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三 期末 2022-01-07 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表现和探索,这较好地体现在诗和词这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中。在宋代诗词中,一方面有围绕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细致描写,另一方面还贯穿着一些具有强烈人文意识的独到理念。

善待野生动物的前提是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野生动物的天然禀性和各种“不得不然”的行为,也就是野生动物在自然规律作用下展现的各种特点和功能。

首先,客观地理解野生动物的本能需求和“向善”可能性。梅尧臣《猛虎行》写老虎“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而且代老虎言:“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这是肯定猛虎食用其他动物(包括人)是来自自然的本性和基本的生理需要,是上天赋予它的“权力”和无可改移的生物本性。这一理念在五代僧齐已《猛虎行》中早有论述:“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黄庭坚《观道二篇》言:“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同在天地间,六凿相识知。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这里一方面肯定虎狼和圣人一样有自己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肯定了虎狼有“改过迁善”的可能性。应该说,这里既包含着道家“齐万物”的思想意味,又承接儒家仁爱的思想主旨。

其次,肯定野生动物的现实价值和审美价值。野生动物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可以辩证地理解,既表现出明显的负面价值,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正面功能。黎延瑞《听山中谈虎赋二章》讲到当时有个地方“千百群”的野猪祸害庄稼,以至于百姓“终岁举室空辛勤”,但“近日南山老虎至,野彘畏之俱远避。遂令一枕得安眠,犬豕时时亦遭噬。呜呼,犬不所噬能几何,野彘不去为害多”。也就是说,老虎来了之后虽然经常吃百姓的猪狗,但把成群结队的野猪赶跑了,这样庄稼保住了,百姓认为这是合算的。这里诗人肯定了猛虎“有功有过”“功大于过”的现实价值。部分野生动物还有较大的审美价值,因而得到诗人词人的欣赏和喜爱。范仲淹非常喜欢鹤的仪态和声音,写有“八变奇姿已过人”“独爱九皋嘹唳好,声声天地为之清”的称赞诗句。欧阳修非常喜欢鸟类,其《啼鸟》言:“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野禽给诗人带来的愉悦跃然纸上。现实价值和审美价值是野生动物得到善待的重要原因。

最后,肯定野生动物有类似人类的情感。两宋人士拥有细致精微、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他们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动物,通过诗词细致地描写了野生动物的亲子之情、两性之情,等等。南宋林同写有《禽兽昆虫之孝十首》,展现的是动物的亲子之情,其中大部分是野生动物。李石《蜂蚁》写到一个小蜂被十个蚂蚁抬走:“蜂母正凭怒,有虿无敢作。相视母子心,如被蛇豕虐。蚁行蜂母随,众力岂易拨。”这是作者亲眼观察到的动物活动细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虫类的母子之情。南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说:“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说:“共斜入、红楼深处。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这二位婉约派词人显然是把双飞燕子描写成“腻在一起”的夫妻,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有趣传统。肯定野生动物的心理特性和类于、通于人类的情感,这为善待野生动物提供了情感前提。

(摘编自《宋代诗词中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方面有着悠久历史,这较好地体现在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诗和词之中。
B.只有准确认识、深刻理解动物的天性和各种“不得不然”的行动,才有可能做到善待动物。
C.黄庭坚《观道二篇》,“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肯定了虎狼有“改过迁善”的可能性。
D.正是因为自觉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有趣的传统,史达祖、吴文英才能够“有趣”地描写燕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野生动物保护”这一话题,从三方面论证了野生动物的特点和功能,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
B.第四自然段引用范仲淹和欧阳修的诗句,意在证明部分野生动物有较大的审美价值。
C.文章论述宋代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无疑给当代人上了敬畏自然的一课。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大量宋代文人的诗句,既增强了自身的说服力,又使文章极富文学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较过去的历史,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宋代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
B.部分野生动物的仪态和声音能带给人愉悦的审美感受,因而得到诗人词人的喜爱。
C.野生动物对人类的价值正负面均有,但宋代人认为,现实价值“功大于过”。
D.两宋人士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动物,诗词中细腻地描写了动物类似人类的情感。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河南暴雨导致郑州发生严重积水、内涝。郑州市在2016年时已成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人们可能会有疑问,经过5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仍然防不住内涝?

