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2-28 2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惕(chù)          金(yōng)               落(huò)               差不齐(cēn)
B.埴(shān)              (yǒu)               手(jūn)               然一身(jié)
C.羞(wù)            坊(zuō)             种( yí)               呱呱坠地(guā)
D.车(gǔ)             击(pǒu)               土(lěi)               有成效(zhuó)
2022-02-2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事而慎于言(敏捷)                              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君子于义(知晓,明白)                              人皆有不人之心(忍受)
C.文胜质则(虚饰,浮夸)                              恻隐之心(哀痛,怜悯)
D.之事父(远)                                           大学之道,在明德(彰明)
2022-02-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3. 下列选项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B.我世世为洴澼                                          若火之始然
C.曰余食赘行                                                 客得之,以说吴王
D.其脆易泮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2022-02-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之成而实五石                                 ②吴王使之
③夫子固拙于用                                 ④欲治其国者,先其家
⑤其不能自举也                                     ⑥就有道而
A.①③/②⑥/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④/⑥D.①⑤/②④/③⑥
2022-02-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5. 下列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     
A.小子何莫学夫《诗》                            譬如平地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民之从事
C.跨者不行                                           足以保四海
D.一日克己复礼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022-02-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6.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共二十篇,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其编辑者是孔子及弟子、再传弟子。
B.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
D.《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的小说家海明威,他的早期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2022-02-2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2.13国家公祭日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昭示着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________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横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满目疮痍的痛楚、生灵涂炭的悲剧,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让人_______,每一次重温之时总让人悲痛不已。时光荏苒,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       )。

_______,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设立国家公祭日以来,爱国情感的力量在_______,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不移,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惨绝人寰             肝肠寸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汇合
B.惨无人道             痛彻心扉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汇聚
C.惨绝人寰             痛彻心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汇聚
D.惨无人道             肝肠寸断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汇合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B.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C.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D.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守护和平、不忘屈辱的坚定信念
B.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C.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D.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礼记》通过规范礼乐活动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日常生活利益分配的差异——贵贱有等、亲疏有别,由此可以明确与固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是由于自然因素带来的,如年龄、性别、血缘等;有的则是由社会因素带来的,如身份、等级、官职等。不管何种因素所带来的差异,礼乐制度都是表征这种差异的主要手段,也是固化差异的主要途径。随着礼乐表征的差异而来的是权力以及生活利益分配的差异,由形式上的差异带来了实质上的差异。这种实质上的差异意味着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从而使得礼乐制度具有了政治意义。《礼记》以及其他礼书所强调的日常生活的形式差异,最终体现的是权力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实质差异,这为古代中国政治生活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范式参照,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礼记》集中体现了儒家“生活政治”的政治哲学范式。

所谓“生活政治”,指的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意志在日常生活中泛化、日常生活被提升到政治层面予以解读的一种政治范式。“生活政治”的展现路径是“政治生活化”和“生活政治化”,前者指的是将政治价值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后者指的是将日常生活转化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活动。“生活政治”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促使良善的政治意志为人们广为接受,成为促成社会凝聚的途径;“生活政治”的消极意义是使得日常生活被“泛政治化”,导致社会生活中的公私不分,使得社会逐渐失去自由和生动。汉语里所指的“生活政治”特别体现在传统的礼乐文明中,礼乐制度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礼仪规范起来,在衣食住行中反映儒家主导的政治价值观念。礼仪制度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标志着等级、身份、权力的礼乐制度以日常生活为主要作用场域,并将政治价值通过礼乐仪式的载体,传递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和强化等级、身份和权力差异的认同。

在《礼记》中,儒家理想政治秩序主要落实在日常生活规范之中,无论是庶民还是政治人物,在衣食住行上的日常生活规范,都体现了儒家的等级秩序与尊卑差异。

饮食作为人类存在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是日常生活的中心内容,能够体现和反映社会政治情况。在《礼记》所记载的饮食之道里,“吃还是不吃”“给谁吃”“吃什么”“怎么吃”等日常问题,关涉了政治认同、身份等级、权力秩序以及社会公共交往活动等政治问题。由此,在一定意义上饮食成为政治事务,成为权力、秩序的展示场,尤其成为等级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标示物。《礼记》里所体现的饮食之道,正是通过围绕饮食问题的礼仪制度性安排,将人们限制在不同的宗法等级、爵秩等级、官僚的秩品阶位等级等一系列社会等级“框架”里。这种“生活政治”的色彩,使得我们不能仅仅从生存欲望的满足以及饮食审美的角度来理解儒家的饮食之道,而应该关注到古典饮食之道背后的政治关切。

