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陕西 高二 期中 2022-05-24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责”强调的是责任和担当,表达了国家治理中个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在中华历史文明中,有许多与此类似的文化伦理。这些文化伦理的初创期基本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其后的国家治理中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内容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伦理派别。就其对当前治国理政的现代价值而言,主要有以德治国、诚信爱国、家国同构三大内容。

以德治国。中国的德治传统源远流长,很早就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说法。商朝的治国方案中就已有德治思想萌芽,其后得到儒家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施仁政于民”“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思想都是对德治思想的进一步阐述。董仲舒创立的“天人合一”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更是将“天志”“天命”和道德联系起来,成为中国古代封建制政权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古代以德治国的思想与现阶段治国理政中强调的德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前者从本质上看就是人治,是与法治相对立的。它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要求最高统治者及其所有官吏都必须是道德高尚的或有道德的人;二是十分重视老百姓的道德教育,重视老百姓“羞耻心”的培养;三是强调对老百姓实行“德政”。在当前国家治理的新征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以德治国思想,必将为转型期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诚信爱国。儒家的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认为“民无信不立”;法家商鞅的“立木为信”……不同学派的政治家在其治理中均强调诚信的重要作用。它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它要求国家对普通民众诚信,国家在制定各项公共政策之前须与社会大众达成契约,并按照该契约予以执行。另一方面,它也强调民众诚信爱国的行为,要求普通民众对国家言而有信,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一种诚信的精神力量,弘扬社会正能量,促成整个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生产生活氛围。我们只有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诚信立身、诚信立国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好国家治理这件大事。

家国同构。“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稳定,社会才可能稳定。家庭不断放大,可以延伸为家族,乃至国家。因而,家国同构的国家治理,家庭中存在的文化伦理也随之成为社会或国家伦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修身之道也即国家治理之道,帝王的修身之道更是与国家治理的成效息息相关,正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在当前“小家庭大社会”的治理背景下,许多个体缺乏家国情怀,只关注自身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因而更应该重视和提倡明德和修身,并促使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积极的功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说最早揭示了德治的内容,并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
B.孟子提出“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继承先贤思想,对德治做了进一步阐述。
C.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志”“天命”和道德联系,其优秀成分应继承和发扬。
D.个人修身之道即国家治理之道,故而《大学》强调自天子而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在梳理中国德治思想传统和指明古今德治思想的本质区别时,都采用了纵向分析的方法。
B.文章点面结合,开篇即肯定“责任意识”的价值,然后就古代文化伦理的主体内容展开阐述,条理清晰。
C.文章阐述古代文化伦理的主要内容,均着眼于其对当前治国理政的现代价值,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D.文章论据详实,在三个主体段的论证中,都准确征引了必需的史料,使引证论证成为其行文的重要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华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文化伦理派别,其主体思想内容也各不相同。
B.为了弘扬正能量,形成诚信的社会氛围,首要工作是坚定不移地促成民众对国家守信,以诚信立身。
C.古代文化伦理强调普通民众的重要作用。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也应重视文化伦理个体的人格塑造。
D.当今许多人缺乏家国情怀,因而更应该提倡明德修身,并努力从个人修身之道走向国家治理之道。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叶岛(节选)

钟法权

三叶岛在南海的前沿,最先感受到“山竹”的征兆。九月十日那天,大海便露出了恐怖狰狞的面孔,海浪跳跃式地相互拍打,云层也开始变厚,几乎是像锅盖一样盖住了海面。

蓄水罐里的水越来越少,仅仅够一个星期的做饭用水所需。因为水紧缺,三个人心照不宣地节约用水。符海对于节约用水的措施都可以坚决无条件地做到,可他无法做到不给三角梅每两天浇一次水。对此,王海很有意见,每当符海给三角梅浇水的时候,王海便拉下脸,以老兵的身份批评符海说,在海南岛上三角梅到处都是,又不是什么金贵的花,人喝都不够,你还给花浇水,简直是分不清轻重。

符海望着窗外的暴雨说,这两盆三角梅是我万里迢迢从琼海乘火车坐轮船带到三叶岛的。它虽说普通,可在三叶岛上就不一样了,它可是整个小岛上一年四季开花的植物。

王海对符海的辩解无法接受,便以老兵和副班长的口气说,三角梅因为台风缺水而枯死实属正常,你的对象也能理解。下次探亲时再带上两盆到岛上来就行,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孰轻孰重,你好好掂量。

符海坚持说道,台风很快过去,而小梅就会坐给养船从三沙来到三叶岛。小梅到岛上来,虽然是来见我,可三角梅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不像你说的那样可有可无。

两个人你来我往,谁也没法说服谁,只得找陈海评理。平常话不多的陈海说,三角梅在岛上就如门前的榄仁树,我们是离不开榄仁树的,如今三角梅也一样,只要我们人在,就要把岛上的一切守护好。一时形成了二比一,王海虽心有不服,也只好不再吭声。

