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三天造十万支箭那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为什么周瑜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该句是对诸葛亮_____的描写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024-04-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云南省楚雄州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课外:阅读《故乡(节选)》,完成习题。

故乡(节选)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着外面有人进来,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素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上哥,一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jìn);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背景资料:《故乡》写了作者1919年回故乡的见闻,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旧中国农村经济日益破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榨给劳苦大众生活上带来的苦难、精神上造成的摧残。那时,笔是武器,写作是一种战斗。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名人的情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抓住关键词句,完成填空。
(1)“我”再次见到闰土的时候“有许多话,……吐不出口外去”,但我们却读懂了,他想起了小时候闰土讲过的那些新鲜事,有______________、海边拾贝、_______________、看跳鱼儿。
(2)梳理“我”看到中年闰土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                 )→(失望和无奈)→(                  )
(3)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中年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闰土“欢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闰土“凄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结合选文后提供的“背景资料”,想一想作者把闰土现在的外貌和少年时的外貌进行了多次比较,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乡》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结合学过的课文和相关资料,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理由至少有这样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分点、逐条说明理由)。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课外阅读。

童年(节选)

①透过玻璃窗上的霜花可以看见:染坊的屋顶在燃烧,火舌卷曲着,旋风似的直往染坊的门外冒。明晃晃跳动着的火头令人目眩,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喊声和毕毕剥剥的爆炸声,把耳朵都快震聋了。

②外祖母的行动把我吓坏了:她头上顶着空口袋,身上裹着马被,直冲着火跑了进去,一面喊叫着:“硫酸盐,混蛋们!硫酸盐要爆炸了……”

③“格里戈里,拉住她!”外祖父狂叫,“哎哟,这下她可完啦……”

④但外祖母已经钻了出来,浑身冒烟,躬着腰,伸直两手捧着水桶大小的一大瓶硫酸盐。

⑤“老当家的,快把马牵走!”她一面咳嗽,一面哑着嗓子喊,“快给我脱下来,我要烧着了!看不见还是怎啦……”

⑥格里戈里给她脱掉了烧煳了的马被。他开始用铁锨铲起大块儿的雪往染坊门里扔;舅舅拿着一把斧头绕着他乱跳;外祖父在外祖母身旁奔忙,往她身上撒雪;她把瓶子塞到雪堆里,向大门口奔去,打开大门,向那些跑进来的人们鞠躬,叫道:“街坊邻居们,快救救仓库吧!……来吧,把仓库的顶子扒掉,把干草都扔出去!”

她像大火一样有趣:她被火照得亮堂堂的,火仿佛捉住了她这个一身黑衣裳的人,她在院子里东奔西跑,哪儿有事就到哪儿,所有的人都听她指挥,什么事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译文二:外祖母风风火火的,她的全身被大火照亮,只见她像一个黑影,在院子里东奔西跑,掌握着所有的情况。

⑧沙拉普跑到院子来了,它直立起来,把外祖父腾空掀起,它那两只大眼睛被火照得红光闪闪。外祖父松开了缰绳,跳到一边喊道:“老婆子,牵住它!”

⑨她抢向前去,奔到直立起来的马的前腿下面,张开两手挡着它。马悲哀地长鸣一声,斜视着火焰,顺从地向她凑近了。

⑩“你用不着怕!”外祖母声音低沉地说,拍拍它的脖颈,牵起了缰绳,“我哪儿能忍心使你担惊受怕啊!咳,你这个小老鼠……”

这个比她大三倍的“小老鼠”,乖乖地跟着她向大门口走去,一面瞅着她那通红的脸,一面打着响鼻。

叶夫根尼娅保姆从屋子里把裹得紧紧的、呜呜地哭着的小孩子领了出来,喊道:“瓦西里瓦西里奇,阿列克谢找不到……”

“走吧,走吧!”外祖父摆着手回答道。我藏在门口台阶下面,怕保姆把我领走。

染坊的顶盖已经垮下来了;细细的梁柱冒着烟向天空耸立着,像一根根金色的火炭,亮光闪闪;建筑物内部,毕毕剥剥地爆发出一阵阵绿色、蓝色、红色的怒号的旋风,威胁着人们。大家用铁锨把雪扔到火里。九口染锅疯狂地沸腾着,蒸汽和烟密云似的往上升,院子里充满了奇怪的气味,眼睛被侵蚀得流泪。我从台阶底下爬出来,正碰着外祖母的脚。

“走开!”她大喊一声,把我往台阶上一推,“我不是告诉你了?滚开!”

