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宋祁《玉楼春》中有一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李渔同时人方中通《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     A     ;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也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

宋人常用“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黄庭坚《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虚》:“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陆游《初夏闲居即事》:“轻风忽起杨花闹,清露初晞药草香。”……①从这些例子证明,②方中通说“闹”字“形容其杏之红”,③还不够确切,④应当说:“形容其花之盛(繁)”。⑤“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⑥仿佛在听觉里获得了视觉的感受。

这类“闹”字的用法,不仅常见于古诗文,     B     。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写一个“小媳妇子”左手举着“闹轰轰一大把子通草花儿、花蝴蝶儿”。形容“大把子花”的那“闹”字被“轰轰”两字申说得清楚不过了,这也足以证明近代白话往往是理解古代文言最好的帮助。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1.下列句子中的“再”与文中加点的“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色已晚,再不加快速度就赶不上末班车了。
B.在这么多字帖中,没有比这本再适合你的了。
C.他早已有了成见,你跟他再解释也没啥用了。
D.新疆真美,我已做好明年再去一次的打算了。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含标点),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请对李渔、方中通有关“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的见解,分别作出点评。要求句子简洁流畅,每人不超过30个字。
5.参考文意,从第三段中含“闹”字的诗句中任选其一,并从“通感”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9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如同不能缺少游戏和童话一样,孩子们的成长也离不开音乐。②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③只有音乐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④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了,青少年就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⑤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用音乐探索以美育人的路径,能够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要求。在党的百年征程中,红色旋律始终是推动时代前行的美好力量。从《东方红》到《咱们工人有力量》,从《南泥湾》到《我和我的祖国》……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音乐充满感染力。让这些作品进校园,能够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然而,目前在中小学生音乐教育中,还存在重视不足、兴趣培养不够、教学体系老旧等问题。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音乐教育和其他课程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补足音乐教育的短板。比如,可把音乐和体操体育结合起来学习,使其成为愉悦心情、健康成长的助力。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在天体中,月亮最为变化多端,它有盈亏圆缺,有新残朔望,有上弦下弦……它还与历法、节令等密切相关。
B.“亘古西吉,边塞莽原,林茂草丰,牛马塞道……”作家樊文举以一首《西吉赋》,道出了对这片土地的赞美。
C.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一枝,两枝,三枝……”
D.有一个孩子——他是元帅……他把我带到这里来,又带着我们在这里建立了只属于我们的“王国”。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其改正。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第一段有三处存在逻辑错误,请找到其中两处,并指出错误。
2024-02-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量供给离不开生命,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称为“三大营养素”,它们是提供能量和维护生命活动的最基础的三种物质。其中的“脂类”就包括膳食中的“油”。不要小看它,现代人的很多疾病都与它有关,今天就说说“吃油”话题。

事实上,不存在哪种油好、哪种油不好的问题,,都是好东西,关键在于我们会不会合理地吃。为什么这么说呢?油按来源分,可分为动物性油和植物性油,若按脂肪酸分子结构分,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的油都同时含有这三种脂肪酸,油的差别,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现在总是建议大家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是从目前人们慢性病高发的角度考虑的,但并不代表饱和脂肪酸是“坏蛋”,不代表我们要完全排斥它。目前,已经有研究发现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生并没有相关性。因此,,不如放下纠结,把握“所有天然食物都是好的”的理念。不要总是吃某种油,而要换着吃。不过,炒菜少放点油对健康是有益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改变炒菜用油超量、爱吃多油食品的习惯,防止不经意间吃进太多热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吃油”和“吃多油食品”等词语因其动作及其支配的对象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容易理解与接受,而“吃进太多热量”似乎比较费解。你赞同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