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广西 高三 二模 2022-03-05 2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如何面对、看待以至于对待世间的各种事物?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个人与类群体的关系?人如何面对自己以及应对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这些问题,大体是哲学所要应对的根本问题。道家哲学的思想特点、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说明。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西方,存在一种相当流行的理论,即“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是价值的原点,人类的利益是道德评价的原始依据。而在道家看来,世界起源于道,道是先于天地而有的存在,世间的一切都是由道演化而来的,是共生共在、天然平等的,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应当是一种和睦、和谐的关系。

道家认为,不自私其生,是天地之大道。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庄子说:“无以人灭天。”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明显背离了这一大道。人类的生存,越来越对其他生物的存在构成威胁与损害。现代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树立自觉而明确的意识:人作为天地间普通的一物,可以利用天下之物,但人不可以任意残害、破坏天下之物,人不能认为万物为人所用为理所当然,更不可认为天下之物原本就是供人使用的。人对待他物(包括资源和环境),应当心存敬畏,应当心存忌惮。这是从传统道家学说中开发出来的思想意识,也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与关键。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强调人做该做的,人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切实做到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道家提倡“无为”。“无为”不是消极意义上的不做事,而是积极意义上的不做事,而是不做不该做的事。严格意义上讲,“无为”不是两个字,而是三个字,是“为无为”。第一个“为”是动词,是做,是做了一个“无为”。无为也是一种“为”。“为无为”,不是没有作为,也不是没有做事,而是做了一个“无为”。不做不该做的事,甚至比做该做的事,更为费力、更为艰难。

道家提倡“为而不争”,反对“争”。有人说,道家反对争,不利于社会发展。但道家反对的是“争”,不是“競”。“競”是齐头并进,是你好,我也希望通过努力像你一样好,所以,“競”也是“为”;而“争”则是争抢、争夺,是通过强力将别人的据为己有,是通过损害他人、打击他人,而谋求自己的私利,是把他人当成自己的障碍、当成自己的对手,是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现代人可以从道家哲学获得丰富的思想智慧。

人类为何不能以“利而不害”的态度对待自然界?人们为何不能以“为而不争”的态度对待他人?老子认为,因为人对于物质利益有过度的追求。由此,老子提出“知常”“知止”“知足”。守护住自身性命的本真(亦即静),是谓“知常”。在道家看来,人的心性本来是虚静恬淡的。外在事物引发了人的欲望,使人产生过分的追求,从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人类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应当有一个限度,应当适可而止。

如何才能保持心理的平和、中和与适度?道家的基本态度是“知止”“知足”。“知止”,即知晓人的认识、人的能力、人的行为的限度。老子说“知止不殆”,人要不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就要知晓行为的限度,就要为自己的行为划定一个限度。“知足”,即懂得满足。“知足”的反面就是贪,是永不满足的贪得无厌。人能“知常”“知止”“知足”,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能保守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道家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理论,极具理论高度,并且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理论系统。从道家哲学寻求解决现代社会相关问题的途径,是一个好的思路,而这正是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

(摘编自罗安宪《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

1.下列选项不符合道家观点的一项是(     
A.天下一切事物,都是由道化生而来,共生共在,没有贵贱区分。
B.人类作为天地间存在的生物,不应自私其生,而应“利而不害”。
C.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价值的原点,人可以占有和利用天下之物。
D.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适可而止,“知常”守静,“知足”常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从三个维度展开,阐述道家哲学的主要思想。
B.为了更好地论述道家的思想特点,作者引用了其他流派的观点进行类比论证。
C.文章有针对性地谈及了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意在突出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
D.作者用概念辨析的方法,有力地澄清了人们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的误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所倡导的“道统万物”的平等观对国与国之间建立平等相待、“友善睦邻”的政治交往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B.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道家不以人类为中心,其“尊生齐物”“利而不害”等思想构建了现代生态文明观的完整内涵。
C.道家“为而不争”的思想对摒弃“零和博弈”与“冷战思维”、打造“并存共生”“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有着积极意义。
D.人一旦不能守住虚静本真,突破了行为限度,贪得无厌,就很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要“知常”“知止”“知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依托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等革命传统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出门旅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需求,又能满足人民群众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强烈愿望,正成为旅游发展新亮点。

建党百年之际,红色旅游迎来更快发展。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包括52条“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主题线路,20条“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主题线路,28条“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线路。这些线路成为人们红色旅游的重要“导览图”。

