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1-09 1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体运动,其在认识论层面究竟有什么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体运动,体育运动不同于一般身体活动,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身体、心理和社会诸维度的需要而有意设计出来的,具有一般身体活动所缺乏或不足的重要认知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身心二元论“扬心抑身”,贬低身体、弘扬精神,体育运动的认识论价值自然被人们所忽略。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重新认识身体作用的认知变革兴起,其主导理论‘具身认知观’的思想来源是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及深受其影响的萨特及海德格尔的观点,尤其是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这种理论……强调身体活动的身心一元性,拨乱反正,以求在本源上让身体活动回归其应有的位置,重构体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点”。

传统认知主义主张认知是大脑的功能,与感觉运动的身体无关,强调认知是主体通过大脑对外在环境信息的表征和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头颅”之中,是一种“中枢过程”,与外周化的身体无关。身体只不过是一个“容器”或“载体”。但具身认知主张,认知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身体体验,身体的感觉和运动过程规定了认知的种类和性质,构造了认知的结构和属性。具身认知的经典作家瓦雷拉等人在《具身心智:认知科学与人类经验》一书中,从现象学与认知科学融合的视角,探讨了身体及其运动模式对认知产生的塑造性作用,指出认知并非是对外在环境的内部表征,而是一种具身的行动,“之所以使用‘具身的’这一术语,其意在强调两点:第一,认知依赖于经验的种类,而这些经验来自有着各种感觉运动能力的身体;第二,这些个体本身的感觉运动能力自身内含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和文化的情境中。使用‘行动’这个术语,我们意在再次强调感觉和运动过程、知觉和行动在其根本意义上,在活的认知中,是不可分的。的确,二者并不仅仅偶然地在个体身上联系在一起,它们是一起进化发展起来的……认知结构形成于反复出现的感觉运动模式中,它使得行动能被知觉地引导……”。瓦雷拉等意在强调认知是身体的认知,认知起源于感觉运动的身体活动,经常和反复的身体感觉运动模式造就了我们的认知结构,影响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身体化生命的生物学因素渗透到认知的方方面面……。”各种身体活动,包括体育运动,都会对人类认识过程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以“擦边球”为例,乒乓球运动中经常会出现擦边球的状况。击球运动员幸运地把球打在球台的上檐,球既碰到了桌台,又不在台上,擦边而落,对方球员很难应对。体育运动中身体的这种特殊活动方式就被引申出来,用以隐喻那种在规定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以便讨巧谋利。这个事例就典型地表现了体育运动对人类思维的影响,证明了经常和反复的身体动作铸就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受笛卡尔二元论思维的影响,传统认识论把知识与信念对立起来,认为知识是以命题形式表述的有关客体存在状况的描绘。在这种思维模式中,知识是概念的和理论的,知识的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与知识的主体和主体的体验严格分离。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数学、物理、化学、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科目真正代表了这种知识体系,而体育和艺术等以身体活动为中心的科目被排斥在这种知识体系之外。依照传统观点,这些以命题形式表述的理论性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任何其他形式的知识都是不恰当的,因而应该加以拒斥。但是,具身认知挑战了这种传统观点。以现象学第一人称下的身体经验为基础,具身认知主张身体的感觉运动经验是认知和思维的基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理性既非来源于康德式的“先验范畴”,也非建立在后天的条件反射基础上,而是来源于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身体的感觉运动模式。认知语言学家Johnson指出:“我们人类是肉身的动物。身体决定了我们体验到什么,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想象、推理和交流……简而言之,当我们说意义是具身的,意思是说,意义、理解和推理等直接依赖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怎样工作,依赖于身体与世界的互动模式。这句话并不是想说,为了思维我们需要大脑和身体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而是更大胆地主张:概念的性质甚至理性本身都是被我们的身体工作塑造出来的,我们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决定了我们形成什么样的概念。”人类有双脚,每天为了生活,从一个地点走到另一个地点,再从这个地点走到下一个地点,实现着我们的生活目的。天天如此、岁岁如此、代代如此,久而久之,就形成始源—路径—终点的“路径图式”;人类的祖先每天从洞穴里走出来,从洞穴外走进去,把物品放进口袋,又从口袋里拿出,逐渐形成了大的空间可以容纳小的空间的“容器图式”;走路需保持身体平衡,端一碗水需保持碗的平衡,由此形成了“平衡图式”;用手可以推动一个物体,也可以阻挡一个物体的前进,由此形成“力量图式”。这些图式都是身体活动造成的经验模式。长期的、反复的身体动作模式无意识地塑造了这些经验图式,使之成为我们认识世界和他人的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之所以把事业比喻为“走路”,认为达到一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可走”,就是受到路径图式的隐喻作用:它是身体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体育活动中的身体活动方式同样造就了我们的一些思维方式,比如足球运动中的“黄牌警告”“越位”等,就被用来隐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行为方式。因此,包括体育运动在内的身体运动都对我们的思维和认识产生深刻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认知是被身体塑造出来的,体育运动是有着丰富认识论价值的。

