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郑州市一〇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12-07 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力行上,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上。

关于力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其原文是:“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努力行事之仁与好学之智、知耻之勇一并成为儒者必修的三种功夫。儒家尊奉“中庸”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主张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但是“中庸”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不求突破、迂腐保守、不作为。细读《中庸》,其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等很多有关力行、重行的观点,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

那么,力行何以成为君子之仁德?首先,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重行,并且深知“行之难”。《尚书·说命中》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懂得道理很容易,难的是付诸行动,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正是由于做到很难,才更凸显力行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其次,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内圣外王”是传统儒家的基本主张,也是历代儒者的不懈追求。圣人之道就是要以上率下,真诚地展现自己的治世之德和经世之能,殚精竭虑地谋事成事,化育万物,感动他人。

到宋明时期,力行思想得到空前发展。北宋张载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将力行的人格境界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一时期,陈亮的“事功”学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尽管在知与行上各有侧重,但是在强调力行的重要性上却是一致的。陈亮主张“重实事”“讲实学”,致力于“济时、救国、经世、致用”。《朱子语类》记载朱熹的观点:“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阳明心学以“知行合一”扬弃了“知先行后”的思想,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的观点,认为知和行是一回事,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力行才是“致良知”的真功夫,良知之理要贯穿在具体行为和实际活动中。到了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的知行观,虽然与“知易行难”的传统知行观表述相异,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孙中山先生希冀通过唤醒民众随其共图革命以实现中国之重生的政治抱负,依旧是力行、重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忠实实践。

力行早已沉淀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标志。它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开疆拓土的艰辛创业中,凝结在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铸就的伟大精神中,展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中,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寻求民族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反复强调力行、实干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正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儿,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坚毅前行,必将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摘编自董冰《力行近乎仁》,《光明日报》2021年5月2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之“力行”,指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这是儒者修身的重要功夫。
B.“中庸”是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主张不偏不倚,凡事不求突破,力求稳妥。
C.因为“行之惟艰”,“力行”才更能凸显力行者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D.力行根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已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标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中庸》的相关内容,论述了力行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B.文章从中国传统思想、德与行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力行成为君子之仁德的原因。
C.文章通过分析“事功”学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论述了力行思想的发展。
D.文章按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了力行思想的萌芽、发展、现实意义及其成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倡导的“力行”是修身之道,而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力行就是为群众办实事。
B.孔子认为拥有力行之仁,好学之智与知耻之勇,就可以实现儒家治人治天下的目的。
C.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摒弃了陈亮“讲实学”“知先行后”的思想,极具进步意义。
D.“力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坚持力行、凝心聚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不少高校将国学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琴棋书画、茶艺戏曲等内容走进大学课堂,有的课堂还辅以古诗词朗诵、经典诵读大赛、歌舞表演、参观历史文化圣地等教学形式。

有人或许会疑惑:用过去的东西来提高现代人的智识水平是否可行?事实上,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之“根”,包含了经历时间考验后淬炼而来的精华,是用来培养学生智识的绝佳养料。比如,孔孟老庄的思想为何历经千年却依然值得研究?这其中超越时空的价值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国学经典,无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典中蕴藏的价值,就不能仅仅停留于诵读和讲解,不妨采用主题讨论的思维训练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领悟。当然,讨论的主题应与当下的生活密切相关,聚焦正义、幸福、奋斗等价值理念,让主题讨论成为学生与智者进行对话的连接点。

需要看到的是,国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果能在生态、人文、精神、道德等关乎人类永续发展的共同主题下,将中西学术经典比较研读,不仅有利于开拓与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助于养成开放豁达的文化胸襟、自觉自信的人文情怀和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才是国学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摘编自茹宁《挖掘国学通识教育的内在价值》)

材料二:

《学记》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在教育问题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对此,我们应始终保持必要的温情与敬意,善于汲取其中的智慧,让教育“归于自然”,回归教育真谛。

教育应以“孝共同体”为载体。中国人的家是基于血缘的以尊亲为结构的共同体,家既是生活共同体,又是道德共同体。家既解决了“你是谁”的问题,又回答了“你从哪里来”的问题,还明辨了“你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西方是通过宗教来安立人心的,中国古代教育则主要依托家共同体来完成,通过家庭的人文教化来立德树人。家书、家风与家训等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长辈通过家书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等传授给子孙,教给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否则就会受到家规惩罚。家风与家教构成了“道德共同体”。家训的形式有训诫、遗训与书信等多种形式,中国古代著名的家训有《孔子家语》《颜氏家训》《诫子书》《朱子家训》等。

