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02-22 5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态文明意识是对工业文明时期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模式的突破,通过公民对生态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和理性自觉,形成的公民对待生态的基本理念,这是一种新的世界观。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和知晓度,但相对于生态危机的严重性,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来说差距还非常大,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困境。

第一,公民生态知识普遍缺乏。掌握一定的生态保护知识是公民进行生态保护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先导。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却普遍缺乏,整体水平较低,对生态知识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总体呈现一强一弱状态:浅层环境意识很强,深层环境意识很弱,这是典型的本能式的自我保护型的环境意识。2014220日环保部发布的我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公民在雾霾与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了解程度高于80%,在这当中,雾霾是99.8%,然而对于PM2.5世界环境日以及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的知晓度却低于50%,除此之外,受访者中,在14个有关生态文明知识方面的平均知晓数量是9.7项,而全部了解的仅是1.8%。公民对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度低、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常常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做些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事情,从而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第二,公民生态法制观念淡薄。首先,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公民能够意识到环境法规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工作中的重要性,却只有少部分的公民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次,公民缺乏基本的维权意识。公民在享受个人日常生活环境不受到损害与污染的权利时,同时也必须履行维护生态的义务。2013年环境保护部(现称生态环境部)开展了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研活动,相关分析表明,接受访问的对象有45%左右在涉及环保问题时打过举报电话,不过其中对污染问题进行举报的不到一半。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具有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却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或者正在受到侵害,个别公民即便知道,也没有依法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

第三,公民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严重。在我国,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从政策的制定到推行,再到有计划地组织公民进行生态教育,都是政府在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公民一直处于被动角色,容易将自己置于生态保护之外,不能清楚认识自身对生态保护的作用。一旦出现生态环境状况危机,第一反应就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管理、监察工作做得不到位。在随机的街边调查中问到你认为现在城市环境恶化谁应该负主要责任?72.33%的公民认为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仅有6.43%的公民认为自己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做得不够好。当被问到你认为现在的雾霾状况的发生主要是谁的责任?超过半数的公民认为是企业的不合理生产和排污造成了空气污染。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过分依赖政府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心态,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各种措施的实施效果。

(摘编自赵瑞华、厉雅娇《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

材料二:

(摘编自《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

材料三: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师是关键,课程是基础,学生是主体。当前,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成长环境和经历所限,现有教师队伍不论知识结构还是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缺陷,不得不学、研、教同时进行,任务重、压力大。同时,由于生态文明教学工作起步不久,难免存在课程良莠不齐、教材辗转抄编、思想彼此扞格、知识相互矛盾等问题。这就急需组织精干队伍,开设优质课程,编写优秀教材。实践表明,开展校际合作、成立教学联盟、整合优质资源和打造共享平台,都是可行的办法。而对于学生这个主体,我们应从国情世情、科技知识、生命价值、自然情感、经济模式以及消费观念、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系统展开教育,使其知晓今昔变化、明了中外差异、理性认识环境、自觉担当责任;着力培育学生知行合一精神,使学生从日常生活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美丽校园建设并发挥其绿岛效应;支持学生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调研和社会服务实践,培育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家国情怀和主人翁意识。总之,要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涵养其精神、培养其素质、引导其行动,使之成长为具有生态文明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摘编自王利华《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

材料四:

社会生态教育也是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必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态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生态教育实践,是以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提升他们的生态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对于每一个社会个体而言,接受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的认知是不同的。生态问题具有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渐变化的特点,人必须从新的生态知识中汲取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理念。面向成年人的生态教育应注重生态理念的践行,应促使成年人自觉地掌握新的生态知识,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社会生态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国民对生态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认识,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摘编自王丹《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