以《礼记》为代表的礼乐制度所展现的“生活政治”范式,在传统社会中起到了区分等级、规范行为、维持秩序以及落实儒家伦理政治观念的多重作用,体现了传统社会的生活文明和政治文明。历史地看,《礼记》中的“生活政治”范式,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政治传统,对我们理解古典中国及现代中国,以及发掘古典中国日常生活之政治维度,有着一定积极意义。

(摘编自朱承《<礼记>中的礼乐制度与“生活政治”》)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通过规范礼乐活动来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以及日常生活利益分配的差异。
B.《礼记》所强调的日常生活的形式差异,最终维护的是权力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实质差异。
C.《礼记》中的官民在衣食住行上的日常生活规范,体现了儒家的等级秩序与尊卑差异。
D.《礼记》所记载的饮食之道,关涉政治认同、身份等级及社会公共交往活动等政治问题。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政治”的意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文章只做客观介绍,不带主观情绪。
B.理解儒家的饮食之道,在果腹及饮食审美之外,还应关注它背后的政治关切。
C.礼乐制度是用礼仪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衣食住行中体现儒家主导的价值观。
D.从历史的角度看,《礼记》中的“生活政治”范式是我国古代政治传统的反映。
12.简要分析节选文章的论证思路。
2022-02-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拖于人。

(《论语·颜渊》)

材料三:

子路问:“闻斯行?”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①兼人:勇于作为。

材料四: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颜渊死,颜路请子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


注:①椁: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问其                                               目:详情。
B.天下仁焉。                                        归:归顺
C.子                                                  恸:悲伤过度
D.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徒行:徒步行走
14.下列加点虚词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     
A.天下归仁                                      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B.闻斯行                                        举直措
C.亦各言子也                                   爱人若爱
D.颜路请子车以为之椁                      闻斯行
15.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中可知,樊迟和孔子所说的“知”指的是知人善任。
B.子夏称赞说“富哉言乎”是因为他认为孔子的话含义深刻丰富。
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既在于自己,也需要外界的监督,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7.请评析材料四中孔子不为颜渊做椁的行为。
2022-02-25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宫怨

杜荀鹤【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杜荀鹤: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字仿佛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深长的叹息,说明被误之久。
B.三、四句用幽怨的反问语气,进一步写出了宫女欲妆又罢的心情。
C.后四句写宫女回忆起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
D.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不只是在代宫女寄怨写恨,同时也是自况。
19.有诗评家认为这首诗传神地把“春”与“宫怨”密合无间地表现出来。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一特点。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20. 默写。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3)《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25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几天之后,在少平即将离开省城的时刻,金秀和兰香相跟着来旅店找他,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但少平推诿着说不想去。最少在眼下,他不愿带着脸上的疤痕,和任何女性相跟着逛大街,他无法忍受陌生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和身边两个漂亮的妹妹。说实话,对脸上的那道疤痕,尽管他显得不在乎,但内心却为此而万般痛苦,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更何况,他正当青春年华!至于他的脸究竟被伤到了何种程度,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勇气去照镜子。

金秀见他执意不到街上去转,就提议他们三个人一块到她的宿舍去坐坐。她说她们宿舍实习的同学都没回来,就她一个人。医学院离这儿很近,少平也就同意了。

三个人到医学院金秀的宿舍后,金秀特意让少平坐到她床上休息。她让少平先—个人待 一会,自己随即又拉了兰香,到外面去采买吃的,她想好好款待一下少平哥。

兰香和金秀走后,少平一个人没事,就在金秀的枕头边拿了几本医学杂志看。他在无意间 发现金秀床铺那头的墙上挂一面圆镜子。他犹豫了一下,过去摘下那面镜子。当镜子就要举 到面前的时候,他闭住了眼睛。

他闭着眼,举着镜子,脚步艰难地挪到了靠近房门的空地上。他久久地立着,拿镜子的那条胳膊抖得像筛糠一般。在这一刻里,孙少平不再是血性男儿,完全成了一个胆怯的懦夫!