体育运动等身体活动方式之所以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其首要的原因是通过身体运动获得的知识是实践的和实用的,它不是建立在抽象概念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第一人称”的身体经验基础上,这种知识深深扎根于社会生活,更具有实用意义。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有两种类型的知识。一是理论化的、命题式的和陈述性知识,这是一种有关“知道是什么”性质的知识;知识的属性是客观的,知识的标准是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另一种类型的知识则是实用的、程序性的、身体化的知识,这种知识涉及的是“知道怎样做”,经常与行动联系在一起。“我知道足球比赛的规则”是前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我知道怎样踢足球”则是后一种类型的知识。由于笛卡尔以来二元论思维的影响,后一种知识因与身体的密切关系而受到排斥,而理论化的知识则因其“理性色彩”而倍受推崇。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思想家都呼吁重视身体化知识的获得,认为两种知识形式都是人类理性的表达:前者是理性智慧的表达,它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入;后者则是人类理性实践的表达,它让我们行动实践更加智慧。进一步说,在知识学习领域,我们究竟是关注概念的获得?还是关心理智的行动?在这个意义上,与行动相关的知识可能是我们更加需要获得的。

(摘编自《身体的意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心二元论一味贬低身体,推崇心灵,严重忽视身体运动在认识论层面的价值,这一错误观念不利于体育运动的生存和发展。
B.受二元论思维的不良影响,传统认知主义认为认知是人通过大脑对外在环境信息的表征和加工过程,与外周化的身体无关。
C.瓦雷拉等人的观点意在强调认知离不开身体体验,长期反复的身体感觉运动模式造就了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世界的方式。
D.传统认识论拒斥身体化的知识,是因为其认为只有以命题形式表述的理性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其他形式的知识都是错谬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擦边球”的例子证明身体动作会对个体认识世界的方式产生影响,充分说明个体对世界的理解都是基于大脑中的经验图式。
B.与理论化知识的静态特征相比,身体化的知识是行动者通过自己的身体行动获得的,因而身体化的知识对个体来说更为直接。
C.因为身体化的知识对于个体来说更具实用性,并且能够让个体的行动更加智慧,所以人们需要重视与行动相关的知识的获得。
D.具身认知的兴起可改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会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体育的认识论意义,有助于新时代体育运动的科学研究。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身心二元论的观点的一项是(     
A.正如俗话所说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仅仅能强身健体,至多也就是陶冶性情,而认识世界则与体育无关。
B.除非到了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和身体交往,脱离了身体的愚昧,就能和纯洁的东西在一起,体会一切维洁的东西。
C.我们谈论身体,身体就好像是一个从属于我们的事物,但事实却是,就像它从属于我们那样,我们也从属于身体。
D.人的本质是理性思维,而非物质性的身体,动物有物质性的身体,但是没有理性思维,因此可以说“动物是机器”。
4.请结合原文内容,给具身认知观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2022-01-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虎雏再遇记(节选)

沈从文

四年前我在上海时,曾经做过一次荒唐的打算,想把一个年龄只十四岁,生长在边陬僻壤,小豹子一般的乡下人,用最文明的方法试来造就他。虽事在当日,就经那小子的上司预言,以为我一切设计将等于白费,所有美好的设想,到头必不免落空,我却仍然不可动摇的按照计划作去。我把那小子放在身边,勒迫他读书,打量改造他的身体改造他的心,希望他在我教育下将来成个知识界伟人。谁知不到一个月,就出了意外事情,那理想中的伟人,在上海滩生事打坏了一个人,从此便失踪了。一切水得归到海里,小豹子也只宜于深山大泽方能发展他的生命。我明白闹出了乱子以后,他必有他的生路。对于这个人此后的消息,老实说,数年来我就不大再关心了。但每当我想及自己所作那件傻事时,总不免为自己的傻处发笑。

这次湘行到达辰州地方后,我第一个见到的就是那只小豹子。除了手脚身个子长大了一些,眉眼还是那么有精神,有野性。见他时,我真是又惊又喜。当他把我从一间放满了兰草与茉莉的花房里引过,走进我哥哥住的一间大房里去,安置我在火盆边大柚木椅上坐下时,我一开口就说:“祖送,祖送,你还活在这儿,我以为你在上海早被人打死了!”

