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安徽 高三 三模 2022-05-16 3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家训家风。传统家训家风及其蕴含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仍有其独特价值。借鉴吸收传统家训家风的精华,发挥其教化作用,引导善行义举,提升道德水平,可以为形成良好家训家风提供滋养,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梳理精华内容。传统家训家风以家庭伦理为主要内容,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康洁等。比如,颜氏家训主张“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重视榜样作用,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金华胡氏家训强调“为官当以家国为重,以忠孝仁义为上”等,张氏家训强调“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唯恐有损于人”等,这些家训家风体现着人们认可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些内容,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可以对历史上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家训家风文本进行梳理和归纳,吸收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发挥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的积极作用。

加强道德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些优秀的传统家训家风之所以流传得广,与其注重通过各种仪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有关。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既表现为制度规范,也表现为具有价值内涵的形式仪式。在特定仪式中发挥家训家风的成风化人功能,对于促进亲情,和谐人际关系也有一定助益。道德实践有助于道德养成。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的文明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感知礼仪、践行道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动、转化为习惯。

实现多样传播。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家风,大多通过书籍和人际交往等多种方式得到广泛传播。这启示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借助多样的传播路径。近年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的电影、电视剧、微视频等越来越多,不少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作品对于引导青少年传承文化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发挥传统家训家风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在网络互动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我们要不断创新网络宣传方式方法,发挥教化作用,引导善行义举,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在网络空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

(摘编自杨维东《借鉴吸收传统家训家风精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鉴吸收传统家训家风精华,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B.对历史上家训家风文本的梳理和归纳,可以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
C.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积极的道德实践是途径之一。
D.网络平台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的渠道,是接受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颜氏家训、胡氏家训和张氏家训,是为了证明传统家训家风内容繁多杂乱,需要细心地甄别梳理。
B.第三段重说理分析,指出道德实践要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C.文章第四段先论述传统家风家训的传播方式及其启发,然后分析现状,指出要不断创新网络宣传方式方法。
D.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家训家风的问题上,文章从内容、实践以及传播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家训家风体现了人们认可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C.青少年应该在多种文明教育活动中特别是网络上,感知礼仪,践行道德,学习做人。
D.如果网络平台能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那就要放开网络平台,任其创新发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从中医角度研究确定病因病基、治则治法,形成了覆盖医学观察期、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发病全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中医医院、中医团队参与救治,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定点医院若干重症病区和方舱医院,其他方舱医院派驻中医专家。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对轻症患者实施中医药早介入早使用;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对医学观察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服用中药提高免疫力;对出院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建立全国新冠肺炎康复协作网络,提供康复指导。据统计,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筛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三药三方”为代表的针对不同类型新冠肺炎的治疗中成药和方药,临床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材料二:

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中医药使用情况(%)

年龄受访者占比经常接触中医药,
平时用中医药保健
接触中医药较多,
不舒服会看中医
接触较少
或从未接触过中医药
<20岁1.8746.7025.8027.50
20-35岁22.6657.7227.4914.78
36-50岁41.6660.0033.326.68
51-65岁25.7052.9939.877.14
>65岁7.9946.1643.5810.2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为50万人,现在只有近30万人。而与此相反,西医则从1949年的约8.7万人发展到今天的175万人,增长近20倍。另外,中药药材储备不足,中医药调配方式单一,很多医院只能提供中药配方,无法满足患者所急所需,也无法满足长期预防的需要。对此,人大代表张荣珍建议,要提升中医院中药服务能力,提供多元化临方制剂。鼓励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开展超微末、胶囊剂、浸剂、中药提取颗粒剂等新剂型的临方制剂,为病人提供个性化中药用药服务,进一步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摘编自雷威《疫情时代中医药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创新路径探讨》)

材料三:

通过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加强了国内外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受到了海内外广泛的认可和赞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寻求中医药抗疫经验,此时正是大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中国的中医药界愿与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分享防疫和救治经验;愿通过国家层面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派送中医药专家,提供中成药、中药饮片等援助;愿通过互联网,向海外提供远程中医药诊疗等力所能及的援助。另外,海外各国,特别是匈牙利、澳大利亚等为中医药立法的国家以及103个认可使用中医针灸的国家,可以积极地让当地的中医师、针灸师参与到新冠肺炎治疗中去,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