我跑进了厨房,又贴近窗户玻璃往外瞧,但一大群黑乎乎的人挡住了火,只能看见在那冬季黑便帽和带檐的帽子中间,铜盔在发光。

火很快被压下去,浇灭了,踩熄了。

警察把人们赶走了,外祖母走进了厨房:“那儿是谁?是你啊!没有睡,怕吗?不要怕。已经没事了……”她跟我并排坐下,不再作声了……

(有删改)

(1)本篇文章选自______(国家)______写的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岁时流落街头。
(2)将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      )的火头     (      )的旋风     (      )的梁柱
(      )地哭着     (      )地长鸣     (      )地跟着
(3)请模仿文中的句子,用“一面……一面……”造句。
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小说的情节将内容对应连线。
段落                                     情节                                                外祖母的形象
(1)~(5)                    指挥救火                                             勇敢
(6)~(7)                    “降服”受惊的马                                慈爱
(8)~(11)                    染坊着火,“抢救”硫酸盐                  果断
(12)~(18)                  赶“我”出火场,安慰“我”             镇定
(5)短文开头描写了大火和人们吵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在不同的译者笔下会有不同的翻译风格,读短文画“     ”的部分,再对比下面的“译文二”,你觉得哪个翻译得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选项中,对短文内容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短文中“我”的心情变化是“担心——慌乱——惊恐——失落”。
B.沙拉普掀起外祖父和顺从外祖母两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它对外祖父的憎恨和对外祖母的信任。
C.短文中人物的语言简短凝练,凸显了当时危险的情景和紧张的气氛,突出了外祖母的形象。
D.短文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外祖母、其他人的表现以及群体救火的情形,使人物形象突出,描写的层次感、画面感强。
2024-01-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云南省保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课外阅读。

秃鹤

春节即将来临,油麻地小学又接到全乡文艺会演的通知。“今年必须争得小学组第一名!”校长桑乔对蒋一轮等几个负责文艺宣传队的老师说。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选定演话剧《屠桥》。屠桥是个地名。有一天,这个地方来了一连伪军,他们无恶不作。那天夜里来了新四军,将他们一股脑儿擒获。桑乔看上这个本子的原因是里头有许多让人不得不笑的场面。几个主要角色很快分配好了,可等到彩排时,蒋一轮才发现有一件事没有考虑到:那个伪军连长在剧本里是个大秃子,而且里头许多唱词与道白都要涉及秃子。

“这怎么办?”蒋一轮问桑乔。“不好办。”原本定的饰演伪军连长的是柳三下,他可是长着一头浓密头发,蒋一轮去找柳三下商量,看他肯不肯将头发剃掉。柳三下一听,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 “不行,我可不做秃鹤!”秃鹤也是油麻地小学的学生,因为头发稀少,经常受到大家嘲笑,甚至孤立。

眼看着就要会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需的秃头而苦恼不堪。“只好不演这出剧了。”桑乔犹豫着说。“不演,恐怕拿不了第一名。”蒋一轮说。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大家都很遗憾,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桑从教室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

“好吧。”桑桑接过纸条。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儿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

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蒋老师:我可以试一试吗?秃鹤。”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却微微颤抖起来,当校长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秃鹤从未演过戏,但他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为了把戏演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

正式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当秃鹤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油麻地小学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只见秃鹤脚蹬大皮靴,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秃鹤把那个角色演了。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大家立即分头去找。”桑乔说。是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河边,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桑桑走到他跟前,说:“大家都在找你。”桑桑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

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对秃鹤说:“我们回家吧。”秃鹤的哭声克制不住地奔涌而出,许多孩子也都哭了。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选自《草房子》,有改动)

1.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一部电影,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将电影分成四幕。
第一幕:文艺会演缺少主要演员       第二幕: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幕:________________       第四幕:师生一起寻找秃鹤
2.“绝”的意思主要有:①断;②穷尽;③极;④独一无二的;⑤气息中止。结合选文内容,先选出第⑨自然段中加点的“绝”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第⑧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大家都很遗憾,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请联系上文想一想,不说话的秃鹤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秃鹤的哭声克制不住地奔涌而出。”有人说,这是秃鹤表演成功因高兴而流下的泪水,也是秃鹤因收获尊重而流下的泪水,更是秃鹤接纳自己而流下的泪水。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先锋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课外阅读

县官请客(节选)

①从前有位县官,家里堆满发霉的粮食,却舍不得施舍给百姓。

②县官家里有个聪明的仆人,名叫土登。他常常考虑怎样从主人手里挤出点油水来分给百姓。一天,土登向百姓们宣布,他要让县官摆几天宴席。百姓们听了哈哈一笑,谁都不相信。土登笑眯眯地说:你们等着瞧吧!