1.下列说法中,符合材料一论点的一项是(     
A.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中去。
B.一旦出现生态环境状况危机,大部分公民认为政府应该负全部责任。
C.不主动履行维护生态的义务也是公民缺乏基本维权意识的表现之一。
D.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是导致公民一直被动践行可持续生态理念的主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图1可知,公众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比例从2007年到2013年上升了43个百分点。
B.根据图1可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获取信息渠道占比仍然较大,但是整体增长势头较为缓慢,个别渠道甚至出现负增长。
C.根据图2可知,在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依靠电视/广播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占比都是最高的。
D.根据图2可知,在受访者中,有三个年龄段的受访者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渠道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占比超过50%。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霾与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方面等属于浅层次的生态知识,而PM2.5与世界环境日及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属于深层次的生态知识。
B.我国公民深层次环境意识很弱,因而常常就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做些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事情,从而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
C.现有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不论知识结构还是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缺陷,教材编纂也不够严谨。这些都是当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痛点。
D.面向成年人的生态教育应注重生态理念的践行,促使其自觉地掌握新的生态知识。这与针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有一致性。
4.材料一中三个分论部分都突出采用了哪种方法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根据材料二、三、四,谈谈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8.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打破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能有助于美术史家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关系。
B.徽宗以古画易熙作,改变了《早春图》这类作品的创作状态,使其从“原物”变成了“实物”。
C.“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存在于很多作品中,尤其存在于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
D.正确认识“实物”与“原物”的区别,认识“历史物质性”,能更全面地认识探究艺术持续和变化的生命。
9.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10.近日,“敦煌壁画艺术公益巡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进行,巡展展出了30余幅根据敦煌石窟和榆林石窟的壁画用现代数字技术高保真复制而成的经典作品。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在此次巡展中所能观赏到的敦煌壁画艺术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目光

余秋雨

我原本的专业,是世界戏剧学,兼及国际人文美学。直到我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还没有写过一篇散文。

写散文的起点,那篇《因爱而勇》里约略提到。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越来越感到中国文化蒙受了巨大委屈。居然有那么多自称知识分子的人到处撰文、演讲,滔滔论述民族的劣根性”“丑陋的中国人。即便在所谓寻根热中,不少热点也是以此为主旨。只要是中国人做的,什么都错,而且错得愚蠢、可笑、荒唐。对比的坐标,全在西方。

表面上,他们没有彻底否定中国文化,实际上已经否定。因为我对文化的终极理解是集体人格。所谓民族的劣根性”“丑陋的中国人,就是在终极意义上否定了集体人格,因此也否定了中国文化。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那些诅咒中国人的中国人,想在他们表情间找到一丝把自己也包括进去的愧疚。但是没有,他们的口气始终居高临下,睥睨方圆,以为自己刚刚从天上下凡。

对此我不能不生气。我长期研究西方的最高哲思和顶级艺术,也熟知他们的远征血火、掳掠罪恶,怎么能容忍一帮既不了解西方也不了解东方的中国文人胡言乱语,天天毒害大量民众?

就在这时,我读到了英国哲学家罗素对中国的论述。罗素一九二一年到中国来考察,当时的中国备受欺凌,一片破败,让人看不到希望,但是这位哲学家却说:

进步和效率使我们富强,却被中国人忽视了。但是,在我们骚扰他们之前,他们还国泰民安。白种人有强烈的支配别人的欲望,中国人却有不想统治他国的美德。正是这一美德,使中国在国际上显得虚弱。其实,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国家自豪得不屑于打仗。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如果中国愿意,它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

说实话,读到在我们骚扰他们之前,他们还国泰民安时,我哽咽了。

罗素对中国历史了解不多,却显现出如此公平的见识。这种公平具有巨大大的诱惑力,催促我必须为中国文化做一点事。

于是,我辞职二十三次终于成功,单身来到甘肃高原。当时宣布的目的是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而我内心的目标却更为学术:让中国人找到集体身份。

若有可能,我还想用点点滴滴的理由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罗素说如果中国愿意,它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要说服自己和别人,理由必须是感性的、具体的,因此,我不在图书馆里查阅汉唐,而要独自在沙漠中行走。

我们以往,在受屈 、愤怒、反驳、辩论时,用的大多是大话和结论,听起来慷慨激昂、气势不小,实际上却无法平静地向外界说明自己,因此并没有什么力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举起的标帜,大多是历史逻辑、国际政治、经济数字,而不是文化。大家经常把文化放在口上,而不是放在心上,不相信文化真有那么大的力量。

但是,罗素说了,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

于是,我决定,既然要为中国文化说话,就必须用最纯粹的文化方式,让一切向往文化的陌生人都能倾心。

这样,我的主要行为就成了这样两项——

第一,实地考察古文化的遗迹和废墟,必须亲自到达;

第二,边考察边写散文,而且是美文。因为只有美文才称得上纯粹的文化。

这就是我开始在荒原小客栈里写作一篇篇《文化苦旅》的由头。

说起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队伍已经不小,但是,这支队伍基本上由学者组成,他们都以学者的目光,做着学者的事。