当前,中医药出征海外抗疫仍有一定的阻力。一是海外大部分国家在法律上尚未认可中医药,使中医药的运用受到了限制;二是中医药缺乏国际化标准,阻碍了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三是虽然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传播力量和传播渠道仍然有限,海外各国民众对中医药的了解较少,短时间内让海外民众认可并使用中医药难度较大,随着疫情的不断升级,上述阻力正在不断克服,有报道显示,意大利托斯卡纳卡雷吉大学综合医院下属科研机构计划对中草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进行试验,各国民众也陆续开始尝试接受中医药。通过此次疫情,各国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必然有所提升,这将成为日后中医药海外传播的重要基础。

(摘自陆跃、邵晓龙等《在助力全球抗击疫情中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中医药使用情况调查表来看,参与的群体主要集中于36~65岁,其他年龄层次也各占一些。
B.20岁及以下的人群对中医药接触较少或从未接触过的原因是:中医药在保健方面成效显著,治病效果并不显著。
C.从民国至今的中西医人数变化情况来看,中医从业人员大幅减少,西医从业人员在大幅增加,中医传承出现困难。
D.中医药治疗能力、发展体系现代化可从中医素养社会化、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中医能力代际传递等五个方面构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中医药抗山新冠肺炎,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制定救治方案,对症下药,效果显著。
B.使用中医药,形成覆盖治疗新冠肺炎全过程的方案并推广,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C.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和治疗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他们愿意向中国寻求经验。
D.中医药海外传播具有一定基础,但仍有阻力,新冠疫情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机遇。
6.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如何助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徙(节选)

汪曾祺

高先生,名鹏,字北溟。先生少孤,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

这谈甓渔是个诗人,也是个怪人。他功名不高,只中过举人,名气却很大。中举之后,累考不进,无意仕途,就在江南江北,沭阳溧阳等地就馆。

谈老先生知道高家很穷,他教高先生书,不受修金。每回高先生的母亲封了节敬送去,谈老先生必亲白上门退回,说:“老嫂子,我与高鹏的父亲是贫贱之交,总角之交,你千万不要这样!我一定格外用心地教他,不负故人。”果然,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地中了一名秀才,众人说:高家的风水转了,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

功名道断,高北溟怎么办呢?头二年,他还能靠笔耕生活,谈先生还没有死。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所得润笔,尚可飦粥。谈先生寿终,高北溟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

他开设私垫教几个小小蒙童,收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然而除了少数极其守旧的人家,都已经把孩子送进学校了,正在袁空咄咄,百无聊赖,有一个平素很少来往的世交沈石君来看他。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几岁,也曾跟谈甓渔读过书,开笔成篇以后,到苏州进了书院。书院改成学堂,革命、“光复”……他就成了新派,多年在外边做事。他有志办教育,在省里当督学。回乡视察了几个小学之后,拍开了高家的白木板门。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

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

恰好沈石君因和厅里一个科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回家闲居,正在四处写信,托人找事,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长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长沉吟了一会,说:“可以。”

沈石君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自然要考虑各种关系,也明知局长的口袋里装了几个人,想往初中里塞,不得不适当照顾,但是几门主要课程的教员绝对不能迁就。

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

高先生要求“随班走”。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共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

他要求在那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找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存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强调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他也讲《苛政猛于虎》、《晏子使楚》。《项羽本纪》、《出师表》。《陈情表》、韩、柳、欧、苏。集中地讲的是白居易、归有光、郑板桥。最后一学期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唐坊文礼》。他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的文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都讲了。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上讲了《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给学生。讲了一篇《潍县署中寄弟墨》,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初中国文教员中极为少见。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穿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

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道,指出好处和不好处,发下去由学生自己改一遍,或同学间互相改;交上来,他再改一遍,加总批,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誊一遍,留起来;要学生随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他说,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

为了帮助学生将来升学,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一年级是《字形音义辨》,二年级是《成语运用》,三年级是《国学常识》。

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高先生讲过的文章的若干片段,许多学生过了三十年还背得;他们接受了高先生通过那些选文所传播的思想——人道主义,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立身为人,呜呼,先生之泽远矣!