什么是内涝?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表示,它主要是指本地发生较强降雨,雨水在局部积蓄,达到一定深度造成一定危害的城市灾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贾海峰也表示,城市内涝之所以形成,城市化①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不透水建设,使水循环受到干扰,产生的径流比较大。有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下,和自然的区域相比,高度城市化区域所产生的径流量可以达到5倍左右。

但郑州此次并非普通内涝,王家卓说,而是洪水跟内涝交织在一起。从视频上可以看出,郑州多条道路上已经形成快速流动的洪水,远远超出了城市蓄水、排水的极限。贾海峰也认为,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这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灾害。

王家卓指出,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贾海峰也表示,郑州在试点海绵城市之时,只是在城市里选一个特定的区域(按国家要求,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对动辄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十几平方公里面积是很小的。而且每个系统都有其极限,人们常说海绵城市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水体不黑臭”,但并不是说建完海绵城市,所有的内涝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王家卓表示,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首先,要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还要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另外,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才能减缓灾害。贾海峰则认为,应该重视韧性城市②建设,才能在碰到类似的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

(摘编自庞无忌 雷晓琳《权威解读:郑州严重内涝为哪般?》,中新社2021年7月22日)

材料二:

近几日北京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城区以及东部都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由于雨势较大,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出现“龙吐水”景观。游客们纷纷赞叹,古人智慧实在太高了!

事实上,自从故宫建成以来,纵使北京故宫暴雨多么大,其他地方再怎么被淹,唯有这座600多年的故宫被淹次数却是屈指可数。故宫的排水设施,离不开一群工匠,曾建造过南京皇宫的他们,在修建故宫时运用自己多年的经验来设计故宫排水系统,他们将故宫排水系统分为内外两套。

如何保证一个建筑物最大程度不被淹呢?自然是需要地势高。这些工匠们在故宫每一座宫殿下面都修筑代表帝王权威以及具有佛教意义的须弥石座,同时避免木质建筑被水浸。整个故宫北高南低的地理坡度,高度相差1.22米,本身具有自留排泄的能力,但因重重院落相互阻挡,自流能力也就相对削弱。因此故宫每个院落还设有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以皇帝走的正中御道为界限,水线又因东西两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坡度,雨水就会通过沟渠从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每年春季工人会重新淘挖渠道,避免沟渠堵塞导致排水无法流畅。另外,故宫的夯土层要做得紧实,还要有相当的厚度,就好像在地下铺设一块巨大海绵,保持良好的吸水性和容水性。而对比普通路面的水泥路,故宫地面铺设的青石砖能够很好下渗雨水,减少雨水淤积。

而外部排水,故宫外部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第二道是西苑太液池,也就是现在北海、中海;第三道是外金水河、筒子河。

故宫的“龙吐水”,无疑是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这些匠人们的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以及超前的设计思想,是否能够给我们如今城市建设一个很好的参考呢?

(摘编自《为何600年以来,故宫几乎没有积水》,百度“百家号”2020年8月2日)

材料三:

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周围堤岸上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地周边水生植物茂盛,坡面上做了绿化,在保持良好净化作用的同时使景色清新自然。在枯水期,景观池维持整个调蓄设施中唯一的亲水区域;在丰水期,当暴雨来临时,警报提醒游人疏散,此时的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

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地下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德国推广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摘编自《城市内涝的国际经验》,中国气象报社2021年3月17日)


[注]①城市化:指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②韧性城市:指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的城市。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郑州市虽然早就着手海绵城市建设,但因其试点范围过小,发挥作用缓慢而有限,导致发生严重内涝。
B.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建设,当然也有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的客观因素。
C.专家们表示,郑州此次并非普通的内涝,而是由极端天气造成的洪水与内涝交织一起的一种自然灾害。
D.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情况下,高度城市化区域和自然的区域相比,所产生的径流量可达5倍左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证明,海绵城市并不能解决内涝问题,必须重视韧性城市建设,才能保证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
B.有了北高南低的地理坡度与内外两套排水系统,北京故宫从未被淹过,只是在暴雨时出现“龙吐水”景观。
C.人类虽然无法避免和预防特大暴雨、极端高温等极端天气,但是可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D.日本和德国均有大容量的地下调蓄库,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保障城市水文系统良性循环。
6.如何有效减轻城市内涝?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回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叶岛(节选)

