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言应用场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按要求选择。

(1)今天对小松来说有点特别:大伯七十大寿、舅舅迁居、同学新婚,他打算各送一副对联。下列对联与所送对象最贴合的一项是(     
[甲] 春融花并蒂,日暖树交柯
[乙] 东风开画栋,旭日映华堂
[丙] 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
A.甲联送大伯,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同学
B.甲联送舅舅,乙联送同学,丙联送大伯
C.甲联送同学,乙联送大伯,丙联送舅舅
D.甲联送同学,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大伯。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乘坐飞机、高铁需要刷脸,观看演出、赛事需要刷脸,办理各种业务需要刷脸。                 。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们应当警惕技术“失范”。

① 这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底层逻辑
② 对自然人进行身份识别
③ 以人工智能化数据比对
④ 可以说我刷脸,故我在
⑤ 将人脸图像信息数字化
A.①④⑤③②B.①③⑤②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⑤③②①
2024-04-0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2 .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在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进而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城乡差距。可以说,___,___,更重要的是,___,___。


①信息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力之一
②信息技术可被视为现阶段调节城乡差距的一个均衡器
③它会产生“数字红利”效应
④持续科学配置信息技术资源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并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

(2)今天对小宁来说有点特别:大伯七十大寿、舅舅迁居、同学新婚,他打算各送一副对联。下列对联与所送对象最贴合的一项是(     

[甲]春融花并蒂,日暖树交柯

[乙]东风开画栋,旭日映华堂

[丙]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

A.甲联送大伯,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同学
B.甲联送舅舅,乙联送同学,丙联送大伯
C.甲联送同学,乙联送大伯,丙联送舅舅
D.甲联送同学,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大伯。
2024-02-16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3 . 寒假到了,你作为实践小组的组长,准备组织同学们开展一次家乡文化调研活动。


(1)你想带领大家参观武康大楼并了解其前世今生,下面哪项安排不够合理     )。
A.组员分工协作,搜集武康大楼的历史资料。
B.确定调研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调研提纲。
C.你打算从游客入手,来设计一份访谈提纲。
D.调研结束之后,整理材料撰写一份建议书。

(2)你在撰写建议书时总觉得有一处表达不妥,它是(     

曾几何时,武康大楼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我们建议,②既然要对它进行维修,那就适当作一些修饰,让它看上去③美轮美奂,也可在周围栽植绿植,安置一些④栩栩如生的雕塑。

A.①B.②C.③D.④
2024-01-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区统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按要求选择。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们来到七宝老街,看到蒲汇塘桥上有一副对联,气势非凡,颇有意味,可惜的是,下联有一个字脱落了。下面所给的字放进去最合适的是(     
上联:东南三柳绿水源流远
下联:西北九峰青山气势□
A.壮B.幽C.大D.深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惯三个因素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惯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
2023-11-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按要求作答。
学校新建一座亭子,想要悬挂一幅楹联,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A.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B.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C.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D.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
2023-11-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洋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按要求选择。
(1)文学社“中华古典诗歌”专栏征集描写诗人的对联,以下对联最不可能被收录的一则是(     
A.描写曹操——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B.描写陶渊明——桃源无意,黄发垂髫怡哉乐;南岳有情,青山飞鸟悠然佳。
C.描写杜甫——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D.描写辛弃疾——力挽河山,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名垂宇宙,文光射斗牛,剩有悲壮词千篇。
(2)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①在人和人的关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
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
③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
④在孩子眼里周围的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此项研究,但都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带来的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他决心地坚持研究。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现了水稻具有杂交优势,因为“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袁隆平坚信杂交水稻研究,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将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3.2023年5月22日,是袁隆平先生逝世两周年的日子,某文学社团撰写了一副挽联表达敬意,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补写下联。
上联:心系家国,情牵华夏,筑牢粮食安全最底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02更新 | 492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陶氏宗族打算为陶渊明的祠堂选对联,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     
A.少陵文章惊海内;诗圣光芒万丈长B.不争春色因心淡;别有风情是墨香
C.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D.心尘自待清风扫;世事不妨冷眼观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9 . 按要求选择。
(1)学校新建一座亭子,想要悬挂一幅楹联,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A.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
B.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C.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D.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远远望去,美术馆造型如同几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堆叠交错,富于现代的几何感;外观黑白相映,                   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第一印象,似乎预示着这座美术馆将助力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①俨然从建筑立面上绘就一幅中式画卷
②又恰好是水墨与宣纸的颜色
③也突显出江南建筑的特点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②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挂在戏台上的是(     
A.辨忠奸不外人情天理,思果报即在目见耳闻。
B.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C.怒骂笑啼皆学问,悲欢归去尽人情。
D.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2)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城市发展一方面需要移民,但是移民的确会带来很多相应的问题。_______。未来,在公共服务逐步削弱直至消除户籍歧视之后,文化融合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①如果移民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②特大城市的真正挑战在于,不同的人,习惯、文化、宗教都不一样
③移民带来互补性和多样性,这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好事
④那么,促进移民在人口流入地的融合就是必需的
⑤尤其是文化领域,文化和民族多样性有益于产生重大的思想
⑥如果移民的融合做得不好,多样性就可能转化为冲突
A.①④③⑤②⑥B.③⑤②⑥①④C.①④②③⑤⑥D.③⑤①④②⑥
2022-10-0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