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宝坻区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一 期中 2021-07-23 3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ì)造                 (yǔ)                     (bèi)懒                        而不舍(qiè)
B.(cù)缩                      进(bié)                (jiàn)生                 堂皇(miǎn)
C.(yí)笑                      (sǔn)头                像(xiāo)                 之势(chéng)
D.畏(xǐ)                 (dòu)                那(chà)                  相关(x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辜负             逡巡             燥动不安             残羹冷灸
B.囊括             倨傲             肝脑涂地             刎颈之交
C.遵循             寒喧             礼上往来             百无聊赖
D.吝啬             揣摩             惶恐不安             司马青杉
2021-07-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______下来。
②在八达岭长域上,我们发现了一块________明朝万历十年修筑长城经过的石碑。
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________提出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A.倾泻                 记载                 一经
B.倾倒                 记载                 一旦
C.倾泻                 登载                 一旦
D.倾倒                 登记                 一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百家姓》用姓氏作纽带,以亲情和地缘的家族文化为载体,激发了全体华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共同情感。
B.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承认网约车合法地位的国家,释放出鼓励创新、兼容并包、共同发展,赢得了喝彩。
C.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宣传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D.针对美国政府不断升级贸易摩擦的情况下,中国被迫采取反制措施,是为了捍卫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维护全球共同利益,也是为了挥卫中国的国家利益。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杜鹃”与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中的“子规”是同一种鸟类。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与《孔雀东南飞》“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意思不同。
D.“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色依时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②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③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参加辩论,首先____,其次____,再次_______,此外______。


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连贯
②要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找好论据
③要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辩题的内涵
④要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依据,制定辩论的策略
A.③②④①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假如请下列古代名人撰写当代职场应用书籍,不合适的一项是
A.请孟子写《如何说服你的主管》
B.请贾谊写《撰写政论文的方法》
C.请韩愈写《我们今天怎样当老师》
D.请庄子写《21世纪积极处世法则》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清楚
B.江河                                     绝:横渡
C.非能                                     水:游泳
D.今之众人                                     众人:许多人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不传也久矣             蚓无爪牙
B.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皆出于此乎
C.非能水也,绝江河               耻学于师
D.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青
11.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雕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来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鉴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做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集,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教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注】①长庚星:又称“太白金星”。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五经                           通:通晓
B.白傲放                           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为僚佐       辟:开辟
D.璃败,累系浔阳狱             累系:捆绑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解金龟换酒             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B.所业投贺知章             父任,兄弟并为郎
C.遂荐玄宗                    而君幸赵王
D.白长笑                    涂有饿莩不知发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因以B.力士
C.白供状不姓名D.宫锦袍坐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2021-07-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

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①秋浦,即今安徽贵池。本诗写于884年,诗人由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后改调池州(今贵池)。②为问:请问,试问。③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社县而得名。杜牧家就在杜陵樊川。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请简要叙述。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蔺相如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语句是“我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
(2)古人评点《登高》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含有八层意蕴。
(3)汉代的在《过秦论》的结尾提出了中心论点,他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
(4)《劝学》中“蟹六跳而二螯,_________,用心躁也”一句从反面强化了学习专一的重要意义。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鱼

周海亮

①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于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②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来,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③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

④满桌人心照不室,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便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⑤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在木鱼上的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⑥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

⑦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⑧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⑨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⑩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来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⑪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

⑫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⑬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12期)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更表现了当时生活的贫困。
B.③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喜宴上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
C.⑤段“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主要是因为栓叔高超的手艺,把木鱼雕刻得很美观。
D.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作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0.小说以“木鱼”为标题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21.当冬子抵不住诱惑,最终动了那条木鱼之后,他的心路历程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分析概括。
2021-07-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2. 《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中,关云长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一回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淹池”指的是什么事?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3. 参照示例中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示倒:问题语段:这支球队的每一名球员非常优秀,可以肯定,这支球队也一定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球队。
反驳:①一支球队能成为优秀球队有多重因素,每一名球员优秀并不等于整个球队就一定优秀。
②那里摆放着一堆上等的好砖,你能说它就是一座好房子巧?
问题语段:小强今天没来上班,想不到他这么自暴自弃,看来他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4.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想做什么工作?”“我能做什么?”做一个合理的生涯规划对中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初三和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高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专业的了解程度为“一小部分”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75.2%,初三学生只有11.4%。

有的人从一出生就在父母的规划下生活学习直至走完自己的一生,而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喜好,尽可能地了解自己潜在的能力是什么,并且通过父母的工作以及网络、电视上的资讯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是什么,还有就是去亲身体验。


作为高一学生的你,即将面临选科,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涯规划。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深入思考,围绕“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1-07-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6,7,23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名著阅读
6
作文主题
7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85一般词语选择题
40.6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史典籍选择题
60.65简明、连贯  诗选择题
7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80.65文史典籍选择题
230.65句式仿写语言表达
二、文言文阅读
9-110.4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12-160.65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70.65杜牧(803-853)  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8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9-210.4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六、名著阅读
220.65名著阅读
七、作文
240.4青年成长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