他有点害羞似的微笑了,一面为我倒茶一面却轻轻的说:“打不死的,日晒雨淋吃小米包谷长大的人,哪会轻易给人打死!”

我说:“我早知道你打不死,而且你还一定打死了人。我一切都知道。(说到这里时,我装成一切清清楚楚的神气。)你逃了,我明白你是什么诡计。你为的是不愿意跟在我身边好好读书,只想落草为王,故意生事逃走。可是你害得我们多难受!那教你算学的长胡子先生,自从你失踪后,他在上海各处托人打听你,奔跑了三天,为你差点儿不累倒!”

“那山羊胡子先生找我吗?”

“什么,‘山羊胡子先生’!”这字眼儿真用得不雅相,不斯文。被他那么一说,我预备要说的话也接不下去了。

可是我看看他那双大手以及右手腕上那个夹金表,就明白我如今正是同一个大兵说话,并不是同四年前那个“虎雏”说话了。我错了,得纠正自己。于是我模仿粗暴笑了一下,且学作军官们气魄向他说:“我问你,你为什么打死人?怎么又逃了回来?不许瞒我一字,全为我好好说出来!”

他仍然很害羞似的微笑着,告给我那件事情的一切经过。

旧事重提,显然在他这种人并不什么习惯,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话改到目前一切来了。他告我上一个月在铜仁方面的战事,本军死了多少人。且告我乡下种种情形,家中种种情形。

谈了大约一点钟,我那哥哥穿了他新作的宝蓝缎面银狐长袍,夹了一大卷京沪报纸,口中嘘嘘吹着奇异调门,从军官朋友家里谈论政治回来了,我们的谈话方始中断。

到我生长那个石头城苗乡里去,我的路程尚应当有四个日子,两天坐原来那只小船,两天还坐了小而简陋的山轿,走一段长长的山路。在船上虽一切陌生,我还可以用点钱使划船的人同我亲热起来。而且各个码头吊脚楼的风味,永远又使我感觉十分新鲜。至于这样严冬腊月,坐两整天的轿子,路上过关越卡,且得经过几处出过杀人流血案子的地方,第一个晚上,又必需在一个最坏的站头上歇脚,若没有熟人,可真有点儿麻烦了。吃晚饭时,我向我那个哥哥提议,借这个副爷送我一趟。因此第二天上路时,这小豹子就同我一起上了路。临行时哥哥别的不说,只嘱咐他“不许同人打架”。看那样子,就可知道“打架”还是这个年轻人的快乐行径。

在船上我得了同他对面谈话的方便,方知道他原来八岁里就用石头从高处砸坏了一个比他大过五岁的敌人。上海那件事发生时,在他面前倒下的,算算已是第三个了。近四年来因为跟随我那上校弟弟驻防溆浦,派归特务连服务,于是在正当决斗情形中,倒在他面前的敌人数目比从前又增加了一倍。他年纪到如今只十八岁,就亲手放翻了六个敌人,而且照他说来,敌人全超过了他一大把年龄。好一个漂亮战士!

这小子大致因为还有点怕我,所以在我面前还装得怪斯文,一句野话不说,一点蛮气不露,单从那样子看来,我就不很相信他能同什么人动手,而且一动手必占上风。

船上他一切在行,篙桨皆能使用,做事时灵便敏捷,似乎比那个小水手还得力。船搁了浅,弄船人无法可想,各跳入急水中去扛船时,他也就把上下衣服脱得光光的,跳到水中去帮忙。(我得提一句,这是十二月!)照风气,一个体面军官的随从,应有下列几样东西:一个奇异牌的手电灯,一枚金手表,一支盒子炮。且同上司一样,身上军服必异常整齐。手电灯用来照路,内地真少不了它。金手表则当军官发问:“护兵,什么时候了?”就举起手看一看来回答。至于盒子炮,用处自然更多了。我那弟弟原是一个射击选手,每天出野外去,随时皆有目标拍的来那么一下。有时自己不动手,必命令勤务兵试试看。(他们每次出门至少得耗去半夹子弹。)但这小豹子既跟在我身边,带枪上路除了惹祸可以说毫无用处。我既不必防人刺杀,同时也无意打人一枪,故临行时我不让他佩枪,且要他把军服换上一套爱国呢中山服。解除了武装,看样子,他已完全不象个军人,只近于一个好弄喜事的中学生了。