高先生这几年心境很好,人也变随和了一些。他和沈石君以及一般同事相处甚得。沈石君每年暑假要请一次客,对校中同仁表示慰劳,席间也谈谈校务。高先生是不须催请,早早就到的。他还备了几样便菜,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教员,在家里赏荷小聚。

高先生有一件心事:想把谈老师的诗文刻印出来。

谈老先生死后,后人很没出息,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几年工夫,把谈先生挣下的家业败得精光,最后竟至靠拆卖房屋的砖瓦维持生活。

谈老先生的哲嗣名叫幼渔,到无米下锅时,就到谈先生的学生家去打秋风。到了高北溟家,高先生总要周济他一块、两块、三块、五块。总不让他空着手回去。每年腊月,还得为他准备几斗米,一方腌肉,两条风鱼,否则这个年幼渔师弟过不去。

高北溟怕他把谈先生的文稿卖了,狠了狠心,拿出一百块钱,跟谈幼渔把稿子买了。

想刻印,却很难。松华斋可以铅印,尚古山房可以雕板。问了问价钱,都贵得吓人,为高北溟力所不及.稿子放在架上,逐年摊晒。高先生觉得对不起老师,心里很不安。

一九八一年八月四日于青岛黄岛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鹏在私塾办不下去的时候,听从了沈石君的建议,读了两年简易师范,做了小学教师,这样的选择顺应了发展的时代。
B.谈先生不受贫困家庭的高鹏的“修金”,高鹏周济没有出息的谈幼渔,这些情节告诉人们:人世间的道义可以迁徙传承。
C.作者挑选大量的生活素材,精心组织,条理清晰;叙事俭省,寥客数语便将富有个性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D.文末写高鹏买下了谈先生的文稿,但却始终没有刻印,“心里很不安”。这是心理描写,表现出他急人之困的高尚品格。
8.高鹏老师在教学上敢想敢做。他在部定课本之外对教材有哪些创新举措?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9.“人生的道路虽然没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柳青《创业史》)高鹏人生道路中的那几步紧要处发生在哪些阶段?具体内容是什么?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2022-05-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苻融,字博休,苻坚之季弟也。少而岐嶷夙成,魁伟美姿度,未弱冠便有台辅之望,长而令誉弥高,为朝野所属。坚僭号,拜侍中,寻除中军将军。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尝著《浮困赋》,壮丽清赡,世咸珍之。旅力雄勇,骑射击刺,百夫之敌也。尤善断狱,奸无所容,故为坚所委任。

在冀州,有老母遇劫于路,母扬声唱盗,行人为母逐之,既擒劫者,劫者返诬行人为盗。时日垂墓,母及路人莫知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盗。”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是盗,何以诬人!”其发奸摘伏,皆此类也。所在盗贱止息,路不拾遗,坚及朝臣雅皆叹服,州郡疑狱莫不折之于融。

性至孝,初届冀州,遣使参问其母动止,或日有再三。坚以为烦,月听一使,后上疏请还侍养,坚遣使慰喻不许。久之,征拜侍中、车骑大将军。融为将善谋略,好施爱士,专方征伐,必有殊功。

坚既有意荆、扬,时慕容垂、姚苌等常说坚以平吴封禅之事,坚谓江东可平,寝不暇旦。融每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穷兵极武,未有不亡。江东虽不绝如綖,然天之所相,终不可灭。”坚曰:“吾将任汝以天下之事,奈何事事折吾,沮坏大谋!汝尚如此,况于众乎!”坚之将入寇也,融又切切谏曰:“陛下听信鲜卑、羌虏谄谀之言,采纳良家少年利口之说,臣恐非但无成,亦大事去矣。垂苌皆我之仇敌思闻风尘之变冀因之以逞其凶德少年等皆富足子弟希关军旅苟说佞谄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不足采也”坚弗纳。及淮南之败,垂、苌之叛,坚悼恨弥深。

