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32 题号:1542656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数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人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人类进入了碎片化学习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发展,而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环境被寓意为一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

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里,专家、学者、普通大众、政府官员之间消除了权威界限。人人都有言发,创造了互联网领域巨量的微资源。这些微资源相对于书籍、报刊等,其资源间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知识,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在一些专业学科领域,诞生了专业开发团队,他们开发了微课”“微视频等大量微资源。这些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是指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等媒介。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使学习者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或生活之余,休闲或坐公交、地铁途中,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地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

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的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碎片知识犹如人体各个部件,脱离了知识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部件都会失去原有意义。

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知识碎片到知识点有意义的重组,并完成知识点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此过程中主要完成对碎片知识的归类与管理,剔除对个体新知识体系建构无意义的知识碎片。在整理与剔除过程中,也要汲取新的知识作为补充。由于知识碎片的离散性,在知识点、新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系统化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

(摘编自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

材料二

在各类应用软件推动下,数字阅读日渐普及。数据显示,全民阅读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我国大众阅读用户规模和专业阅读用户规模分别达到4.3亿和1417.9万。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阅读方式,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一屏万卷’的数字阅读时代,数字阅读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说。

2019年是5G商用之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必将对数字内容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专家认为,随着技术升级,数字阅读服务将更加精细和多元。未来,面对用户多样化需求,数字阅读产业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专业化、智能化、有声化和场景化等更加全面的服务。伴随新兴技术发展,智能接收设备类型逐渐丰富,将会出现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摘编自《5G:打开数字阅读大市场》)

材料三

“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了。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内容。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摘编自《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后,碎片化学习时代来临,这意味着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亟待转变。
B.数字广播等新媒体的诞生使随时随地上网成为可能,从而为学习者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切实保证。
C.材料二用强有力的数字证明我国已进入数字阅读时代,特别是5G技术的运用将使人们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多元。
D.材料三从“阅读速度快”与“获取知识散”两个方面论证了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与材料二的观点正好相反。
2.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由于手机的影响,我们的注意力时刻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当你的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的时候,注意力不涣散、整个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
B.碎片化阅读虽有助于尽快获取多元信息,但会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如果缺乏特定目的,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不断延展阅读领域,也难以汇聚成深度的认识。
C.虽然我们不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网络带来了方便,但也使我们的阅读变成了无目标、无中心、无深思的“三无”浏览。
D.上海一直都是时尚与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在阅读习惯上也紧扣时代脉搏,81%的上海读者会看电子书,上海读者碎片化阅读倾向和对电子阅读的接受度,均高于全国水平。
3.结合上述材料,下面对“大数据时代”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具有“全媒体性质”,人们以往创造的所有信息呈现方式几乎都可以进入互联网。比如迁移到网络上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B.网络促生了“人--机--人”的交际模式,为人类建造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
C.网络时代应该多关注农村、西部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以及离退休老人、家庭妇女等较少上网的群体,加强其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消弭信息鸿沟。
D.目前,网络发展如火如荼。一旦它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我们极有可能被网络所奴隶,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思考。
4.下列有关材料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由阐述“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引出对“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分析。
B.接着论述“平民文化的兴起”和“新媒体的诞生”为“碎片化学习”提供资源和便利。
C.最后论述如何进行“碎片化学习”。
D.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
5.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请结合材料提几点建议。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生活相依赖的一群人不能单独地、零散地在山林里求生。在他们,团体是生活的前提。可是在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人们并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绝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团体的象征。在这样的神的观念下,派生出两个重要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与此相反,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字,一方面他一再地要给仁字明白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却又屡次对这种道德要素欲说还止。每当他积极地想要说明仁字是什么时,他却又退到了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明慧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团体缺乏,天下归仁就是一个无法清晰解释的观念。以私人关系维系的社会形态中,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样不分差序的爱的观念,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方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这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上,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王私人间的关系。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就是负有政治责任的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能另找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传统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可用于说明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那就是脆弱性论证。与崇高性论证相比,后者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原因在于,就其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摘编自《世界哲学大会专家谈》,《光明日报》2018082402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乡土社会讲究“差序”,讲究的是基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现代西洋社会注重“团体格局”,道德上强调公共秩序的规范。
B.中国是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非常在乎熟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并不像西方民众一样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被的团体。
C.西洋社会道德认为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神才是至高无上的。中国乡土社会道德讲究的人伦与社会等级秩序,君主往往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
D.孔子对“仁”字的解释欲说还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明显的团体概念,很难有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最后只能又回到“克己复礼”等道德要素上来。
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宗教的虔诚与信赖是西洋社会道德观念的来源,“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乡土中国社会道德的来源。
B.乡土中国的社会是靠一根根私人关系线维系的,这种私人关系有别于团体道德,这一根根私人关系线就是乡土社会的道德要素。
C.孔子和孟子强调“仁义礼智”“心之四端”,宗教家设计一些经由道德实践而获得解救的修行之途,体现了对道德的“脆弱性论证”。
D.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之所以讲道德,是权衡、反思的结果。“讲道德”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费孝通“乡土中国道德观念”观点的一项是(     
A.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C.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物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
D.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4.同样是谈“道德”,两则材料论述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5.中国人逢年过节要拜亲访友,人情味非常浓,与此同时,“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又是某些人的生活信条,请结合两则材料的论述,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6-09更新 | 2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这些外行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作家从什么源头汲取了他的素材,他如何用这些素材才使我们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才在我们心中激起了我们也许连想都没想到自己会有的情感。如果我们向作家请教,他本人也说不出所以然,也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正是这个事实引起了我们更大的兴趣;即使我们彻底地了解了作家是怎样决定选材的,了解了具有创造性想象力的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所了解的一切也根本不能帮助我们自己成为作家。——尽管如此,我们的兴趣一点儿也不会减弱。