我看到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我?他在心里问自己。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你不愿看见它,难道它就不存在吗?你连看见它的勇气都鼓不起来,你又怎样带着它回到人们中间去生活?可笑。你这可笑的鸵鸟心理!

他睁开了眼睛。呀!他看见,那道可怕的伤疤从额头的发楞起斜劈过右眼角,一直拉过颧骨直至脸颊,活像调皮孩子在公厕墙上写了一句骂人话后所划下的惊叹号!

他猛地把那面镜子摔在水泥地板上,一声爆响,镜子的碎片四处飞溅。接着,他一下伏在金秀的床铺上,埋住脸痛哭起来……

他听见了开门声——是金秀和兰香回来了。

他爬起来,用金秀的毛巾揩去了脸上的泪痕。接着,匆忙地拿起扫帚,把满地的碎镜片扫到门后。在手捉住门锁柄的时候,他停留片刻,以便自己镇静下来——尽管他知道这是徒劳的。

在门打开的一刹那间,他看见两个妹妹都怀里抱着一堆吃的东西,脸色苍白地愣住看他。她们显然感到这屋里曾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他自己的神态就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她们很快说笑着走过来了。以后,她们一直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那一堆碎镜片。

两个女孩子像演戏一样,大声说笑着,甚至有点咋咋呼呼,在桌子上铺开了块干净的白布,然后把那些罐头、啤酒、果子露、牛肉、面包等等吃的东西都摆好,让他坐到“上席”上,并且开玩 笑称他“革命老前辈"……吃过东西后,少平没让她们送他,自己一个人来到大街上。

啊,最为严重的时刻也许已经过去了!

现在,他行走在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义复杂的目光在他脸上扫射,他也坦然如常。不知为什么,他甚至感到自己的情绪渐渐亢奋起来。

他在个体户的小摊上买了一副黑镜,随即就戴起来——部分地遮掩了脸上那道疤痕。接着,他又到商店买了一件铁灰色风雨衣穿在身上。这打扮加上脸上那道疤,奇特地使他具有了另一种男子汉的魅力——这正是他想象中自己的“新"形象。在下午剩下的最后一点时光里,他还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

当天晚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间里,分别给妹妹、仲平和金秀写了两封信。在给兰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们“阐述”了他为什么现在不想来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说他也许一辈子可能和煤炭打交道。第二天,孙少平提着自己的东西,在火车站发出了那两封信,就一个人悄然离开了省城。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

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开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有删改)

2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秀和兰香到旅店找孙少平,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两个妹妹都希望帮助哥哥,希望哥哥早日摆脱痛苦。
B.慌忙地收拾东西,用毛巾揩去泪痕,但还是被妹妹看出了端倪,说明孙少平的内心遭到的打击是巨大的。
C.尽管少平的两个妹妹都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一堆碎镜片,但是他还是受到了刺激,悄悄地离开了她们。
D.小说结尾写孙少平回到了煤矿,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他感觉在“平凡的世界”里,自己的生命也有意义。
2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小说改用第二人称,表现出孙少平审视自己、剖析自己的心理。
B.“你这可笑的鸵鸟心理”,这个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孙少平的自嘲,同时也在鼓励自己不要一味躲避。
C.文中把伤疤比作调皮孩子划下的惊叹号,形象地写出了伤疤很长的特点,这样的伤疤深深地伤害到了他。
D.“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砰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作者用三个结构相似的短语,写出了大牙湾煤矿的特点。
23.从文中可看出孙少平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
24.从小说中可以看到,孙少平的经历可谓不平凡,那么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平凡的世界”?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2020-11-26更新 | 915次组卷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5.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文章辞意洗练,充满人生智慧,比如“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句。所谓“自胜者强”,是指真正的强者,不在于赢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执着于与他人的竞争,却不愿好好面对自己,战胜自己的弱点。

对于老子这句富含哲理的话,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2
文言小题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7-9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二、文言小题
20.65文言实词选择类
30.65通假字选择类
40.65词类活用选择类
50.65古今异义选择类
6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10-12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1-240.65路遥(1949-1992)  其他小说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文学类-单文本
四、文言文阅读
13-170.4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五、古代诗歌阅读
18-190.65杜荀鹤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思妇闺情  修辞手法
六、名篇名句默写
20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七、作文
250.15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价值理念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