随着红色旅游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丰富。有的红色旅游景区持续推动“红色旅游+”,与多业态融合发展,新产品加速涌现;有的红色旅游景区积极拥抱智慧化、数字化,通过运用ARVR等新技术,让红色故事的传播方式实现了从静态、单一向动态、多元的转变,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红色旅游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也带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各地大力发展“红色+绿色”“红色+乡村”“红色+研学”“红色+科技”等新业态,推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深度融合。许多革命老区凭借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优质的乡村产业,走出发展新路子,乡村振兴的脚步更为坚实。

(摘编自王珂《红色文旅人气旺》,《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0日)

材料二:

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共生发展,结合当地的所有资源,通过融合路径,创造新业态,形成综合效益。以红色文旅资源内生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生融合形成红色文化旅游共生体,而推动实现红色文化旅游共生体的进化发展,不仅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两者互动融合的现实目标,也是红色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系统构建的重要方向。

(摘编自邵明华等《红色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系统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21年第四期)

材料三:

红色旅游正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地开展。但是,由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红色旅游在少数地方有所走样,亟需引起主管部门的警惕。

在有的红色旅游景点,一些导游不尊重历史事实,乱讲一气,哗众取宠,以博得游客一乐。在个别地方,一些经营者不择手段搞创收。据报道,某地文化部门准备将红岩革命先烈的部分事迹开发成游戏程序,小萝卜头、华子良等将“变身”为游戏主角。贵州遵义市的餐馆里出现了“长征文化套餐”,其中一道菜“一渡赤水”即红烧鲤鱼,寓意当年红军在土城一渡赤水。如此“创意”,实在荒唐。

发展红色旅游,固然要讲经济效益,重视考虑市场需求,根据旅游者的兴趣精心设计,更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红色景点革命传统教育的属性,充分尊重革命历史的严肃性,确保红色旅游开发真正寓教于游,在此前提下,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

(摘编自王学江《新华时评:警惕媚俗文化使红色旅游变味》)

4.下列对“红色旅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主题旅游形式,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B.红色旅游与多业态融合发展,新产品涌现,新科技的使用增强了传播效果,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C.红色旅游结合当地资源共生发展,融合生态、民俗、研学、乡村等,可创造新业态,形成综合效益。
D.发展红色旅游应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再来谈社会效益,决不能急功近利、舍本逐末。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资源不仅是红色历史的见证和红色精神的承载,更是可以转化为经济财富的旅游资源。
B.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基于市场主体共生实现深度融合,二者具有明显的产业功能互补关系。
C.旅游是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和深层表述,而文化则是实现旅游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的载体。
D.只要重视考虑市场需求,根据旅游者的兴趣设计“卖点”,就能让红色旅游的发展更有品位。
6.2021年,国务院下发指导意见,鼓励“沂蒙等革命老区重点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市场调查显示,沂蒙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虽然遍布区域较广,但发展实力、消费吸引力与产业竞争力还有待提升。依据材料,请你为如何推动沂蒙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拉特尔的春天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①她像一阵旋风似的从门口冲了进来。

②“我的衣服送来了吗?”

③“没送来,小姐。”使女答道。

④“这个懒家伙。”她嚷道,颤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被强压下去的哭腔。她火冒三丈,苗条纤秀的身子猛地一下倒在那张狭窄的波斯长沙发上,长沙发罩满了毯子和流苏,放在这间布置得光怪陆离,然而俗不可耐的闺房的一角。

⑤她没法去参加赛马会,而通常在这种场合,她作为众人熟悉的贵妇和著名美女,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⑥她闷闷不乐地在屋里乱转。狭窄的闺房里塞满了东西,从劣等的破烂货到精致的艺术品,应有尽有,毫无选择,趣味低下。更有那二十种不同的香水混杂的气味和刺鼻的烟味,屋里每样东西都沾上了这种气味。这一切第一次令她如此厌恶,甚至那些精装的普列沃斯特的小说集今天对她也失去了魅力,因为她总是一个劲地想着普拉特尔公园,想着她的普拉特尔和欢乐草场上矫健的赛马。

⑦这一切全都落空了,仅仅因为她没有漂亮的礼服。

⑧天空澄碧如洗,春风和煦宜人,她想郊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以至心急如焚。突然,她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独自到普拉特尔公园去。这样,她就不必身穿高贵的礼服,穿一身朴素的衣服甚至更好。因为这样一来,别人就认不出她了。

⑨她打开衣柜,挑选衣裙。可满眼都是鲜亮刺目、花里胡哨、大红大绿的颜色,看得她眼花缭乱。她挑来挑去,丝绸在她手中沙沙作响,她真不知道挑哪件才好,因为她所有的礼服几乎都有一个明确的意图,就是引人注目,而这正是她今天竭力避免的。找了半天,终于有一抹天真而愉快的微笑突然浮现在她的脸上。在柜子的一角,她发现了一件简朴得近乎寒酸的衣服,满是灰尘,被压出了很多褶子。引她微笑的不光是她发现的这身衣服,还有这件纪念品引起的历历在目的往事。

