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4-02 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数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人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人类进入了碎片化学习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发展,而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环境被寓意为一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

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里,专家、学者、普通大众、政府官员之间消除了权威界限。人人都有言发,创造了互联网领域巨量的微资源。这些微资源相对于书籍、报刊等,其资源间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知识,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在一些专业学科领域,诞生了专业开发团队,他们开发了微课”“微视频等大量微资源。这些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是指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等媒介。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使学习者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或生活之余,休闲或坐公交、地铁途中,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地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

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的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碎片知识犹如人体各个部件,脱离了知识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部件都会失去原有意义。

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知识碎片到知识点有意义的重组,并完成知识点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此过程中主要完成对碎片知识的归类与管理,剔除对个体新知识体系建构无意义的知识碎片。在整理与剔除过程中,也要汲取新的知识作为补充。由于知识碎片的离散性,在知识点、新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系统化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

(摘编自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

材料二

在各类应用软件推动下,数字阅读日渐普及。数据显示,全民阅读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我国大众阅读用户规模和专业阅读用户规模分别达到4.3亿和1417.9万。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阅读方式,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一屏万卷’的数字阅读时代,数字阅读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说。

2019年是5G商用之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必将对数字内容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专家认为,随着技术升级,数字阅读服务将更加精细和多元。未来,面对用户多样化需求,数字阅读产业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专业化、智能化、有声化和场景化等更加全面的服务。伴随新兴技术发展,智能接收设备类型逐渐丰富,将会出现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摘编自《5G:打开数字阅读大市场》)

材料三

“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了。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内容。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摘编自《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后,碎片化学习时代来临,这意味着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亟待转变。
B.数字广播等新媒体的诞生使随时随地上网成为可能,从而为学习者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切实保证。
C.材料二用强有力的数字证明我国已进入数字阅读时代,特别是5G技术的运用将使人们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多元。
D.材料三从“阅读速度快”与“获取知识散”两个方面论证了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与材料二的观点正好相反。
2.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由于手机的影响,我们的注意力时刻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当你的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的时候,注意力不涣散、整个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
B.碎片化阅读虽有助于尽快获取多元信息,但会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如果缺乏特定目的,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不断延展阅读领域,也难以汇聚成深度的认识。
C.虽然我们不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网络带来了方便,但也使我们的阅读变成了无目标、无中心、无深思的“三无”浏览。
D.上海一直都是时尚与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在阅读习惯上也紧扣时代脉搏,81%的上海读者会看电子书,上海读者碎片化阅读倾向和对电子阅读的接受度,均高于全国水平。
3.结合上述材料,下面对“大数据时代”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具有“全媒体性质”,人们以往创造的所有信息呈现方式几乎都可以进入互联网。比如迁移到网络上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B.网络促生了“人--机--人”的交际模式,为人类建造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
C.网络时代应该多关注农村、西部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以及离退休老人、家庭妇女等较少上网的群体,加强其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消弭信息鸿沟。
D.目前,网络发展如火如荼。一旦它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我们极有可能被网络所奴隶,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思考。
4.下列有关材料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由阐述“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引出对“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分析。
B.接着论述“平民文化的兴起”和“新媒体的诞生”为“碎片化学习”提供资源和便利。
C.最后论述如何进行“碎片化学习”。
D.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
5.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请结合材料提几点建议。
2022-03-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夜归

艾芜

天已全黑了,康少明独自走着。路上的雪已踏成了冰,硬硬的,有点滑溜,很不好走。刚散会时,队长拍着他的肩说:小康,搭不到火车了,你怎么办呢?

不要紧,咱还有双脚哩,不就是十五六里吗?点把钟就跑到了。

他的回答充满了愉快和豪气,觉得这点苦都不能吃,还算年轻人吗?幸好会上说这个月的任务能提前四天完成,至于竞赛胜过乙队,那是没有一点问题了。就这点快乐的火种,燃烧在他的心里,使他重新鼓起勇气,急匆匆地朝前走去。走了不远,传来赶马的声音,赶车的依稀是个很年轻的姑娘。康少明愉快地喊道:小姑娘,让我搭搭车好吗?

这里没有小姑娘。赶车的尖声回答,胶皮大车一点也不停地,只是跑着。

康少明紧跟在后面奔跑,一面改口喊道:同志,接着又恳求地说,我是下班回村的工人,你让我搭一节车吧。

胶皮大车慢慢停下来。她坐着没有动,只是侧着脸冷冷地说:同志,坐上来吧。

姑娘赶着车,一直没有看他。他有点难受,忍不住问道:同志,你是哪个村的?

营下村。姑娘回了一句,就不再讲了。

呵,那我可以搭十里的车了!康少明高兴地叫了起来,我是康家屯的。在鞍钢干活,起先在无缝钢管厂,现在……他很想把他们将会胜过乙队的竞赛说出来。这点火种似的欢悦,始终燃烧在他的心里。

姑娘仿佛没听他说话,只是舞动鞭子,把马赶得飞快。

你是天天回家吗?赶车的姑娘突然突头突脑地这么问他。康少明奇怪她会这样发问,但因为到底她在讲话了,便高兴地回答:是的,天天回家。

你没上过村子的夜校吧?这回赶车的姑娘侧过脸来,望他一眼,声调里带着责备。

康少明看见赶车的姑娘到底望他一眼了,便高兴地解释:同志,你不晓得,我们都忙去了。

我们再忙也得上夜校。姑娘骄傲地回答一句,便又响了下鞭子,赶得马飞跑起来。康少明一下明白她迅速赶马的原因了,便劝慰地说:怕跑再快,你也赶不上了。

能赶上多少,就算多少,总比不上好。断然地说,声调里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康少明不满这个姑娘总有点盛气凌人,但还是用温和的口气说:同志,你怎么不早点回去呢?