③县城里只有一股可供人饮用的泉水。这股泉水一到冬天就冒热气,夏天又变得清澈凉爽。县官把泉水占为己有,说这是佛爷赐给他的神水。

④一天,县官在城堡顶上散步,瞧见土登趴在泉边一棵大树上,好像正在和谁吵架。县官走下城堡问:你在这里指手画脚干什么?土登告诉县官,那泉水中的蛟龙污蔑县官是爱财如命的吝啬鬼,而他反驳说县官整天忙里忙外都是为了百姓的安乐幸福。蛟龙不服气,拿出山羊头那么大的金子,扬言如果县官舍得破财,给百姓们设宴,那么它也可以摆几天宴席。要是它的话像这泉水一样流走,就把这块黄金送给县官。

⑤县官想到山羊头那么大的金子,就决定忍痛摆上几天宴席。

⑥宴席还没结束,县官就让土登去请蛟龙上来设宴。土登像那天一样,爬到泉水边的大树上,比比划划半天,然后垂头丧气来到县官跟前,说:蛟龙说它已经和县官一起摆完了宴席。那些吃的喝的,哪一样不是由龙泉里流出来的水做成的?县官拿出粮食和肉,蛟龙拿出了水。它让我告诉你,如果县官大人能摆出不用水做的宴席,就把那块山羊头大的黄金送给你。

⑦县官瞪着两眼,气得眼歪嘴斜,脸色变得像灰不溜秋的猴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1)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 )
(2)指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
(3)低着头无精打采的样子,形容受到挫折而沮丧。(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
3.“县官瞪着两眼,气得眼歪嘴斜”是对人物的( )描写和( )描写。
A.语言B.动作C.神态D.心理
4.本文讲述了_______的故事。文中的县官很有钱,却舍不得施舍给贫苦百姓。作为县官不仅没有_______,还想着_______。仆人土登是很_______,在他和县官的斗争中可以看出他的智慧。他紧紧抓住了县官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为老百姓出了一口气,让县官哑口无言。
2023-11-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课外阅读。

花果山上的猴子

①花果山上的猴子吃了孙悟空偷来的仙果仙酒,个个都长生不老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现在猴子们发愁了,猴子们一年比一年多,果子越来越不够吃了,于是。猴子,聚在一起想办法。//

②一个老猴子首先发言:“事情明摆着,僧多粥少,大家只好再紧紧肚皮少吃点儿。

③一个中年猴子不同意老猴子的意见:“紧紧肚皮不是办法,我看必须改革吃果子的办法,过去是果子熟了,大家爬到树上随便吃,以后我们可以把果子摘回来分成份儿,每个猴子一份儿。”

④一个年轻猴子紧接着说:“老猴子年纪大了,可以少分点。”

⑤老猴子们不愿意了:“小猴子小,应该分小份儿”

⑥于是猴子们争吵起来,吵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

⑦一位过路的人听到了,他大声说:“你们别吵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从今天起年轻猴子栽植果树,年老的猴子给果树施肥剪枝,小猴子们给果树捉虫子,这样果子的产量高了,你们就不会饿肚子了。

⑧猴子们都认为这个人的主意很对,马上分头劳动去了。//

1.这则寓言故事的情节起源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中_______的情节,该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短文已划分好层次,请照示例给第二、三两部分概括层意。
猴多果少,矛盾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⑤两段中年轻猴子和老猴子的发言虽然说法不同,但实质一样,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是通过_______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5.如果给这则寓言加一个点明寓意的结尾,下列几种说法中最恰当的两项是(       
A.搞改革,要集思广益。
B.老年人应关心中、青年人,中、青年人应尊重老年人。
C.当你准备解决困难的时候,要注意从根本上着手。
D.团结起来,共同劳动,是渡过难关的最好办法。
2023-10-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7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做课堂笔记,不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B.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环境突显人物形象效果不明显。
C.阅读文章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也可以从文章内容联想。
D.阅读文章时,所有内容都要逐字逐句阅读,才能更好读懂文章。
2022-07-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8 . 课外阅读。

我们一样爱他们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

这天,天堂村小学突然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般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因为担心资助者抽到调皮捣蛋的学生而浪费宝贵的被资助名额,学校挑选了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间决定资助的对象?”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担心年轻人抽到顽劣的孩子而放弃资助,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改变,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定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方子儒的眼睛湿润了!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或者顽劣!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只要你愿意改变,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你天真无邪,你的心里一定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果不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巢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______________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5.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子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
有点尴尬→(     )(     )→笑了→(     )→满怀歉意
7.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