②如果我们能够至少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在像我们一样的人们身上,发现在某些地方有与创作相类似的活动该多好啊。检验这种活动将使我们有希望对作家的作品开始作出一种解释。确实,这种可能性是有的。毕竟作家自己是喜欢缩小他们这种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的;他们一再要我们相信,每一个人在心灵上都是一个诗人。

③难道我们不该在童年时代寻找想象活动的最初踪迹吗?孩子最喜爱、最热衷的是玩耍和游戏。难道我们不能说每一个孩子在玩耍时,行为就像是一个作家吗?相似之处在于,在玩耍时,他创造出一个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用使他快乐的新方法重新安排他那个世界的事物。如果认为他并不认真对待那个世界,那就错了;相反,他在玩耍时非常认真,并且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玩耍相对的并非是严肃,而是真实。尽管孩子满腔热情地沉浸于游戏的世界,他还是相当清楚地把游戏的世界与现实区别开来;他喜欢把想象中的事物和情景与真实世界中可能的和可见的事物联系起来。这个联系就是使孩子的“玩耍”不同于“幻想”的地方。

④作家的所作所为与玩耍中的孩子的作为一样。他创造出一个他十分严肃地对待的幻想的世界——也就是说,他对这个幻想的世界怀着极大的热情——同时又把它同现实严格地区分开来。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一次对令人不能满足的现实的校正。但是,作家想象中世界的非真实性,对他的艺术方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后果;因为有许多事情,假如它们是真实的,就不能产生乐趣,在虚构的作品中却能够产生乐趣。许多激动人心的事情本身实际上是令人悲痛的,在一个作家的作品上演时,它们却能变成听众和观众的快感的源泉。

⑤当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他停止了游戏,好像也放弃了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但是无论谁,只要他了解人类的心理,他就会知道,让一个人放弃他曾经体验过的快乐几乎比任何事情都困难。事实上,我们只不过把一件事情转换成另一件罢了,似乎是抛弃了的东西实际上被换上了一个代替物。同样,长大了的孩子在停止游戏时,只是抛弃了与真实事物的联系,他现在用幻想来代替游戏,创造出叫作白日梦的东西来。我相信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一生中是不时地创造着幻想的,只是,成年人在别人面前把它们隐藏起来。

⑥我们真能够试图将富于想象力的作家和“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进行比较吗?将他的创作和白日梦进行比较吗?这里,我们必须区分开这两类作家:像古代的史诗作家和悲剧作家一样接受现成题材的作家,由自己选择题材创作的作家。我们将要谈的是后一种,并且为了进行比较,我们将不选择那些最被推崇的作家,而选择那些评价不高的长篇小说、传奇文学和短篇小说的作者,他们拥有最广泛、最热忱的读者群。