⑩到处乱抓乱摸了一阵,她找到了与衣服配套的帽子,然后笑吟吟地冲着镜子看了一眼,出发了。

⑪她兴高采烈地往前走,不久就汇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普拉特尔河边草场绿草如茵,她的疯劲不知不觉地与人群的欢快情绪融为一体。

⑫她几乎要庆幸女裁缝忘记给她送衣服了。因为她在这里体验到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幸福、自由,简直和童年初游普拉特尔时的感觉差不多了。

⑬突然,她抬起头来,发现有一双眼睛注视着自己。射出这道目光的是一双深色的眸子,镶嵌在一张年轻人的脸上。这张脸依然流露出稚气,十分讨人喜欢。这是一个快快活活的年轻大学生,离开高等文科中学还没几年,他从中学带来一股子奔放的疯劲。

⑭她的第一个反应是轻蔑地蹙起眉头,高傲地把目光移开。这个普通人想在她身上转什么念头呢?她可不是郊区来的姑娘,她是……

⑮突然,她中断了她的思路,眼睛里重又闪出不安分的笑意。既然她已经穿上了市民少女的服装,也想要扮演一下这个角色。她也要像个市民少女一样,与自己的爱慕者一起去逛逛普拉特尔公园,没准这还很有趣呢?

⑯……

⑰“普拉特尔的春天!”这个词组生动具体地飘在空中,大家都感到身边有它深深的魔力,人人心中都产生了一种万物萌发繁花盛开的感觉,一对对情侣手挽着手穿过广阔无垠的草场,洋溢着幸福,孩子们还不熟悉这种幸福,却感到内心的冲动迫使他们欢呼雀跃手舞足蹈,那快乐的声音随着轻风远漾,消失在密林之中。普拉特尔的春天像荣耀的光轮普照在这些摆脱了繁重工作的幸福的人们身上。

⑱他们两人丝毫没有感觉到这魔力也已经慢慢地缠绕在他们心上。渐渐地在他们的欢快戏谑之中掺和进去一丝知心朋友间的亲密。他们变成了莫逆之交,他遇见了这位活泼开朗、快活迷人的姑娘,感到满心喜悦。她也喜欢这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而她与这个小伙子合演的这场喜剧,现在她自己也有些认真了。她穿上了过去的衣服,也找回了过去的感觉,她又渴望着一种幸福,那初恋的幸福……

⑲他们漫无目的地走了几个小时,手挽着手,沉浸在脉脉柔情的甜蜜醉意之中。

⑳暮夜里的普拉特尔公园人声鼎沸。形形色色的人流从一个个灯火耀眼的小摊儿前涌过,有手挽情人的士兵,有活泼开朗的年轻人和纵声欢呼的孩子们,他们在见所未见的稀罕玩意儿前面流连忘返。四周围声音嘈杂,震耳欲聋。好几个军乐队和其他乐师们拼命吹奏争相压过对方的声音。小商贩用已经沙哑的嗓子连声夸奖自己的宝贝。游艺靶场的射击声和不同音域的童声混杂在一起。举国上下都挤在一处,三教九流各有代表,怀着各自的心愿,那些摊贩和店主尽力去满足这些愿望。这一大堆人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却汇成浑然一体。

(21)他们像两个淘气的孩子,在无边的人海里欢笑着、嬉闹着。

(22)……

(23)莉泽又重新回到家里,回到她自己漂亮的闺房。

(24)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两扇窗户敞开,呼吸早晨新鲜的空气,因为那混浊的、甜得发腻的香水味道实在令她恶心,这香味使她想到眼前的生活。过去,她漠然地容忍了生活的现状,不去深想,盲目顺从,听天由命。但是,昨天像一缕清新愉悦的青春幽梦落入她的命运,使她突然产生对爱情的渴望。