中国古代的孝道教育中,祭祀之礼常常发挥着激发与唤醒人性之善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各种礼仪中,祭祀是最重要的活动。祭祀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这种教育形式背后的文化底蕴虽然当时不能被孩子真正理解,但是,为孩子以后健康成长播下了唤醒的种子。从祭祀先人到缅怀革命先烈,是家庭教育的拓展与延伸,让孩子参加缅怀先烈的活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会在孩子心中增加诸多正能量,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唤醒孩子的报国之志。

教育要从童年读国学经典抓起。在中国古代社会,幼教被认为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即所谓的“童蒙养正”。“蒙以养正,圣功也”。“蒙以养正”是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诵读经典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蒙养教材对儿童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文字简短,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是开启童蒙心灵的金钥匙。

中国古代重视仪式感教育,礼仪教育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贯穿于人成长的主要阶段。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是中国古代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春节是中国家文化的最好诠释,我们在清明节怀念先人的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教育。中国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使一些抽象的价值观变得鲜活起来,过节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人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

(摘编自龚艳青《汲取国学育人智慧》)

材料三:

配乐诗朗诵《满江红》慷慨激昂,声情并茂;话剧《孔子师项橐》表演到位,惟妙惟肖……近日,一场精彩的经典诵读比赛在河北省枣强县大原书院激情上演。从2008年开始,该县以经典诵读为载体,全力打造书香校园,将中小学课前一支歌、经典诵读十分钟,列入学校的课程表,每年组织经典诵读大赛,以赛促练;并在校园建设上大量融入国学元素,在学校墙壁、走廊等位置,以美德故事、经典古诗词、成语警句、名人画像等元素进行修饰点缀。

同时,该县还立足本地董子文化、移民文化、裘祖文化三大文化资源,成立了三大文化研究会,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并大力兴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董子公园、移民文化园相继落成。特别是源于明代的枣强大原书院2019年6月复建成功,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董学研究基地、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董学研究基地等相继落户这里。

(摘编自焦磊、李金刚、贾献义《枣强:普及国学教育,打造书香校园》)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校组织的古诗词朗诵、经典诵读大赛等教学方式不如主题讨论,因为后者更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B.《学记》关于教育社会功能的阐述很有意义,我们要善于汲取其中的智慧,这样才能回归教育真谛。
C.中国人的家是基于血缘的以尊亲为结构的共同体,人们在这里不只是生活,还要学会如何做人。
D.河北省枣强县大力兴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随着大原书院复建成功,几个董学研究基地相继落户枣强县。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经典虽是过去的东西,但现在已经超越时空,成为培养学生智识的绝佳养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国学是我们的精神命脉,国学进课堂则能帮助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养成开放豁达的文化胸襟,增强关注人类命运的使命感。
C.与西方通过宗教安立人心不同,中国主要通过家书、家风与家训来立德树人,其中《诫子书》就是中国古代家训的代表。
D.《三字经》一类的蒙养教材也是国学经典,长期受到中国古人的重视,在今人看来,这种教材形式科学,仍然很有意义。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12-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一〇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连着两发子弹打过来。父亲丢下树杈,使对方以为他中弹了。当敌手走了十多米准备察看战果时,父亲扣动扳机,可是手冻得麻木了,子弹打飞了。

对峙了近半个小时,敌手背后传来凄厉的狼嚎,危机使敌手终于起身了。父亲一直全神贯注盯着敌手,就在敌手露头的一瞬,打了最后一枪。父亲很镇定,撤退时没忘了将中弹的秋衣拿上。父亲说自己太走运了,后来才知道最后一枪,击中了敌手的左肩,而那人开的最后两枪,都成了献给夜的小礼花。

雪越下越大,敌手无路可走,紧追父亲。父亲手握钢刀,做好了决战准备。可是敌手踩着父亲趟出的脚印,趔趔趄趄靠近他时,一头栽倒在雪地上,父亲先缴了他的枪。敌手挣扎了最后一程,死了。父亲搜敌手的身。他只在军服的口袋里搜出一样东西:一张二寸的黑白相片,那是个穿着和服的姑娘,她额头很宽,鼻子小巧,微微垂头,浅浅笑着,满眼都是甜蜜。父亲将相片放回敌手的口袋,然后在灌木丛划拉了一抱干枯的树枝,生起火来。父亲望了一眼敌手,他死时眼睛没闭上,父亲停下手,将敌手的那块蓝格子手帕掏出来,走过去蒙在他脸上。父亲说作为火头军,他总是背着一口铁锅;靠近胸口的地方,还缝了两个布袋,一个装盐,一个盛火柴。