⑦首先,这些小说作者的作品中有一个特征不能不打动我们: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主角作为兴趣的中心,作家试图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他置于一个特殊的神的保护之下。如果在我的故事的某一章的结尾,我让主角严重受伤,流血不止,失去知觉,我肯定会在下一章的开始让他受到精心的护理,并逐渐恢复起来。如果第一卷以他们乘的船遇到暴风雨沉没为结尾,我们可以肯定,在第二卷一开始就会看到他奇迹般地获救。我带着安全感跟随主角经历他那危险的历程,这是真正英雄的感觉。我们的一个最优秀的作家用一句无与伦比的话表达了这种感觉:“我不会出事情的!”在这种从不受伤害的特性的启示下,我们可以立即认出“至高无上的自我”,就像每一场白日梦和每一个故事的主角一样。

⑧这些自我中心的故事很难看作是对现实的描写,但是,作为白日梦的必要成分,它却很容易被理解。现时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对早年经验的记忆,现在,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又在作品中得到实现。作品本身展示出两种成分: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记忆。一篇创造性作品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和代替物。当一个作家把他的作品奉献给我们,或者把我们认为是他个人的白日梦告诉我们时,我们就会感到极大的快乐。

(摘编自弗洛伊德《作家创作与做白日梦的关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并不清楚自己选材的来源,也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作品为何能给人深刻印象、激发受众情感。
B.作者认为,用现成题材创作的作家相比于由自己选择题材的作家,更强调真实性,而想象力则有欠缺。
C.成年人即使不是作家,也会尝试用幻想来替代童年时的游戏,体验曾经的快乐,这可称为“做白日梦”。
D.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它”,指的就是在这类“自我中心”的作品中,主角有一种从不受伤害的特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个人在心灵上都是一个诗人”,可以看作是下文能够将人类童年时代的玩耍与作家的创作活动进行比较的前提。
B.从第⑦段可以看出,作者对宣扬“至高无上的自我”的作品持否定态度,这从文中两次使用“肯定”就能得出结论。
C.即使我们知晓了作家的创作不过是童年游戏的继续和代替物这一真相,也并不影响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寻到快乐。
D.弗洛伊德有关作家创作与做白日梦关系的论述,可以很好地解释当下某些爆红偶像类网络小说受人追捧的根本原因。
3.下列对材料中“自我中心的故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作品无论怎么写,其本质都是创作者基于回忆的自叙传。
B.作品中人物具备的特性是创作者自己不具备的,或是向往的。
C.作品可能是作者为满足童年时期对英雄的渴望而创作出来的。
D.这种作品创作中想象与虚构的过程,是作家潜入人物的过程。
4.为了更清晰地表达观点,材料③④段将儿童玩耍与作家创作进行了比较。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中空缺的部分。
儿童玩耍作家创作
表现创造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的全新世界__________
态度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
结果使自己快乐___________
5.“许多激动人心的事情本身实际上是令人悲痛的,在一个作家的作品上演时,它们却能变成听众和观众的快感的源泉。”请结合关汉卿的《窦娥冤》解读文中这句话的含义。
2024-04-22更新 | 1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民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民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民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为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

1.下列关于中国乡土社会“家的性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作为一种事业社群,具有绵续性,而西方的家庭无需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一般具有临时性。
B.氏族作为事业组织,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这种长期性同样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所具备的。
C.家庭关系的主轴在纵向的父子、婆媳之间,而不是在横向的夫妇之间,这一显著特点是由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决定的。
D.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注重绵续性,求效率,讲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只有夫妻间的相敬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依据人类学上的说法,部落是由氏族扩大形成的。部落和氏族都具备事业组织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相同的。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根据事业的大小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事业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方面。
C.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发生变化,跟该社群担负的功能有关。西洋家庭担负生育功能,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
D.作者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形容夫妻的两性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在生活上安慰夫妻双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乡土社会采取差序格局作为结构原则,这仅是作者的假设,由此得出的基本的家具有氏族性的判断并没有客观依据。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结构如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而不加以扩大,就会影响家的长期绵续性,也就不利于经营复杂性事业。
C.中国的家法和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强调讲究负责和服从的纪律性,追求事业维系和发展的效率,冲淡了家人间的亲情。
D.在论述“中国的家”的特点时,作者一再强调“乡土社会”这一概念,表明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乡土社会的性质密切相关。
4.上述文字多处运用对比的方法,试列举两例,并简析作者通过这些对比想要表达什么观点。
2020-12-28更新 | 3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