钢化玻璃内的三角梅每日灿烂地盛开着;钢化玻璃外的暴雨时断时续地下着。在台风中,小岛像在巨浪中行驶的小船,飘摇着、颠簸着、晃荡着。

到了台风真正来临那天,更是昏天黑地,黑色的乌云抱着团在海面上打着转。台风咆哮着、嘶鸣着、怒吼着,关紧的窗子被吹得啪啪直响,强大的推力,与海浪合力,小岛仿佛地动山摇。一股更大的台风席卷而来,级别达到了十七级以上。蓄水的蓝色球罐最终没能经受住海的诱惑,先是腾空飞起,而后随着风势又缓缓下坠,像一个蓝色的气球落在了营房门前的操场上,随着风在那儿高速地旋转。当天在塔楼里值班的陈海和符海看了个真真切切。就在他们为眼前的现象所震惊时,只见王海拿着套船的缆绳冲了出去。

陈海像是被火烫了屁股,噌地一下蹿了起来,紧张而又万分担心地骂道,王海,疯了吗?符海你坚守岗位,我去救他。陈海话没说完,人便冲到了门口。王海艰难地朝着蓝色的球罐靠近。风太大了,人根本无法站稳,他像喝醉了酒,歪歪倒倒、摇摇晃晃地朝着在操场上旋转的水罐靠近。水罐在旋转的过程中,开始快速向大海移动,王海快速抛出了手中的缆绳,第一次没能套住水罐的耳子,因为用力过猛,再加上风的作用,他一下子被掼了出去,被风刮倒在地。平常用缆绳套船是王海最拿手的绝活,在七八级风中,他也能把张着口的缆绳又准又稳地套在靠近码头的船桩上,可是今天的台风达到了十七级以上,抛出去的缆绳很快被台风吹得变了形状。王海没有气馁灰心,倔强地又从地上爬了起来,再次向水罐抛出缆绳,这一次抛出去的缆绳套住了水罐的耳子,可水罐在强劲台风的作用下,再一次被台风吸到了离地面一米多高的位置,并快速向着大海移动。王海两脚蹲地,身子向后仰,双手紧紧地拉着缆绳。

台风的力量太大了,扯着王海向大海飞去。

危急时刻,陈海像一股旋风冲到了王海的身下,一把抱住了王海的双脚。

这一天,这一刻,正是台风最凶猛的时刻。陈海手中抓到的只是王海的一双迷彩胶鞋。

台风过后的南海渐渐趋于平静,部队展开了海空联合搜救。第二天上午,符海在赵述岛以东二百公里处的海面上发现了漂在海面上的蓝色水罐,还有把自己系在缆绳另一端的王海……

陈海与符海在整理王海的遗物时,发现王海的集邮册里,每一页都夹着一两朵三角梅花瓣的标本。紫红色的花瓣虽然干枯了,可依然保持着鲜艳灿烂的本色,像用紫红绸布剪的花朵一样。

符海一时弄不明白,如此喜欢三角梅的王海,为什么反对他给三角梅浇水?为什么他要如此无畏地救一个蓄水的水罐?

还是陈海看得仔细,他在集邮册最后一页,发现了王海写的一行字:如果三角梅干死了,就让符海将这些三角梅的花瓣献给他心爱的小梅。符海一页一页翻看三角梅花瓣的标本,他感动地流着泪,一遍又一遍地对陈海说,王海才是真性情、真汉子、真英雄……

追悼会那天,符海与他的女朋友小梅,用三角梅花瓣给王海做了一个大大的花圈。

(节选自《人民文学》 2020年08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台风“山竹”的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独特场景,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在逐渐紧张的氛围中展开叙述描写。
B.小说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人物,特别是王海在台风中用缆绳套储水罐的动作描写有极强的情景代入感。
C.在对待三角梅的态度上,王海与符海和陈海出现了分歧,王海作为一名老兵表现出更多的理性,符海则有些意气用事。
D.“露出恐怖狰狞的面孔”“咆哮着、嘶鸣着、怒吼着”,运用比拟的手法,从视觉、听觉角度,再现了台风“山竹”的威猛。
5.小说中“三角梅”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6.符海说“王海才是真性情、真汉子、真英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土(guǐ)       鱼(fù)     (jué)起而飞       望洋兴叹     发奋忘食
B.蚌(gé)     (guǒ)   (shí)壶浆            循循善诱     怡笑大方
C.羊(zāng) 亩(quǎn) 以死为(gāo)            耰而不辍     杀身成仁
D.决(dú)   (gǔ)     (fěi)然成章            礼崩乐坏     文质彬彬
2022-05-14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8.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孔子过之,使子路问             津:渡口
B.君子去仁,乎成名                       恶:动词,讨厌,憎恶
C.举直诸枉,能使枉者直             错:通“措”,安排,安置
D.贫而无,富而无骄                       谄:讨好、奉承别人
2022-05-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9. 下列各项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长沮、桀溺耦而耕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B.莫春者,春服既成                         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C.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为丛驱爵者
D.植其杖而芸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2022-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10. 以下各项加点字词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仁者                                   子路从而
B.庶民攻之,不日                       我将见楚王说而
C.父母,能竭其力                         五亩之宅,之以桑
D.是以圣人犹                              大王
2022-05-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