下列表达和推理无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历尽劫波后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B.我们科技公司竟缺乏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C.老师既表扬了我的优点又批评了我的毛病。
D.若不学好语文,就不会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2022-05-1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校报“伟大的复兴——中国革命传统经典阅读”栏目将刊发以下作品,并配发一段文字。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从下面三则作品中任选一篇,写一段150字以内的推荐语。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长征胜利万岁》       《别了,“不列颠尼亚”》
2022-05-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按要求选择。
(1)小明想选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率冒失,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     
A.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
B.鹰隼入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
C.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D.为人竖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历时3年。有关部门广泛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馆的开放为本市又增加了一个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课堂。


①对展陈大纲进行了修改完善
②对布展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升
③“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的主题鲜明突出
④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将近8年的历史变迁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2-05-01更新 | 7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线上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学的个人经验与他者

格非

①什么是他者?学理论肯定知道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所谓的现象学的还原他者是一个哲学概念,但是我不打算从哲学史给大家描述从康德到胡塞尔,到尼采,到海德格尔这整个过程。我想跟大家举一些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他者

②大家都经常照镜子,镜子本身反映的是客观的,但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图像是主观的,是自我与它合谋的,是欲望化的产物。心理学早就做过研究,很多人喜欢镜子不喜欢照片,因为照片更接近于真实。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们在照片里看到的那个自己。

③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经验时如何发现他者。如果你在作品中没有勇气面对他者,那你作品永远是在制造一种甜腻和唯美。我现在看很多人写的东西,美得化不开,浓得化不开,全是这些浪漫的想象,看得实在是烦。它里面没有陌生化的、坚硬的东西,非常流畅,也非常廉价,因为它根本没有触及生活的经验本身。

④所以,我们要拥有自己经验的财富,就必须经过他者的介入,这个当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你敢不敢面对他者,要不要把他者引入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过程当中。

⑤我举一个例子,博尔赫斯写过一个很简单的小说,是从《一千零一夜》里的一则故事改编来的,题目叫《两个做梦人的故事》。故事讲的是有个人因为一个梦千里迢迢去巴格达寻宝,却被另一个当地的做梦者告知梦到宝藏在主人公自家的院子里。他听到后赶忙回家,找到了藏在自己院子里的宝藏。借这个故事我想表达的是,作为写作者,我们其实都拥有财富,它就在我们家的喷泉底下,问题是你能不能挖出来。这当中就需要他者的介入。在自己家你是挖不出财富的,你不知道财富在哪,不知道那些经验有什么意义。到远方去,这个旅途看起来毫无意义,但实际上构成了找到财富的重要一环。

⑥写作也是如此。马尔克斯说,你只有远行,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一个一直生活在农村的人说不出农村有什么特点。只有从农村到了城市生存一段时间,就会知道所有城里和从前形成区别的,都是农村的特点。所以,我们引入他者的目的,就是把你的经验的特异性显示出来。如果你过于沉湎在自己有限的经验里,以此自得,不敢去碰撞自身以外的经验,那就是自恋。一个自恋的人是写不好东西的。因为你并不知道你所拥有的意义是什么。

⑦过去没有中国文化这个概念,正是西方文化进来之后,我们才有中国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学的概念,才有国学的概念。这些都是在他者的介入之后显现出的。

⑧与此同时,我要告诉大家,中国经历他者的过程是极其惨痛的,是被迫的。这个他者是打进来。从不服到服。辛亥革命之后开始向人家学习,于是出现了一种极端化的过程,开始产生了对我们所拥有的都厌恶的过程。直到今天还有人在嘲笑鲁迅他们的激进主义,可是在他们的年代,这是必然要经历的。鲁迅觉得中国的书一本都不要读,吴稚晖说要把中国书全部都扔到茅厕里去。那个时代的人为什么很极端,因为他们发现了他者,发现了他者很强大。当西方作为他者首先吞并了印度,使得中国、日本惶惶不可终日。日本人开始了明治维新,之后连日本都成为我们强大的对手,中国人便不得不改革,所以当鲁迅先生面临这样一个状况,出现某种激进的、极端化的言辞和观念,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他们的工夫没有白做,正是因为我们和他者开始接触,中国才走上了健康的道路。

⑨所以,今天我们要开阔心胸,千万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一点经验里。如果都局限在自己的经验里,那就成了经验主义写作,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把你的经验跟其他经验进行碰撞,你才会找到你的特点,重新找到那个陌生的自己。

(有删改)

1.标题中的“他者”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这篇文章最有可能节选自作者的一篇(     
A.学术论文B.演讲稿C.报告文学D.调查报告
3.对文意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不喜欢遇见“他者”。
B.“他者”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自动化”的生活。
C.发现“他者”指的就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发现“他者”要走出个人经验主义的“舒适区”。
4.有人认为第⑧段的内容偏离了主题,你是否同意?请阐明理由。
5.请用本文观点对下列材料加以分析。
沈从文出生于湘西小镇,20岁来到北京,22岁开始文学创作。沈从文创作的小说题材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湘西生活,一种是都市生活。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