(25)但是她感觉到,她已无法回头。

(26)她害怕这渐趋明亮、更加清晰的白天——

(27)但是,她又慢慢地开始回想起昨天,它像行将消散的阳光照进她如此昏暗、阴郁的生活。她忘记了即将到来的一切。

(28)在她唇上闪着一缕孩子般的微笑,那是一个清晨从美梦中醒来的幸福的孩子。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有限视角叙事,捕捉女主人公最敏感的情绪,并用细腻的笔法将它们呈现出来,从心灵世界来反观现实,表现对庸俗生活的批判。
B.简朴得近乎寒酸的衣服,花里胡哨的丝绸裙,分别代表着莉泽曾经与现在的生活,前者藏着快乐,后者隐着昏暗,这种反差带给读者以深思。
C.作者善于刻画细节,小说反复描写女主人公的笑,“天真而愉快的”“不安分的”“孩子般的”,表现了人物活泼可爱、保有纯真的一面。
D.普拉特尔的春天唤醒了女主人公心中尘封已久的儿时的快乐,那个不经世事渴望生活的姑娘似乎又重新活了过来,鲜活的生命在春天苏醒。
8.小说中有多处场景描写,请结合文段分析其作用。
9.小说的最后,作者没有接着写莉泽之后的生活,你认为莉泽是否会换一种生活方式?请依据文本阐述你的理由。
2022-02-26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乃燕,性谦和,好学,以贤能称。速浑察既薨,宪宗择于诸子,命乃燕袭爵。乃燕力辞曰:“臣有兄忽林池当袭。”帝曰:“朕知之,然柔弱不能胜。”忽林池亦固让,乃燕顿首涕泣力辞,不得命。既而曰:“若然,则王爵必不敢受,愿代臣兄行军国之事。”于是忽林池袭为国王,事无巨细,必与乃燕谋议,剖决精当,无所拥滞。世祖在潜藩,常与论事。乃燕敷陈大义,又明习典故。世祖谓左右曰:“乃燕后必可大用。”因号之曰薛禅,犹华言大贤也。乃燕虽居显要,而小心谨畏,每诲群从子弟曰:“先世从太祖皇帝出入矢石间,被坚执锐,斩将搴旗,勤劳四十余年,遂成功名。以故一家蒙恩深厚,可谓极矣。慎勿骄惰,以堕先王之名,尔曹戒之。”病卒。世祖闻之,为之悲悼。至正八年,赠中奉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鲁郡公。子二人:曰硕德,曰伯颜察儿。

硕德,通敏有干才。世祖即位,入宿卫,典朝仪,后同知通政院事。尝言辽东斡拙、吉烈灭二种民数为寇,宜遣近臣谕之。帝方难其人,佥曰:“惟硕德元勋世胄,可使。”帝深然之以问硕德对曰先臣从太祖皇帝定天下不辞险艰以立勋业陛下不以臣年少愚戆愿请行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行硕德至,集诸万户陈兵冲要,诘其渠魁诛之。胁从者皆降。帝大悦,赏赉有差。后从征乃颜及使西域,屡建殊勋。卒,赠推忠宣惠宁远功臣,谥忠敏,加赠资善大夫、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鲁郡公。

(节选自《元史·乃燕硕德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深然之/以问硕德/对曰/先臣从太祖皇帝定天下/不辞险艰/以立勋业/陛下不以臣年少愚戆/愿请行/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行。
B.帝深然之/以问/硕德对曰/先臣从太祖/皇帝定天下不辞险艰/以立勋业/陛下不以臣年少愚戆/愿请行/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行。
C.帝深然之/以问/硕德对曰/先臣从太祖/皇帝定天下不辞险艰/以立勋业/陛下不以臣年少/愚戆愿请行/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行。
D.帝深然之/以问硕德/对曰/先臣从太祖皇帝定天下/不辞险艰/以立勋业/陛下不以臣年少/愚戆愿请行/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分为世袭罔替(原爵承袭)和世袭(降等承袭)两种。
B.太祖是庙号,创基立业者都有庙号,其通常没有靠祖上基业,较近几代祖上也无显赫人物。
C.行中书省是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主要总领地方钱粮、兵事、屯种、漕运等军政重要事物。
D.追封是指死后而加封爵位。古代对逝者有一套认证和礼遇制度,如追赐爵、官,给予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燕性格谦和,素有贤能。速浑察死后,宪宗令乃燕承袭爵位,乃燕不肯接受,最终还是让兄长袭为国王。乃燕帮助兄长处理政事,精当及时,没有积压。
B.乃燕博学多识,见解精辟。世祖即位前,就常常与乃燕讨论国事,乃燕论事能把握精要之处,通晓典故,世祖因此称他为“薛禅”,认为他有“大贤”。
C.乃燕不骄不惰,小心谨畏。乃燕虽地位显要,但为人持稳,认为先世跟随太祖出生入死方才成就功名,全家厚蒙圣恩,行事不可骄惰,不可破坏太祖名声。
D.乃燕身先垂范,育儿成才。乃燕注重家庭教育,行事以身作则,他的儿子也很有才干,其子硕德办事得力,能挑重任,深得皇帝赏识重用,屡建功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忽林池亦固让,乃燕顿首涕泣力辞,不得命。
(2)硕德至,集诸万户陈兵冲要,诘其渠魁诛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