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人们熟知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是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体系。在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单纯使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评估经济发展状况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深圳市发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有助于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的经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认识源于实践并以实践为归宿
③源于直接经验的理性认识更容易成为真理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0-0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万米深海下有什么?”2020年、2021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对“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深海探索,分别完成了“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海试和科考应用任务。21次万米下潜,见证了我国科考人对深海极限的挑战。人类对深海的探索说明(       
①对未知领域的感性认识受到理性认识制约        
②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好奇心对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具有推动作用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鳄鱼会流眼泪,但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鳄鱼的肾功能不全,不能排出体内多余盐分,加上鳄鱼没有体表排汗功能,只能通过眼睛的泪腺排出多余盐分,也就是人们看到的鳄鱼的“眼泪”。这体现了(       
①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1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对人民民主的性质、内涵、目的、特色、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系统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明确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体现了(       
①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和指导                 
②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
③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④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1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部分示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认为,应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在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中人的认识要经历两次飞跃。关于“两次飞跃”理解正确的有(       
①“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
②“第一次飞跃”后人能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③“第二次飞跃”回到实践中完成了认识过程
④“两次飞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1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抽测政治试题
6 . 在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实验中,人们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记录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科学则根据这些一手资料进行猜想、撰写论文,从而实现研究的新突破。在这一过程中(     
①获得第一手资料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②实验记录是科研人员对事实的推理
③理论的突破源于科学家的猜想和论文
④感性认识应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判断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
8 . 作家丛维熙曾写过一篇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但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教授克鲁姆经研究却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为50—200千赫,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一般只能听到20赫—20千赫之间的声音。“雪落无声”正如中国古语所示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们所体现的科学思维的道理有(     )
①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此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
③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8-0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B卷
9 . 气候会影响树木年轮的形成与宽窄变化。因此,树木年轮记录可以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气候模型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③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          
④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0更新 | 6164次组卷 | 26卷引用:专题07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10 . 从2023年3月23日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市气象局正式发布森林体验指数,公众出游时可据此选择心仪的游憩目的地。

   

这一做法(     
A.将繁多的数据变成简明的指数,说明人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B.服务于公众的旅游感受,表明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目标
C.优化了城市森林空间布局,提升了林地、湿地的生态价值
D.提供了差异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助力创造公众的高品质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