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场景】采莲船上。池塘边。
【人物】采莲女,池边人。
镜头一: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荷叶亭亭,罗裙曳地,女子身姿娉婷袅娜。
镜头二: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镜头三:______
镜头四:______
2024-02-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 1990年,美国科学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临床基因治疗。患者是一位患有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疾病的4岁小姑娘。由于基因缺陷,她的体内缺乏腺苷酸脱氨酶(ADA)。ADA缺乏导致她没有正常人所具有的免疫力。科学家从她体内取出白细胞,转入能够合成ADA的正常基因,再将导入了正常基因的白细胞输入她体内,检测发现,她体内的 ,免疫缺陷所导致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此后,科学家又运用基因疗法治疗了一些其他疾病的患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因治疗的研究已经 ,其发展趋势是令人鼓舞的,但在临床上还存在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根据材料,修改下面对4岁小姑娘病患描述句子所存在的逻辑错误。

由于她体内缺乏腺苷酸脱氨酶(ADA),导致她基因缺陷,从而使得她没有正常人所具有的免疫力。

2024-02-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词人柳永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黄叶飘零,兰舟催发,一声声凄切的蝉鸣,竟然让人无语凝噎。

有时候它们喜欢成群结队端坐树梢,顶着明晃晃的日头叫。那鸣叫声连天接地,密密实实,杂乱而悲怆,整个世界再无其他声音了。那种肆无忌惮的鸣叫声,让人心烦意乱。是为即将消失的秋天送行,还是为它们自己即将结束的生命唱一首挽歌呢?它们已经乱了方寸,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一只蝉的鸣叫,还是颇有意境的。

深秋时节,每当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我的窗外总会有一只蝉儿鸣叫。很准时,像是跟谁有过约定。先是怯怯的、低低的,然后轻柔的,那么几声,像游丝,像花瓣轻吻微风,像一对情侣窃窃私语。

1.下列选项中,蝉声表达的意境与上文第二段中蝉声表达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A.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B.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C.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2.请简要阐释文中加点的“肆无忌惮”和“乱了方寸”的含义。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写蝉鸣声的?请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           的。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遐迩,中国自古就有追求“         ”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 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迷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竖大拇指。中国古代工匠            ,(       ),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以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           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总之,只要坐得住“冷板凳”,沉得下心,才能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在当今时代,优秀的工匠跟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一样,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以求       精确       匠心独运       改写
B.孜孜以求       精致       匠心独运       重写
C.梦寐以求       精确       独辟蹊径       重写
D.梦寐以求       精致       独辟蹊径       改写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
B.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C.只要坐得住“冷板凳”,沉得下心,就能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
D.只有坐得住“冷板凳”,沉得下心,才能真正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把自己的揣摩感悟,连同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
B.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
C.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
D.他们把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连同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度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最近,“报复性熬夜”一词风靡网络。它的意思是,大家白天太忙,晚上明明困得厉害,还要吃夜宵、刷手机、玩游戏,非熬到两三点睡觉。有人说,只有这样才觉得“拥有了生活”。

虽说熬夜很伤身体,还要迎接第二天更严重的疲惫困倦,但奇怪的是,大家依然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报复性熬夜”的快感其实来自一种“补偿心理”,按照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缺憾,缓解焦虑。寻求“补偿”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是“过度补偿”无法给人真正的安慰,还可能造成“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一种慢性睡眠紊乱症状)。

(1)请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给“报复性熬夜”下个定义。
(2)“报复性熬夜”折射出当下怎样的社会现状?对此,你有什么更好的“补偿”之法?
2019-10-04更新 | 36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