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期末 2021-07-04 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有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就汉代士人赋于琴的(zhū)种功能而言,无论琴以合天、琴以修德,还是琴以宣悲、琴以(tiǎo)欲,均具有价值的偏至性。唯有以琴娱情,才能代表这门艺术能带给人的纯粹审美体验。
B.当一抹穿越时空带着浓浓乡村气息和童真记忆的清香,在(fēi)红夕阳躲藏西山的傍晚,弥散在一座(ruò)大的城市时,我想到培根说过的那句话,“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终究抵不过时光的变迁。
C.我曾在汽车上看到不少干干的河谷,当地人也不知道它们的名(chēng),仅隐约闪烁在老人传唱的民歌里。于是,我就只能默默注视这些河的尸骨,干瘦,(jīng)挛,像一个个问号葬在风沙深处。
D.寒冬将尽时,地面上仍零零星星地遗留着一些残雪,像一(tiē)帖脏兮兮的膏药贴在土地上。然而,人们却从草丛里蚯蚓翻出的一坨坨新鲜的泥浆,便知道春天已经从地下(qián)行而至了。
2021-07-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完成各题。

心中有规矩,行为定方圆。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是我们党一直的优良传统。【甲】今天,让按规矩办成为党内政生活的常态,既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这是刚性的约束,要让大家懂得这是干事创业的安全阀

【乙】俗话说:家不以规矩则败,国不以规矩则衰,惨痛教训史不绝书,比比皆是。可现实中仍有人信奉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遇到事习惯找人托关系、走捷径。还有的人在实际工作中热衷与政策赛跑、同法规较劲乃至违规用权,擅自越权。究其思想根源,嫌麻烦,觉得按规矩办费心费力,无法达到个人的目的。殊不知,不守规矩者或许侥幸一时,得利一阵,表面上尝到甜头,办成了事;但从长远来看,早晚会跌大跟头,付出沉重的代价。【丙】在这个意义上,明规矩立起来、潜规则倒下去,是组织上的要求,更是对干部的爱护——避免投机钻营自然能避开绊子和陷阱。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直B.更C.史不绝书D.乃至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1-07-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吉安全境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在这片充满了红色记忆的热土上,大家齐心协力守护着红色阵地,保护、挖掘红色资源,是摆在吉安人民面前的时代问题。
B.浙江婺剧团形成了“传统版与创新版并重,古装戏与现代剧共存”的创作思路,在表演形式上充分运用了现代声光电技术,有效利用了六种声腔相融合的创新成果。
C.很多人在批判泛亚洲地区甚至国内的应试教育,考试不仅中国有,国外也要通过应试去获得资格,例如SAT、托福、AP等等。
D.不同于承担免费提供知识的国民教育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这些平台是典型的商业机构,它们按市场原则,既为各类知识发现需求者,也为需求者找到其所需的知识。
2021-07-0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5157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约3小时后,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2021-07-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03月,习近平主席在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时首次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他指出中方愿同法方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从全球、双边和区域三个层面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日益深入人心。在全球层面,中国领导人多次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场合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为国际社会理解、支持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条件。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出现了带有外在取向的实体性共同体和带有内在取向的价值性共同体的有机结合。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兼具卫生保障的实体性共同体和健康取向的价值性共同体,是对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中国智慧和共同方案。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和追求,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对维护人类公共卫生和整体健康福祉的生动诠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守望相助,命运与共,并且积极提供大量的公共产品。

(摘编自王明国《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构建路径》

材料二:

卫生与健康问题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类历史上与传染疾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同各种疾病进行抗争较量的历史。回顾过去大规模传染病史,天花、鼠疫、霍乱、流感等这些传染病曾经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正因为人类早期对于传染病的认识非常有限,忽视了合作抗疫的重要性,同时缺乏联合抗疫的条件,导致传染病肆虐,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在落后环境下,人们找到传染病的应对办法是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与天花反复纠缠了千年,直到18世纪才第一次发现了真正解决天花的有效方法,这也是人类史上首次彻底战胜瘟疫。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逐渐学会了及时阻断疫情传播、发现并救助感染者,注重改善人类生存卫生环境,避免传染病发生,并逐渐摆脱过去各国独自应对大型传染病的困境。

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共同抗疫意识的提升使得找出应对病毒办法的时间周期不断缩短,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伤亡与损失也不断减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从远古到今天,病毒未曾在地球上消失过,传染病也随时可能在人类中暴发,我们唯有运用理性和智慧,依靠团结友好互助的精神,全世界联合起来才能打好疫情防控的生命健康的保卫战。

(摘编自刘明松《在联合抗疫中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

材料三: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中国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针对疫情采取强有力措施,不仅是在对本国人民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在全面建设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同时,为防止疫情扩散,中国政府出台了阻止病例外流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果断要求对疫情集中爆发地区,实施人员外流的全面严格管控,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遏制疫情蔓延。

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展现了高透明度,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仅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紧密联系,而且第一时间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疫情信息,为快速采取行动提供了宝贵时间。131日,在世界卫生组织瑞士日内瓦记者会上,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中国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中国恪守公开的承诺,体现了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决心。

在抗疫援助方面,中国派遣医疗卫生专家组,提供医疗物资与援助。中国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先后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为缓解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帮助,为打赢全球抗疫战贡献中国力量。

(摘编自张甲英《新冠防疫背景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

6.下列对材料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兼具外在取向的实体性共同体和内在取向的价值性共同体。
B.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对安全和健康等最基本的需要和追求的维护。
C.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让人类逐渐摆脱了各国独自应对大型传染病的困境。
D.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展现了高透明度,体现了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决心。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各类多边场合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这为国际社会理解并支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创造了有利的国际舆论条件。
B.过去,天花、鼠疫、霍乱、流感等大规模传染病曾经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正是因为人类早期认识有限忽视了开展合作抗疫。
C.中国政府出台了阻止病例外流的管控措施,是对本国人民健康负责;第一时间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疫情信息,则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D.中国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向多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解决了他们的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为打赢全球抗疫战贡献中国力量。
8.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