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八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高二 期中 2021-08-16 1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复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单于使陵至海上
B.怀王                                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C.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此时降武
D.尔无忘乃父之志                  意气之盛
2021-08-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三者,吾遗             恨:遗憾
B.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整个
C.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短:揭露短处
D.自分已死久矣       自分:自己料想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难(lí)        然(chuàng)   离(shǔ)          度长大(xié)
B.摸(zā)        (niè)        踯躅(zhí zhú )   岩(chán)
C.护(bì)       (qù)                                 
D.锋(dí)       火(yùn)                              诚恐
2021-08-15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歌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形成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和残暴罪行。
B.《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游人入蜀而作。诗中以雄健的笔调,着力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的奇险,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C.既然鲁迅要借用一个人物来表现许许多多中国人的普遍精神病态,就势必要运用夸张的手法,不但在阿Q身上植入许多远非他个性所能包容的精神重负,更要最大限度地凸显他身上的那种具有极大概括性的心理特点,如精神胜利法。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他的作品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使得作品通俗而不乏幽默感。
2021-08-15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2019-01-30更新 | 136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语文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展转隔碍,虽写得畅显,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

唐、虞、三代之文,无不达者。今人读古书,不即通晓,谓古文奇奥,今人下笔不宜平易。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左氏去古不远,然《传》中字句,未尝《书》也。司马去左亦不远,然《史记》句字,亦木尝肖左也。至于今日,逆数前汉,不知几千年远矣。自司马不能同于左氏,而今日乃欲兼同左、马,不亦谬乎?中间历晋、唐,经宋、元,文士非乏,未有公然挦扯古文,奄为己有者。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空同不知,篇篇模拟,亦谓“反正”。后之文人,遂视为定例,尊若令甲。凡有一语不肖古者,即大怒,骂为“野路恶道”。不知空同模拟,自一人创之,犹不甚可厌。其后一传百,以讹益讹,愈趋愈下,不足观矣。且空同诸文,尚多己意,纪事述情,往往逼真,其尤可取者,地名官街,俱用时制。今却嫌时制不文,取秦汉名衔以文,观者若不检《一统志》,几不识为何乡贯矣。且文之佳恶,不在地名官衔也,史迁之文,其佳处在叙事如画,议论超越;而近说云,西京以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史迁复出,不能成史。则史迁佳处,彼尚未梦见也,而况能肖史迁也乎?

或曰:信如子言,古不必学耶?余曰:古文贵达,学达即所谓学古也。学其意,不必其字句也。今之圆领方袍,所以学古人之缀叶蔽皮也;今之五味煎熬,所以学古人之茹毛饮血也。何也?古人之意,期于饱口腹,蔽形体;今人之意,亦期于饱口腹,蔽形体,未尝异也。彼摘古字句入已著作者,是无异缀皮叶于衣袂之中,投毛血于有核之内也。大抵古人之文,专期于达,而今人之文,专期于不达。不达学达,是可谓学古者乎?

(取材于袁宗道《论文》)


[注]①:明代文学家,号空同子。②:回到正确的轨道上。③令甲:第一条法令。汉代皇帝颁布法令,按先后分为令甲、令乙、令丙。④:《一统志》:记载全国地理的书。明代所修的称《大明一统志》。⑤西京:两汉的代称。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谓古文奇奥              辄:就。
B.未尝《书》也              肖:相似。
C.其后一传百              迨:等到。
D.不必其字句也              泥:沉溺。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取秦汉名衔以文             其翼若垂天
B.而近说             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C.史迁复出,不能成史       有槁暴,不复挺者
D.不达学达              美于徐公
8.下列各项表述,与本文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
B.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答谢民师书》)
C.文必曰先秦两汉,诗必曰汉魏盛唐,斯固然矣。(王九思《刻太微后集序》)
D.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李贽《童心说》)
9.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
10.本文作者在第三段中批判了当时文坛哪些现象?请用现代汉语加以概括。
2021-08-1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这首诗作于溥照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②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大在新亭宴饮,席间有人慨叹江河沦丧,于是众人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晋书。王导传》)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久离疆场、功业未成的落寞怅惘,奠定了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B.颔联末句用典,表达了对达官贵人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
C.尾联诗人以新雁自比,借荒寒汀州上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直接抒发自己无法报国的苦痛。
D.本诗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虽有失意悲愁之情却又不失沉雄浑厚的气象。
12.这首诗的颈联和《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名校
13. 《红楼梦》的人物取名是门艺术,曾有“省力之甚,醒目之甚,却是俗中不俗”的评价,例如迎春的丫鬟取名“司棋”,用字平常,但大有深意。请从《红楼梦》中另举一例,谈谈你对取名“俗中不俗”的理解。
2020-10-07更新 | 121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