(节选自《晋书·载记·第十四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垂/苌皆我之仇敌/思闻风尘之变/冀因之/以逞其凶德/少年等皆富足子弟/希关军旅/苟说佞谄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不足采也/
B.垂/苌皆我之仇敌/思闻风尘之变/冀因之以逞其凶德/少年等皆富足子弟/希关军旅/苟说佞谄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不足采也
C.垂/苌皆我之仇敌/思闻风尘之变/冀因之以逞其凶德/少年等皆富足子弟/希关军旅/苟说佞谄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不足采也/
D.垂/苌皆我之仇敌/思闻风尘之变/冀因之/以逞其凶德/少年等皆富足子弟/希关军旅/苟说佞谄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不足采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弟,文中指苻融是苻坚最小的弟弟。古代兄弟的排行顺序通常是伯(孟)仲叔季。
B.征拜,指朝廷征召授官。古代授予官职的常见词还有“任”“除”“转”“察”等。
C.江东,古代地理左东右西,故长江以东的江南地区亦称为“江东”,文中指的是东晋。
D.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用做帝王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苻融文武双全,世人称赞。文,下笔成章,雄伟瑰丽、清新丰富;武,勇猛威武,精于谋略,专方征伐。
B.苻融聪辨明慧,明察善断。冀州任上巧妙智辨抢劫者;州郡的疑难案件莫不请他裁决,赢得苻坚的赞赏。
C.苻融重视亲情,极为孝顺。在镇守冀州期间,常派人探视母亲,有时一日两三次,甚至想辞官回京侍奉。
D.苻融审时度势,谏阻伐晋。苻坚认为可以平定江东,苻融剖析内外形势,最终阻止了苻坚对东晋的进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日垂暮,母及路人莫知孰是,乃俱送之。
(2)吾将任汝以天下之事,奈何事事折吾,沮坏大谋!
2022-05-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陇首

赵汝鐩

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

斋钟①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

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

农家说县催科急,留我茅檐看引文②。

注:①斋钟:午时的钟声。②引文:官府派租单。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选取了典型细节,通过描写采桑女的头饰和衣着,表现了她们生活的辛劳和贫穷。
B.中间两联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交代了诗人行走山村的见闻,渲染乡村宁静的自然氛围。
C.尾联从“我”的视角叙事,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委婉含蓄地揭示农家辛劳贫穷的缘由。
D.诗中对山乡风景和人物活动的描写,用语质朴,不事雕琢,也体现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15.此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景交融,意境空旷,描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载人空间站,简称中国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实验室系统,由核心舱、实验舱、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又可以与核心舱__________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中国空间站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能否帮助人类开展载人登月活动?空间站在近地轨道上运行,距地面400千米左右,轨道相对固定,和约38万公里外的月球__________,并没有充当中转站的能力和必要。而且登月任务对火箭发射的时间要求很高,(            ),这也就决定了用于载人登月的火箭一定要从地面发射。不过,因为无法直接参与载人登月,空间站也可以充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任务。进行科研实验本身就是空间站的使命之一,在载人登月计划需要开展技术试验时,空间站自然“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来说,空间站在载人登月任务当中__________,将发挥重要作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整合     相去甚远     义不容辞     无所不为
B.组合     相去甚远     义不容辞     大有可为
C.整合     遥不可及     首当其冲     大有可为
D.组合     遥不可及     首当其冲     无所不为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法在太空中长期储存的载人火箭的推进剂,也就是燃料
B.无法在太空中长期储存的燃料,也就是载人火箭的推进剂
C.载人火箭的推进剂,也就是燃料,无法在太空中长期储存
D.也就是推进剂,载人火箭的燃料,无法在太空中长期储存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无法直接参与载人登月任务,空间站却可以充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
B.因为无法直接参与载人登月,空间站也可以承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任务。
C.虽然无法直接参与载人登月,空间站却可以承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任务。
D.因为无法直接参与载人登月任务,空间站也可以充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俄乌冲突问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在答记者问时表明:乌克兰问题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经纬,演变到今天这种局面,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国安全应该是共同、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应该得到尊重和解决,这是中方的一贯立场。中方始终本着客观公正态度,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一直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有关国家不断拱火浇油,挥舞制裁大棒的行为非但无助于解决乌克兰问题,还会制造出新的问题,干扰政治解决的进程。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对话谈判,而不是以自己为标准单方面定义“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更不是逼迫各国选边站队、制造非友即敌的“寒蝉效应”。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0.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我国的立场、态度、做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上述语段提取关键信息,每点不超过15个字。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我,就是中国——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年度发布盛典”于2022年1月28日播出。盛典上,我们从抗美援朝老战士饱经沧桑但依旧高亢的声音中读懂红色基因的传承,从奥运健儿拼搏的汗水中读懂青春无悔、为国争光的誓言,从“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的日记中读懂信仰的力量和赤子之心……正如这场盛典的主题曲《我,就是中国》所唱的“我是什么样子,中国就是什么样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2-05-1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4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7-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房玄龄等  《晋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210.65修辞手法  概括要点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表达题组
六、作文
220.4青春 使命  责任 担当  记叙性材料  时代榜样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