我不曾经提到过,我这次回来,原是翻阅一本用人事组成的历史吗?当他跳下水去扛船时,我记起四年前他在上海与我同住的情形。当时我曾假想他过四年后能入大学一年级。

现在呢,这个人却正同船上水手一样,为了帮水手忙扛船不动,又湿淋淋的攀着船舷爬上了船,捏定篙子向急水中乱打,且笑嘻嘻的大声喊嚷。我在船舱里静静的望着他,我心想:幸好我那荒唐打算有了岔儿,既不曾把他的身体用学校锢定,也不曾把他的性灵用书本锢定。这人一定要这样发展才象个人!

他目前一切,比起住在城里大学校的大学生,开运动会时在场子中呐喊吆喝两声,饭后打打球,开学日集合好事同学通力合作折磨折磨新学生,派头可来得大多了。

等到船已挪动水手皆上了船时,我喊他:“祖送,祖送,唉唉,你不冷吗?快穿起你的衣来!”

他一面舞动手中那支篙子,一面却说:

“冷呀,我们在辰州前些日子还邀人泅过大河!”

到应吃午饭时,水手无空闲,船上烧水煮饭的事完全由他作。

文本二:

我生长于凤凰县,十四岁后在沅水流域上下千里各个地方大约住过五六年,我的“青年人生教育”恰如在这条水上毕的业。我对于湘西的认识,自然较偏于人事方面,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幼贵贱,生死哀乐种种状况,我因性之所近,注意较多,也较熟习。去乡约十五年,去年回到沅陵住了约四个月,社会新陈代谢,人事今昔情形不同已很多。然而另外又似乎有些情形还是一成不变。我心想:这些人被历史习惯所范围、所形成的一切,若写它出来,当不是一种徒劳。因为在湘西我大约见过两百左右年青同乡,除了十来个打量去延安,为介绍有关熟人写些信,此外与些人谈起国家大事、文坛掌故、海上繁华时,他们竟象比我还知道的很多。至于谈起桑梓过去当前情形,却茫然发呆。人人都知道说地方人不长进,老年多保守顽固,青年多虚浮繁华,地方政治不良,苛捐杂税太多,特别是外来人带着一贯偏见,在各县以征服者自居的骄横霸蛮态度,在兵役制度上的种种苛扰。可是都近于人云亦云,不知所谓。大家对于地方坏处缺少真正认识,对于地方好处更不会有何热烈爱好。即从青年知识分子一方面观察,不特知识理性难抬头,情感勇气也日见薄弱。所以当我拿笔写到这个地方种种时,心情实在很激动,很痛苦。觉得故乡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于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所蕴聚又如此丰富,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因此这本书的最好读者,也许应当是生于斯,长于斯,将来与这个地方荣枯永远不可分的同乡。

(节选自沈从文《湘行散记》)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回忆“我”强迫虎雏读书失败的教育经历,表明了“小豹子也只宜于深山大泽方能发展他的生命”的观点。
B.虎雏在寒冬里主动去帮助水手扛船的这一细节,突出了他勇敢热情的性格特征,也饱含着作者对他的赞赏之情。
C.“我”与虎雏再次相遇,他与学校里的某些大学生迥然不同,我感受到了他身上保留的性灵美,心中不免庆幸。
D.沈从文创作大量关于湘西的作品,是出于热爱故乡、讴歌美好人性以及批判青年知识分子情感勇气薄弱的目的。
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虎雏”“小豹子”都是对主人公祖送的特定称谓,运用比喻突出了他浓厚的野性气息。
B.“最文明的方法”“知识界伟人”均是反语,调侃了“我”曾试图改造虎雏的荒唐想法。
C.“打不死的,日晒雨淋吃小米包谷长大的人”的语言描写,表现了虎雏旺盛的生命力。
D.文章在叙述与虎雏再次相遇的过程中引人地方民风的介绍,使内容丰富,有地域特色。
8.文本一两次写虎雏“害羞似的微笑”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9.微博作者评价沈从文的湘西作品,有“隐伏的悲痛”,请结合两则文本,概括并分析其“悲痛”的原因。
2022-01-0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赵凤,幽州人也。少为儒。唐天祐中,燕帅刘守光尽率部内丁夫为军伍,而其面,为儒者患之。多为僧以避之,凤亦落发至太原。顷之,从刘守奇奔梁,梁用守奇为博州刺史,表凤为判官。为郓州节度判官。唐庄宗闻凤名,得之甚喜,以为护銮学士。后庄宗即位,拜凤中书舍人。及入汴,改授礼部员外郎。庄宗及刘皇后幸张全义第,后奏曰:“妾五六岁失父母,每见老者,思念尊亲泣下,以全义年德,妾欲父事之,以慰孤女之心。”庄宗许之,命凤作笺上全义,定往来仪注。凤上书极谏,不纳。天成初,置端明殿学士,凤与冯道俱任其职。时任圜为宰相,为安重诲所倾,以至罢相归磁州。及硃守殷以汴州叛,驰驿赐圜自尽。既而凤哭谓安重诲曰:“任圜,义士也,肯造逆谋以雠君父乎?如此滥刑,何以安国!”重诲笑而不责。明年春,有僧自西国取经回,得佛牙大如拳,褐渍皴裂,进于明宗。凤扬言曰:“曾闻佛牙锤锻不坏,请试之。”随斧而碎。时宫中所施已逾数千缗,闻毁乃止。及车驾还洛,留知汴州事。长兴中,安重诲出镇河中,人无敢言者,惟凤极言于上前曰:“重诲是陛下家臣,其心终不背主,五年秉权,贤豪俯伏,但不周防,自贻浸润。”明宗以为朋党,不悦其奏。重诲获罪,乃出邢州节度使。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军校曰:“唯公所使。”将行,闻闵帝遇弑而止。清泰初,召还,授太保。凤性豁达,凡士友以穷厄告者,必倾其资而物之,人士以此多之也。既而病足,不能朝谒。疾笃,自为蓍筮,卦成,投蓍而叹曰:“吾家世无五十者,而复穷贱;吾年已五十,又为将相,岂有遐寿哉!”清泰二年三月卒。