钟法权

三叶岛在南海的前沿,最先感受到“山竹”的征兆。九月十日那天,大海便露出了恐怖狰狞的面孔,海浪跳跃式地相互拍打,云层也开始变厚,几乎是像锅盖一样盖住了海面。

蓄水罐里的水越来越少,仅仅够一个星期的做饭用水所需。因为水紧缺,三个人心照不宣地节约用水。符海对于节约用水的措施都可以坚决无条件地做到,可他无法做到不给三角梅每两天浇一次水。对此,王海很有意见,每当符海给三角梅浇水的时候,王海便拉下脸,以老兵的身份批评符海说,在海南岛上三角梅到处都是,又不是什么金贵的花,人喝都不够,你还给花浇水,简直是分不清轻重。

符海望着窗外的暴雨说,这两盆三角梅是我万里迢迢从琼海乘火车坐轮船带到三叶岛的。它虽说普通,可在三叶岛上就不一样了,它可是整个小岛上一年四季开花的植物。

王海对符海的辩解无法接受,便以老兵和副班长的口气说,三角梅因为台风缺水而枯死实属正常,你的对象也能理解。下次探亲时再带上两盆到岛上来就行,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孰轻孰重,你好好掂量。

符海坚持说道,台风很快过去,而小梅就会坐给养船从三沙来到三叶岛。小梅到岛上来,虽然是来见我,可三角梅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不像你说的那样可有可无。

两个人你来我往,谁也没法说服谁,只得找陈海评理。平常话不多的陈海说,三角梅在岛上就如门前的榄仁树,我们是离不开榄仁树的,如今三角梅也一样,只要我们人在,就要把岛上的一切守护好。一时形成了二比一,王海虽心有不服,也只好不再吭声。

钢化玻璃内的三角梅每日灿烂地盛开着;钢化玻璃外的暴雨时断时续地下着。在台风中,小岛像在巨浪中行驶的小船,飘摇着、颠簸着、晃荡着。

到了台风真正来临那天,更是昏天黑地,黑色的乌云抱着团在海面上打着转。台风咆哮着、嘶鸣着、怒吼着,关紧的窗子被吹得啪啪直响,强大的推力,与海浪合力,小岛仿佛地动山摇。一股更大的台风席卷而来,级别达到了十七级以上。蓄水的蓝色球罐最终没能经受住海的诱惑,先是腾空飞起,而后随着风势又缓缓下坠,像一个蓝色的气球落在了营房门前的操场上,随着风在那儿高速地旋转。当天在塔楼里值班的陈海和符海看了个真真切切。就在他们为眼前的现象所震惊时,只见王海拿着套船的缆绳冲了出去。

陈海像是被火烫了屁股,噌地一下蹿了起来,紧张而又万分担心地骂道,王海,疯了吗?符海你坚守岗位,我去救他。陈海话没说完,人便冲到了门口。王海艰难地朝着蓝色的球罐靠近。风太大了,人根本无法站稳,他像喝醉了酒,歪歪倒倒、摇摇晃晃地朝着在操场上旋转的水罐靠近。水罐在旋转的过程中,开始快速向大海移动,王海快速抛出了手中的缆绳,第一次没能套住水罐的耳子,因为用力过猛,再加上风的作用,他一下子被掼了出去,被风刮倒在地。平常用缆绳套船是王海最拿手的绝活,在七八级风中,他也能把张着口的缆绳又准又稳地套在靠近码头的船桩上,可是今天的台风达到了十七级以上,抛出去的缆绳很快被台风吹得变了形状。王海没有气馁灰心,倔强地又从地上爬了起来,再次向水罐抛出缆绳,这一次抛出去的缆绳套住了水罐的耳子,可水罐在强劲台风的作用下,再一次被台风吸到了离地面一米多高的位置,并快速向着大海移动。王海两脚蹲地,身子向后仰,双手紧紧地拉着缆绳。

