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武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1-14 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保持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保持和延续生物的多样性,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在我国,有着自己的植物诺亚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英国,有一个名叫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珍藏了来自各大洲的众多稀有物种;在挪威,有一个目前最安全的种子基因——“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其基因储备是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为确保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抢救和保存农作物的遗传资源如种子,可以维护农作物的多样性。现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大多有了自己农作物的基因库。有的种子基因库搞得非常好,但有的因缺乏经费、位置不合适或管理不到位等,还不能确保粮食种子的安全。特别是遭遇大的天灾人祸,如地震或战争时,当地的基因库就可能被毁于一旦。

所以,为了做到永久安全地保护全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就需在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备份人类所有的优良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即使当地种子库被毁了,也可再用这些异地储藏的种子重新启动当地的农业生产。“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称为“末日种子库”。

当前世界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在使农业失去良好的基础,也使人类面临着更加饥饿的严重威胁,首当其冲的就是穷人,所以为全世界提供优质廉价的粮食无比重要。

人类仍有大约80%的食物、住房和衣服来源于世界上现有的4万种植物,可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咸胁,特别是填饱人类肚子的粮食植物。这种威胁主要来自天灾人祸,如不可预测的世界气候改变等。据科学家研究,地球温度每升高1℃,世界粮食就要减产10%,升高3~4℃,粮食就会减产25%,全球农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还有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据联合国推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增加到90亿,这将对人类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资源形成巨大的压力。

运营管理“末日种子库”的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企资责人MariaHaga介绍:“从1950年至今、中国灭绝了90%的大米作物,美国灭绝了90%的果蔬作物。‘末日种子库’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存更多的种子,利用已有的多样性种子来保护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种子是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人类要能在较少的土地保持收获较高产量的农作物,就一定要永久保护好现有的农作物多样性,这是保证不断提供足够粮食的关键办法之一。而要保护好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就要永久保存好那些更能适应气候变化,需要较少土壤、化肥和水还可以抗病和抗虫的优良粮食种子,它们是天地精华,是人类上万年传承的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是保持人类现在和未来不再挨饿的依靠和希望。

多样性对于粮食作物的安全十分重要。有多样作物的存在,未来可以挑选进行优势杂交;比如一个品种的小麦需要比较少的水就可存活但低产。而另外一个品种的小麦可能需要很多的水但高产,根据不同的特性可以杂交在一起,形成高产、需水量很少的新型的作物。

目前世界各地已有近百家基因库机构把将近上百万份种子样本送到“末日种子库”保存。这些种子源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数将近6亿颗。储存在这里的82.5万个品种,代表了1.3万年农业历史。

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关键作物品种储存,所以“末日种子库”就像“备胎”,是这些种子备份的备份。当洪水、战争等威胁了国家种子库,或者工业规模的农业极大减少了遗传变异以至于害虫泛滥成灾、作物死亡时、“末日种子库”存在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播编自徐峰《种子基因;延续生命的诺亚方舟》)

材料二:

虽然中国口粮亩产世界领先,但玉米、大豆等重要饲料类作物亩产远低于以转基因种子为主的美国、拉美地区,单产不足农业发达国家的60%。玉米、大豆提高亩产,还需要依靠生物育种技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但是,在产业发展、科研体系、技术攻关三个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生物技术是当前中国种业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核心短板。中国种业科技整体仍处于以传统杂交育种为主的发展阶段,而美国的种业技术已经步入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生物技术育种阶段,在全球种业竞争已经步入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大背景下,中国种业由于生物技术的原创性少、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落后于人,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短板,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其中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会议明确,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此前,生物育种作为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已经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摘编自莫云《保障粮食安全从种子入手,攻关“卡脖子”技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英国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和挪威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有着完全相同的功能定位。
B.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对当前的种子安全和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气温升高、虫害侵袭、战争破坏、人口增长等。
C.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但是中国在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生物技术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D.认识到当前种业存在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种子问题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2.下列关于农作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要维护农作物的多样性,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备份人类所有的优良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
B.保持农作物的多样性,就给科学家利用不同品种的优点通过杂交等技术手段培育出更为优良的种子提供了可能性。
C.现在世界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堪忧,如中国大米、美国果蔬的作物大量灭绝,“末日种子库”将会使这些物种起死回生。
D.在耕地日益减少的形势下,保护农作物多样性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世界提供足够粮食、解决饥饿问题的关键方法。
3.根据材料推测,下列不是建立“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必备条件的一项是(     
A.在北极的永久冻土带,自动温控系统使空气交换机和制冷设备交替工作,保持恒温。
B.位置比现在的海平面高出130米,即便气候变暖导致冰层全部融化,也不会将其淹没。
C.外包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隧道里有数道密封门,能够抵抗爆炸冲击力和热空气。
D.位置很偏僻,却容易到达,有很好的码头和机场,给各国运输种子来此提供了便利。
4.关于国家提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你是如何理解的?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捉不住的鼬鼠

——时间片段

周涛

我一出世就沉没在时间里了,时间如水我如鱼。

那是烟、雾、空气的包围,浑然不觉如影相随,我几乎不能明确是我拥有了它还是我正被它裹挟。

它是那样直接、迫近、强大地面临着所有的生命,但是为什么却最容易被忽略?