那有什么办法呢?遇见那样多的人。姑娘重重抵塞一句。他不住诧异地问:同志,你说什么人多,那样使你难受?

呵呦,这样大的事情,你都还不晓得吗?姑娘诧异起来。

什么大事情?康少明不安地笑了,他觉得这个姑娘颇难应付,随时都会给他突如其来的袭击。

你们当真忙昏头了,姑娘大声责备他,口气上还带着讥笑,到处都在讲总路线,你们都不晓得吗?

怎么不晓得?康少明立刻反驳,我就是为了总路线,才拼命搞竞赛哪……

但姑娘一直说下去,并不理会他的话:你要是到粮食公司去看看就晓得了,好多人送余粮过去卖。

呵,你是送余粮去卖的吗?少明惊喜地叫了起来,你当真是做了一件极大事情哪……

今天晚上就是缺了课,也是值得的。他对这姑娘简直是在衷心地赞美了。

车子突然停了,康少明赶忙跳下车去帮她饮马,提灯照着。那个鲜嫩的脸蛋冻得通红,像一只苹果,发出美丽的光彩。一个少女这样的漂亮,他好像从来还没有见过,不禁看呆了。

饮完了马,她抬头望见他满脸的混凝土水浆,不禁笑了。

康少明搭讪地笑着说:同志,你只消看看我这张鬼脸子,就晓得我们工人,真是忙得够呛。

忙是忙,你们可生产得多喃!姑娘感到大笑有些对不起似的,赶紧表示好感,最近我听到一个报告,说是鞍钢老英雄特等劳动模范孟泰,一年生产,就有七百七十二个老农民那样多,这真了不起!

他是什么样子,我真想看看他!她说到这里,突然偏起头,笑着问:同志,你们啥时候,造拖拉机来呵?可不要叫我们老等哪。

康少明看见姑娘变得那样高兴起来,很想说句暗示他心里所起的某种希望:你要的话,咱日夜都得为你赶呵!但立觉得这样说是不好的,很有些冒昧,只能一本正经地说:只要你们多打粮食,拖拉机就造得快呵!

多打粮食,那我们合作社是不成问题的。姑娘大声地说。

康少明希望把话继续谈下去,他觉得听到她的声音,都会感到说不出的愉快。

跑到三岔路口,姑娘冷冷地说:同志,下吧,到这里分路了。

康少明一面爬下车子,一面舍不得似地说:同志,谢谢你,能问一声你的姓名吗?

谢什么,我姓林,叫林云。

康少明很希望林云也问他的姓名,但她没有问。他呆呆地站了一阵,才又动身走着。他边走边不快地想:这小东西,眼睛真生得高呵,她就只看得见特等劳动模范。

白雪盖着的村里静悄悄的,好多人家都熄灯了。妈开门接着他,屋里暖和和的,但灯光照着的玻璃窗上,已结上了冰花。

远处雪的原野里,传来火车过的声音,还响了一两声尖厉的汽笛。

夜,静极了。

1954116日(有删改)


【注】①总路线: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公布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反复提到的“燃烧在他心里的火种”,指在总路线引领下的劳动竞赛中胜过对手。
B.林云在康少明点明身份后才答应让他搭车,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表现对工人的信任。
C.林云通过康少明搭上车后并不着急的情绪和“天天回家”的话推断出他没上村中夜校。
D.以康少明对林云由不满到赞美再到不舍分别的情感变化,反映了青年工人的感情生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康少明“点把钟就跑到了”的愉快和豪气,林云“能赶上多少,就算多少”的自信,反映出青年们的精神风貌。
B.“提灯照着”这一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林云的美丽让康少明暗生情愫;康少明的脏脸让林云为自己的咄咄逼人感到内疚。
C.结尾部分呼应开头,形成完整的结构;火车的汽笛声反衬出乡村寂静,也象征着国家奏响了实现工业化建设的时代强音。
D.小说虽然采用了全知视角,但在人物称呼上忠于故事的发展,在林云把自己姓名告知康少明之前,文章都以“姑娘”指代林云。
8.文中画线句表达了康少明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9.艾芜曾请教鲁迅写短篇小说时应如何使用材料,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内容选材的特点及其表达的主题。
2022-04-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对此欲倒东南倾(东南: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B.安能摧眉折腰权贵(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C.云青青兮欲(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D.森林兮层巅(栗:颤栗;惊:震惊)
1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12.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李白“有诏供奉翰林”,“翰林”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
D.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1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1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李白曾游历并州(今山西太原),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C.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D.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2)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
2022-03-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难道。②纪:经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多佳日”领起全篇,说明诗歌展现的是美好时节常有的乐趣,虽无一字刻画景物,却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风光的清爽和诗人兴致的高昂。
B.“农务各自归”上承三、四句招饮之事,展现了与邻居交往的无拘无束;又下启后句相思之情,“辄”字展现了与邻居情意的真挚淳朴。
C.“此理将不胜”承接上文,转入议论说理,诗人认为人生哲理也不应该被忽视,展现了诗人在移居后对躬耕劳作和生命哲思的双重追求。
D.本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穿插交游、劳作之事,用语自然,文气畅达,全诗看似散缓,实则浑成,展现了诗人任情适意的自然之乐。
16.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样的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