(选自《旧五代史·赵凤传》)

文本二:

安重诲为边彦温等告变,明宗诏彦温等廷诘,具伏其诈,即斩之。后数日,凤奏事中兴殿,启曰:“臣闻奸人有诬重诲者。”明宗曰:“此闲事,朕已处置之,卿可无问也。”凤曰:“臣所闻者,系国家利害,陛下不可以为闲。”因指殿屋曰:“此殿所以尊严宏壮者,栋梁柱石之所扶持也。大臣,国之栋梁柱石也,且重诲起微贱,历艰危,致陛下为中兴主,安可使好人动摇!”明宗改容谢之曰:“卿言是也。”

(选自《新五代史·赵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B.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C.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D.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11.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又名为墨黥,是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文中指防止士兵逃跑的措施。
B.皇后,又称椒房、坤极、梓童,是皇帝的正妻,统摄六宫,母仪天下,地位极显赫。
C.太保,古代三公之一,职位次于太傅;亦指辅导太子的太子太保,与太尉共掌兵权。
D.蓍筮,指古人用蓍草占卜吉凶以便趋利而避害,如《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凤早年避世,后遇明主。燕帅刘守光征兵时,他选择落发隐匿太原;后因名望受唐庄宗赏识,又为唐明宗所重用。
B.赵凤恪守礼法,有识有谋。他极力反对刘皇后以侍父之礼待张全义;他鼓励别人摧毁佛牙,阻断了宫中的浪费行为。
C.赵凤为人耿介,正直敢言。任圜遇害后,他当面质问安重诲;安重诲获罪,没有人敢替他进言,只有赵凤为他辩白。
D.赵凤乐善好施,豁达知命。他常常慷慨解囊,周济穷厄;病情加重时,还能自己占卜命数,并不因不能长寿而遗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任圜,义士也,肯造逆谋以雠君父乎?
(2)凡士友以穷厄告者,必倾其资而饷之,人士以此多之也。
14.两则文本中,赵凤替安重诲说情时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文本二的言辞技巧更为高超,请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   

陆游

一梦邯郸亦壮哉!沙堤金辔络龙媒。

两行画戟森朱户,十丈平桥夹绿槐。

东阁群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

太平事业方施设,谁遣晨鸡苦唤回?

【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5.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沙堤上驰来的佩戴金辔的骏马,展开了对梦境的记叙,形象鲜明,夺人眼目。
B.颔联数量词的使用极为巧妙,“两行”刻画出了仪仗之整肃,“十丈”极言平桥之开阔。
C.颈联视角由近及远,描写了东阁群臣聚集的景象,表现了他们等待捷报时的喜悦心情。
D.“壮”字统领梦境,诗人通过叙写梦中的壮事、壮景抒发壮怀,层次分明,意蕴丰厚。
16.甲乙两诗均写梦境,但梦境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