风无形,可是柳枝拂动、树弯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气无状,可是在阳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尘埃浮动、地气上升,目击它模糊的形态。

但是时间呢?

谁感受到它的力量、目击过它的形状?

有过一位诗人妄图正视它,结果那位诗人哭了。他突然发现了一种强大力量的隔离,感到面对一圈无形的墙壁无法穿越的痛苦。

还有一位也是诗人,曾经试图接近它,结果他反而给推得更远了。他在江边痴想,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月亮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人的?这个问题是世界柔软的腹部,谁的拳头打向这里,谁就会因扑空而迷惘。

时间是空的。

它大到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灵惟一裁判,如神;它小到无影无踪、无孔不入,它甚至规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钟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间,如奴隶。

它操纵着生命而又似乎被人操纵。

它掌管了生杀予夺大权而又隐形无声。

处处有它而无它,处处无它而有它。

它是谁?

它是钟表里的刻度,是太阳和月亮的约会;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滔滔洪流;是神秘的意志,神秘的脸,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

谁能画出它的肖像呢?

在我们的想象力的铁路修不到的年代里,一个东方农耕民族,因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认识了它,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是以四种容颜出现的,循环往复,互相衔接,从未有过一次失误。

当然还是东方,一些狩猎民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因而他们看到的也主要是黑白两色,白天是白的,黑夜是黑的,他们把它叫日子

另外是游牧者,他们很容易把它叫做纪元,漫长的动辄千里的迁徙和转移,使他们随着或逆着它移动,也使他们看到了它更真实的茫茫无声的面容。

漏、晷、钟、表……

这些都是人类妄图捕捉住它而设的夹子和陷阱。人们以为捉住了它,紧密地把它关在里面,非常珍惜,仿佛里面关了一只规矩而又准确的小鼬鼠。

在这种儿童游戏面前,它是宽容的。它不愿意拆穿这种幼稚的错觉。

人们经常爱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时间?

我们怎么能够有或者没有时间呢?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它赐予的,都为它拥有,就像我们不能说自己有没有天空一样。

它给了我们那么多时日,让我们饮食男女、劳动思考,让我们创造,它多么伟大仁慈!我们每每看到太阳饱满金红地升起,就把太阳想象为它的脸,心里流露出一个生命对它的崇拜和感激。

然而也许人们总的来说是让它失望的,人们不珍惜生命,人们不仅挥霍而且极其藐视时间,人们把它给予的一生随便地混过去……

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

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们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因为空虚,我们互相勾心斗角;因为无聊,我们把对同类的践踏当作平生乐事。

我们还崇拜金钱,就像小孩崇拜自己屙出来的屎一样。

我们不珍惜生命,但我们却贪生怕死。

这些,当然你都看见了。

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

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

闪电的一击,比一切猛兽凶猛。

它象征着短暂的残酷力量,而这正是时间的另一属性。在这寒冷的、毫无商量余地的时光匕首面前,谁也没有能力躲闪。这位快捷的剑客,它的暗杀从来没有落空过。

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

对排队的人,它磨蹭着;对有急事的人,它拖延着。

找时间的人,它躲闪着;对赶时间的人,它飞跑着。

对没办法打发时间的人,它恶意地空洞着。

对美妙幸福的事,它吝啬着。

对辛酸痛苦屈辱的事,它挥霍放纵着。

它就是这样生性荒诞无稽、常常捉弄人。

其实它根本就没有理睬过我们,既不关心也不评判,就像鱼在水中争吵并不与水有关,也像鸟在天上厮斗并不于天有碍。它静默地坐在一切之上,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同时它又有细致灵巧的手指,猫的无声脚步……悄然移行。

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经消失了的事物再现!

这一切都是可能的吗?

在时间的尽头,在幽暗的内脏,在呈现着虚无假象的背面,在意识的深不可测的井底,那神秘的、那玄妙的、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是什么?

文本二:

周涛散文的特点,可一言以蔽之:把散文当诗写。换句话说,其语言如诗一般节奏鲜明、简洁精练,具有音乐的美感;其情感无论含蓄还是直率,都较之于一般散文更强烈而直接。这种长时间以来归属于诗歌的艺术特征被周涛巧妙地调用于散文创作中,构成了他的写作风格。在一次访谈中,周涛说:我不擅长纤细的描写,更不擅长叙事,我对一部重大作品的构架才能也很差,我缺乏小说才干。我的思想方法较为接近于诗……我的‘这一套’是经过写诗的多年练习逐步形成的,我十分感谢诗对我的养育。这明显是周涛对散文写作的一番诚实的自审与判别。

他的散文的气质,首先在于他那博大雄浑的气度。他的一些散文,让人读罢颇为感动,沉浸于所造的情境之中。回想一下,却记不住什么事情,那大抵是文章的气韵在起作用。而他的另一些散文,却重在对事物、对生命的深入理解和发现,这该是更高层次的诗质对散文的介入。