篝火太美了,将它周围飘舞的雪花,映照得像一群金翅的蝴蝶!父亲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可没有可煮食的东西。父亲突然有了救命的发现:敌手穿着的马靴,是长靴。马靴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分别揣进裤兜。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的,可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为它们窸窸窣窣地冲出灌木丛,朝向篝火了。

父亲借着残余的篝火,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狼高大威猛,后面的狼矮小瘦削。前狼挣扎着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的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父亲认出了后狼就是瞎眼狼。父亲“嗨一嗨一”地叫了两声,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瞎眼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地往回拽前狼,最终前狼让步了,被拖回灌木丛。父亲长舒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父亲说得逆风而行才能到密营。走了一两里路后,风竟然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的路标。此时,他听见了背后的声音,回身一望,是那两条狼!瞎眼狼仍叼着前狼的尾巴。前狼见着父亲,目光柔和多了。瞎眼狼低低叫着,安慰着陷入绝境的父亲。父亲仔细打量前狼,发现它是条年轻的公狼,它对瞎眼狼不敢违命,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父亲说瞎眼狼所叼着的尾巴,是它生命的脐带,也是一道藏在心底的光啊。

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熟的马靴皮,和山洞的骨头,渡过难关。而那些骨头,是瞎眼狼备下的。而小狼很卖力地想帮他们解决伙食,其间它发现一只雪兔,可它跳跃着要扑的时候,瞎眼狼松开它的尾巴过慢,扑了个空。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了一个村庄。父亲说闻到炊烟的气息后,瞎眼狼松开嘴,用两只前爪激动地刨着地,在雪地打了几个滚,然后起身抖了抖毛,沾在它身上的雪粉飞溅出来,飞进父亲的眼睛,与他的泪水相逢。

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弹孔还在,边缘处的烧灼痕迹清晰可见,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每到小年的时候,他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所以我落下了一个毛病,每年腊月二十三,我也给我的儿子,讲炖马靴的故事。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了“父亲”与敌手对峙的场面,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情节上惊心动魄,展现了小说的魅力。
B.作者描写相片中的女子,笔调温柔而又美好,“微微垂头,浅浅微笑,满眼都是甜蜜”,反衬战争残酷。
C.父亲不仅诱使敌手暴露目标,而且让敌手连发两弹,最终击中了父亲胸口上的两个布袋,洒落如小礼花。
D.父亲每到小年给我讲炖马靴的故事,说明父亲的经历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他在战争中的表现体现革命精神。
8.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9.有人说:“迟子建小说中所展现的生命关怀意识,是超越小说传奇色彩的另一点睛之笔。”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这种“生命关怀意识”在文中的具体体现。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宜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诸将乃相谓曰:“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服。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宫齐府人之后上曰:“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上曰:“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益州大都督窦轨奏称獠反,请发兵讨之。上曰:“獠依阻山林,时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竟不许。上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更议定律令,宽绞刑五十条为断右趾,上犹嫌其惨,曰:“肉刑废已久,宜有以易之。”蜀王法曹参军裴弘献请改为加役流,徙三千里,居作三年;诏从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宫/齐府人之后/
B.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宫/齐府人之后/
C.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宫/齐府人之后/
D.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宫齐府人之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邑,爵位和封邑;爵位,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关西,区域名,秦汉时期指崤山和函谷关以西地区;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C.突厥,中国古代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后重要的游牧民族,其起源说法不一。
D.吏部,官署名,三国魏始置;唐为六部之首,掌科举、勋封、考课之政;其后各朝也大致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论功行赏时,唐太宗既开诚布公,让臣下发表意见;又坚持原则,分等级排列功劳给予赏赐,而不以内外、亲疏作为标准。
B.唐太宗将民部尚书裴矩以户为单位改为以人口为标准赏赐遭受突厥暴虐践踏的百姓,体现唐太宗不计虚名,以诚待民的作风。
C.唐太宗没有准许益州大都督窦轨请求朝廷派兵讨伐造反者的奏疏,他认为地方官应了解民情,以恩信安抚百姓,不可轻易动武。
D.对于死刑,唐太宗主张一律废除;在重议律令时,臣下宽减绞刑五十条,改为断右趾,他仍嫌其苛刻,主张用其他刑罚代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
(2)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岑参

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

北堂应久待,乡梦促征期。


【注】①南郑:地名,今属陕西省汉中市。②北堂: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代称母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交代了诗歌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岑参为送别友人归家探望父母所作。
B.诗人写送别,却不落俗套,从极力赞美友人开始,语言富有盛唐的豪迈。
C.颈联虚实结合,第五句实写两人分别,第六句想象友人回家路途的情形。
D.尾联写母亲对友人的思念,但友人来不及陪伴母亲,又要踏上边疆征程。
15.诗歌前四句是如何赞美友人文思敏捷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