我也是学者,但我打开了散文的目光。

不错,散文不仅仅是文笔,首先应该是目光。

以散文的目光看中国历史,也就引进了广大读者最饥渴又最动心的眼光。这种目光的特点是:厌倦陈腐,厌倦狭窄,厌倦枯燥,厌倦重复,厌倦概念;着意诗情,着意人伦,着意发现,着意惊奇,着意细节。

我就顺着这种目光,取舍沿途所见所闻,结果,选择出来的一切与我原先的学术目光差别极大。但学术目光也有作用,那就是在散文目光中加了一层重大意义的网筛。

这样一来,我写敦煌,就会凭想象写出自己与斯坦因的车队对峙在沙漠里,然后自己大哭一场的情景。然后,我系统阐释了废墟文化、非攻文化、魏晋文化、乱世文化、两难文化、拜水文化、藏书文化、书院文化、晋商文化、清宫文化、流放文化、科举文化、君子文化、小人文化……

这些文化,在我之前,大多没有人以专题方式完整写过。这就是说,散文目光帮助我开启了这些重大课题在当代立身的起点。由此可知,散文目光,能够超越疲庸的历史流行话语,诗化地思索天下。

挖掘出这些文化还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是让广大不熟悉历史的朋友乐于接受。于是,散文的语感、节奏、文字起了关键作用。这就使《文化苦旅)》等作品拥有了大量急于在文化上认祖归宗的读者,而且,在海内外保持了几十年的热度而不减。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将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否定中国文化,令人愤怒。
B.作者认为人格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对中国文化的否定就是对中国集体人格的否定。
C.读到罗素对中国的评价时,“我哽咽了”,哽咽主要是因为作者对罗素充满感激之情。
D.作者不选学术目光,但学术目光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有着散文目光所没有的厚重感。
1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比喻修辞将那些诅咒中国人的中国人比作天上下凡的神仙,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嘲笑,嘲笑他们的浅陋无知、自以为是、高高在上。
B.罗素的话将白种人和中国人进行了比较,白种人好战而中国人有喜欢和平的美德,指出中国人不是没有能力称强,而是不愿意控制他人。
C.本文在恰当的地方运用了一些整句,比如“厌倦陈腐,厌倦狭窄,厌倦枯燥,厌倦重复,厌倦概念”,表现了作者极强的锤炼语言的能力。
D.本文思路清晰,作者从自己写散文的起点谈起,深入阐述了文化对中国的重要性,最后又指出运用散文表现中国文化的好处,结构严谨。
13.文章提到罗素对中国的看法,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4.阅读全文,分析余秋雨为什么要用“散文的目光”去看待中国文化和表现中国文化。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姑妈的书

[俄]安德烈·马卡罗夫

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

“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项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

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

“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

“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

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

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

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

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

“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

“什么?”儿子把一只耳机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iPad。”

儿子说完又把耳机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

“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

“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

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只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

只有三本书幸免于难,这三本书一直在科利亚的床底下放着,他从来没拿出来过,但名字似乎还记得。第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很可笑,叫加缪,像白兰地的名字,所以他记住了。还有一本是爱伦坡的,一位美国作家。他的故事适合夜里读,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纯净。最后一本是幽默作品,叫《三十只狗崽》,是一个叫米哈伊尔的人写的,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狗的话一句也没有,写的都是形形色色的野蛮人,史前的。这不难理解,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都没有,只有带着一个圆圆的小喇叭的收音机。

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

(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科利亚的妻子看来,他们能够继承姑妈的一套房子是上天给予的补偿,而与姑妈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面对姑妈留下的书籍,科利亚坐在旁边,“像个孩子似的”,其原因由下文妻子的话揭示出来: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能看懂带图的书籍。
C.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文化,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
D.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西,这体现了妻子的追求倾向。
1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很成功,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体现了科利亚和他妻子的不同形象特点,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小说的主旨。
B.小说具有反讽意味,妻子为了尽快出售她看不上眼的书籍,却把它们标榜为“传世经典”,五大书橱的书只换来一只小转角沙发,极具批判色彩。
C.小说语言比较有特色,一些语段庄谐并出,比如,科利亚“百思不得其解”“怒吼”是“谐”,他把书“一摞摞地”“塞进”“角落”以及妻子调侃式的回敬是“庄”。
D.小说中多次提到电视,是为了把“影像化”生活与“文字化”生活做对立,彰显两种不同的生活追求的矛盾冲突。
17.小说以“姑妈的书”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022-02-2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