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对面屋子里围炉烤火的人招呼青铜:“进屋里来吧,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青铜摇了摇手,坚持守在芦花鞋旁。

到了中午,雪大了起来,成团成团地往下抛落。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

1.读画线的句子,用一个恰当的词形容青铜的心情,这个词是__________
2.“青铜摇了摇手,坚持守在芦花鞋旁,”青铜为什么不进屋去烤火呢?你觉得他是不是不怕冷?
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青铜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年级语文暑假创优作业(12)+第六单元(2)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__________。”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照样子,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选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年级语文暑假创优作业(11)+第六单元(1)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

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得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请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可以删去。
B.写月光明亮,可以不用点灯了。
C.使得情节张弛有度,为下文写林冲棒打洪教头蓄势。
D.环境描写,写出当时的景色很美。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林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洪教头是个傲慢无礼、狂妄自大的人物。其中表现他这一特点的外貌描写有:___________;动作描写有:_________;神态描写有:____________;语言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
5.林冲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作者用的笔墨却不多,更多的是在写洪教头,有人认为这样写不妥,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 08 课外阅读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草船借箭》选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周输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输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 ,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输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 ,十天造好 ,必然误了大事。”周输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输说:“军情紧急 ,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输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把括号里运用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诸葛亮要立军令状 ,周输为什么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诸葛亮提醒,周输才知道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 。
B.诸葛亮不知道周输是故意设定计策,为了逞能而立下了军令状 。
C.周输一心为公,为了打败曹操,十分尊重诸葛亮,和诸葛亮商议好了计策 。
D.周输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应对。
5.读了选文 ,请分别说说周输和诸葛亮当时心里会怎样想?
周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打白骨精

根据吴承恩《西游记》有关内容改写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饭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人以悲慈为本,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这则故事写的时间是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地点是___,人物是___,事件的起因______,事件的经过时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件事的结果是__________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的词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过罐子就要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上出一个年满八句的老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第二自然段,展开想象,将人物和对话连一连。
白骨精                    太好了,我正好肚子饿了,师傅你不饿我可要先吃了。
唐僧                       不用了,我们不饿,不敢劳烦女施主,多谢了!
八戒                       各位师傅,一路走来也累了,我特地准备了斋饭,请用吧!
4.认真读故事,简要回答。
(1)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孙悟空一打、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唐僧能退下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孙悟空会不会离开师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写出你最喜欢的两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 08 课外阅读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整个小镇灯火通明,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文段中的“两个获救的孩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①语言描写       ②动作描写       ③景物描写

3.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       )

4.文段表现了镇上的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 07 课内阅读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

①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②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联系上下文,说说“焉知非福”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中“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鲁冰逊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鲁滨逊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B.选文强调了事情积极的一面,体现了鲁滨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鲁滨逊知足安命的集中体现。
C.“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体现出鲁滨逊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4.最近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像鲁滨逊一样把坏处与好处列出来,再说说这样做对你是否有帮助。

                                 

2024-04-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 07 课内阅读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聪聪得知《俗世奇人》中有很多描写人物的文章,于是从中挑选了一篇和大家分享。

苏七块

冯骥才

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手下动作那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

⑤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谁料苏大夫当没听见,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⑥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偷偷给了他。然后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⑦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吡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⑧今儿的牌各有输赢,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⑨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读完文章聪聪想考考大家,请你完成下面的介绍卡。

苏金散介绍卡

(1)绰号:_______   (2)医馆位置:______  (3)爱好:______

(4)行医规矩:_______

2.(句子赏析)奇奇觉得苏大夫给张四接骨的片段很有意思,请你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吡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句中“挽”“放”“捏”“拉”“推”“顶”“压”是对苏大夫的______描写,“接上了”是对苏大夫的____描写,这两处均从正面将苏大夫接骨的过程详细地展现了出来;而描写张四的表现,则属于间接描写,两者结合,突出了苏大夫_____的特点。

3.(内容理解)文章最后写华大夫又疑惑又钦佩,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华大夫疑惑和钦佩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

4.挑战题  上文通过牌友、张四和华大夫的表现突出了苏大夫的人物形象,请你使用这样的手法,通过描写同学们见到老师的表现来体现老师的特点。(150字左右)

_______

2024-03-3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主题阅读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英]丹尼尔笛福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不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在缸和筐子之间的空隙处,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以后我想就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粮食磨出来的面粉。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          )     柔软——(          )     聪明——(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奇形怪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是如何发现制陶器的方法的?(            
A.在野外发现的。B.在火堆里发现的。C.在书里看到的。
4.鲁滨逊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不懈的努力,鲁滨逊终于成功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 08 课外阅读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滨逊智救星期五

①一天清晨,我忽然看见五只独木船搁在海岸边。我登上山顶,用望远镜观望,发现岸边起码有三十个野人。他们烧着火,烤着肉,手舞足蹈地围着火堆做出种种野蛮而难看的姿态。

②一会儿,他们从船上拖出两个倒霉的家伙,其中一个被棒子打倒在地。接着,两三个野人一拥而上,把他开膛破肚,准备拿他肉到火堆边烹煮。另外那可怜的家伙发现自己暂时无人看管,便突然跳起来,朝我藏身的方向狂奔过来,而且速度快得惊人。

③后来,我发现只有三个野人追上来,胆子就大了一些。

④我一边向上帝祈祷,一边抄近路插入追赶者和被追赶者之间,对着那可怜的家伙大声呼唤:“不要跑!我是救你的!”他回头望了望,仿佛对我很害怕。我又做手势示意他过来,同时慢慢的向后面追来的两个野人迎上去。

⑤等他俩走近时,我一下子冲到坐在前面的那个野人跟前,挥起枪托把他打倒在地。另外那个野人立即停住脚步,拿起弓箭,拉开弓向我瞄准。我只好先下手为强,一枪把他打死了。

⑥这可怜的家伙虽然亲眼见到他的敌人都已经倒下了,但却被枪声和火光吓坏了。他呆呆地站在那里,看样子不敢靠近我,而且很想逃跑。

⑦我提高嗓门儿对他呼喊,打手势叫他过来。他总算明白了我的意思,向前走了几步,停下来;又走几步,又停下来;看得出他在发抖,于是又向他招手,把我能想象到的各种友好手势都用上了。他这才鼓起勇气一步步挪过来,并且每走十步便跪下来,大概是感谢我的救命之恩吧!

⑧我向他微笑,亲切地招呼他走近些。最后,他终于来到我面前,再次跪下来,亲吻大地,然后把头伏在地上,抬起我的一只脚放在他头上,似乎在宣誓他愿永远做我仆人。我连忙友善地扶起他,用和气的口吻让他别害怕。

⑨就这样我救了野人,并给他起名为“星期五”。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焦急—(       )   竟然—(       )
害怕—(       )   友善—(       )
2.分析“鲁滨逊收服星期五”的原因和结果,说说这个细节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气势汹汹的野人,鲁滨逊掏枪连续打死两个野人。对突出他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读过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哪些作品?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 08 课外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