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字词解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远——(      )     白——(      )
2.给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宿芙蓉山(     )     A房子        B住,借宿
(     )            A遇上        B每次
白屋(     )            A白色的屋子     B茅草屋
3.解释诗句的意思。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所描写的季节是在____ 季。下面哪幅画面是古诗描绘的景象?选一选。(      )
A.春暖花开图        B.风雪夜归图       C.农家丰收图
2 . 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解释下列字、词。
(1)题:_______
(2)缘:_______
(3)不识:_______     
(4)西林:_______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在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
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
3 .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逊”的意思是___________,和句中的“ __________”意思相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
2.这两句诗能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D.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 . 读古诗,完成练习。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是一首(  )。
A.送别诗B.思乡诗C.写景诗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识君”中“君”指的是________
2019-09-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练习卷1
5 . 阅读与欣赏。

江 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  )。
A.唐诗B.汉代乐府诗C.宋词
2.“田田”的意思是(  )。
A.一块块农田B.耕作C.荷叶茂盛的样子
3.“鱼戏莲叶间”这句诗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拟人B.比喻C.夸张
4.这首诗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  )快乐的心情。
A.孩童B.采莲人C.鱼儿
5.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场景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6
6 . 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暖风”一语双关,既指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一句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讽刺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
2019-09-24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上灶小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练习卷

7 . 按照古诗内容完成练习。

夜宿山寺

危楼__________________摘星辰。

________高声语,恐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2.危楼是指(  )
A.危险的楼B.高楼
3.高百尺是指(  )
A.楼有一百尺那么高B.虚数,形容楼很高
4.诗人之所以不敢高声说话,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练习卷2
8 . 课内外比较阅读。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____________度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青海:指青海湖。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穿:磨破。金甲:铠甲的美称。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1.读《出塞》,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2.表达对守关将士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将”指的是( ),“胡马”指的是( )
A.名将李广。
B.名将卫青。
C.胡人的骏马。
D.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飞将军______(填人名)的怀念,其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从军行》完成填空。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写到了三个地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一句概述了战斗之艰苦激烈,而“_______”则是戍边将士的坚定、深沉的誓言。
6.品读这两首古诗,对的打“√”,错的打“×”。
(1)《出塞》刻画了守边将士荒凉艰苦的生活环境。( )
(2)《出塞》诗歌主题是希望平定战乱,安定边防。( )
(3)《从军行》表现了战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 )
(4)《出塞》控诉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 )
7.《出塞》和《从军行》的相同点是(   )。(多选)
A.都是边塞诗。
B.都是送别诗。
C.以描写环境开篇。
D.感情基调高昂雄浑。
2019-09-2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练习卷1
9 . 古诗积累。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
3.“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指的是(  )。
A.家乡的亲人B.村中的小孩C.诗人自己D.诗人的朋友
2019-09-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4
10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闺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 古诗词三首练习卷1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