(摘编自邵寅虎《周涛散文有哪些特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持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一句,强调的是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人们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对待时间都无济于事。
B.“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您了”,用“您”来称代时间,就把时间当成了人看待,强化了因浪费时间而产生的愧疚之情。
C.作者以“柳枝拂动、树儿弯腰”写风之可见,以“尘埃浮动、地气上升”写空气之可睹,在与时间的对比中反衬出时间的无影无形。
D.本文结构乍看松散,实则层次分明,它围绕“时间是什么”“我们怎么对待时间”“时间怎么对待我们”展开,井然有序。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周涛构思、写作散文,就是把诗歌的艺术特征赋予散文,力争把散文写成诗歌,所以他的散文虽然不是诗,却颇有诗的特性。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出自毛泽东的诗《七律・送瘟神》,作者引用这两句诗表现了时间推移之悄然无声。
C.文章把“漏、晷、钟、表”等古今计时工具比作捕兽的夹子和陷阱,形象地表现了人类捕捉时间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
D.作者化用了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诗句,表达对时间的追问与思考。
8.文本一以“捉不住的鼬鼠”为主标题,以“时间片论”为副标题,两者相得益彰。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9.请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捉不住的鼬鼠》的诗性特色。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幼从元裕学,年十五,以儒生中词赋选,河东宣抚司又举楫贤良方正孝廉。楫至京师,平章王文统命为中书省掾,以不任簿书辞,改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深器重之。一日,从省臣立殿下,世祖见其美髯魁伟,问曰:“汝秀才耶?”楫顿首曰:“臣学秀才耳,未敢自谓秀才也。”帝善其对,授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司事。未几,立大司农司,以楫为劝农副使。时商挺为安西王相,遇于途,楫因言:“京兆之西,荒野数千顷,宋、金皆尝置屯,如募民立屯田,岁可得谷,给王府之需。”挺以其言入奏,从之。三年,屯成,果获其利。寻佩金符,为陕西道劝农使。

至元十三年,宋平,帝命平章廉希宪行中书于荆南府,以楫为左右司员外郎。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明年,擢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冈富民有殴死出征军人者,阴以家财之半诱其佃者,代已款伏。楫审得其情,释佃者,系富民,人服其明。改江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行省命招讨郭昂讨叛贼董旗,兵士俘掠甚众,楫询究得良民六百口,遣还乡里。

二十三年,授中议大夫、徽州总管。桑哥立尚书,会计天下钱粮,参知政事忻都、户部尚书王巨济,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楫考满去。徽之绩溪、歙县民柯三八、汪千十等,因岁饥阻险为寇。行省右丞教化以兵捕之,相拒七月,乃使人谕之。三八等曰:“但得许总管来,我等皆降矣。”行省为驿召楫至,命往招之。楫单骑趋贼垒,众见楫来,皆拜曰:“我公既来,请署榜以付我。”楫白教化,请退军一舍,听其来降。不听。会以参政高兴代教化,楫复以前言告之,兴从其计,贼果降。

二十四年,授太中大夫、东平总管,谢事二年卒,寿七十

(节选自《元史许楫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
B.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
C.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
D.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的察举制科目,指“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明清时是对举人的雅称。
B.顿首,指头叩地而拜,是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的致敬礼节。而空首则是最为隆重的礼节。
C.岁饥,指年成不好,灾荒之年之意。五谷没有收成叫“饥”,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叫“馑”。
D.七十,为古稀之年,古代也有杖国之年、致仕之年、致政之年的说法,致仕亦是退休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楫才德兼备,颇受赏识。他有才有德,丞相和左丞对他非常器重。世祖认为他应答得谦恭智慧,任命他担任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并兼承发司事。
B.许楫善于进言,重视农耕。劝谏商挺募民屯田,后被朝廷采纳。三年后,屯垦完成,果然获利。不久,许楫被授予金符,被任命为陕西道劝农使。
C.许楫查案细致,秉持公正。任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期间,行省下令讨伐叛贼,俘获贼兵,经许楫查问后,使六百多良民免遭冤枉,遣返回家。
D.许楫威望颇高,智谋招降。徽州因饥荒盗寇横行,许楫只身骑马前往贼寇处谈判,并请退兵三十里,让他们自己来降,最终以妙计使寇众投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
(2)楫审得其情,释佃者,系富民,人服其明。
14.许楫为劝农副使时,劝说安西王相商挺募民屯田的理由是什么?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宋代〕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


【注】黄庭坚于1080年(元丰三年)秋入京改官,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秋天从汴京出发赴江南。这首诗就写在他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今安徽贵池)的时候。①双属玉:诗中指远山像属玉鸟。属玉鸟: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②舂锄:指白鹭。③莫:通“暮”。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照应题目,描绘了一幅孤城风雨图,小市人们避雨在家,以菜蔬艰难度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B.颔联远近结合,远眺山水,近观白鹭,这些景物又触动了他的情怀,于是触景生情,于闲适宁静中见出内心的波澜。
C.颈联以人起兴。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
D.本诗类似随感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在寻常事物的形象中颇具理趣,写景淡雅有致,抒情含蓄委婉。
1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是词人辛弃疾对“莼鲈之思”的一种反用巧思,也称“翻案法”。本诗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