台风的力量太大了,扯着王海向大海飞去。

危急时刻,陈海像一股旋风冲到了王海的身下,一把抱住了王海的双脚。

这一天,这一刻,正是台风最凶猛的时刻。陈海手中抓到的只是王海的一双迷彩胶鞋。

台风过后的南海渐渐趋于平静,部队展开了海空联合搜救。第二天上午,符海在赵述岛以东二百公里处的海面上发现了漂在海面上的蓝色水罐,还有把自己系在缆绳另一端的王海……

陈海与符海在整理王海的遗物时,发现王海的集邮册里,每一页都夹着一两朵三角梅花瓣的标本。紫红色的花瓣虽然干枯了,可依然保持着鲜艳灿烂的本色,像用紫红绸布剪的花朵一样。

符海一时弄不明白,如此喜欢三角梅的王海,为什么反对他给三角梅浇水?为什么他要如此无畏地救一个蓄水的水罐?

还是陈海看得仔细,他在集邮册最后一页,发现了王海写的一行字:如果三角梅干死了,就让符海将这些三角梅的花瓣献给他心爱的小梅。符海一页一页翻看三角梅花瓣的标本,他感动地流着泪,一遍又一遍地对陈海说,王海才是真性情、真汉子、真英雄……

追悼会那天,符海与他的女朋友小梅,用三角梅花瓣给王海做了一个大大的花圈。

(节选自《人民文学》 2020年08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台风“山竹”的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独特场景,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在逐渐紧张的氛围中展开叙述描写。
B.小说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人物,特别是王海在台风中用缆绳套储水罐的动作描写有极强的情景代入感。
C.在对待三角梅的态度上,王海与符海和陈海出现了分歧,王海作为一名老兵表现出更多的理性,符海则有些意气用事。
D.“露出恐怖狰狞的面孔”“咆哮着、嘶鸣着、怒吼着”,运用比拟的手法,从视觉、听觉角度,再现了台风“山竹”的威猛。
8.小说中“三角梅”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9.符海说“王海才是真性情、真汉子、真英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彭思永,字季长,庐陵人。第进士,知南海、分宁县,通判睦州。台州大水败城,人多溺,往摄治焉。尽葬死者,作文祭之;民贫不能葺居,为伐木以助之,数月,公私之舍皆具,城筑高于前,而坚亦如之。知潮州、常州。入为侍御史,论内降授官赏之弊,谓斜封非盛世所当有,仁宗深然之。皇祐祀明堂前一日,有传百官皆进秩者。思永言不宜滥恩,以益侥幸。时张尧佐已贵而犹觊执政,王守忠已受宠而求旄节。思永率同列言之,或曰:俟命出,未晚也。思永曰:先事而言,第得罪尔;命一出,不可止矣。遂独抗疏曰:陛下覃此谬恩,岂为天下孤寒哉。不过为尧佐、守忠取悦众人耳。外戚秉政,宦侍用权,非社稷之福也。帝怒,中丞郭劝、谏官吴奎为之请,乃以泛恩转司封员外郎而解台职,为湖北转运使。下溪蛮彭仕羲作乱,先移书激骂辰州守。守将讨之,思永按部适至,仕羲惧,遣使迎谢,寝其谋。加直史馆,为益州转运使。成都府吏盗公钱,付狱已三岁,出入自如。思永摄府事甫一日,即具狱。民以楮券为市,藏衣带中,盗置刃于爪,捷取之,鲜败者。思永得一人诘之,悉黥其党隶兵间。中使岁祠峨眉率留成都掊珍玩价直数百万钱悉出于民思永朘其三之一使怒去而不能有所中伤也寻为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北俗以桑麻为产籍,民惧赋不敢艺,日益贫,思永始奏更之。徒知江宁府。治平中,召为御史中丞。出知黄州,改太平州。熙宁三年,以户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一。思永仁厚廉恕。为儿时,旦起就学,得金钗于门外,默坐其处。须臾亡钗者来物色,审之良是,即付之。其人欲谢以钱,思永笑曰:使我欲之,则匿金矣。始就举,持数钏为资。同举者过之,出而玩,或坠其一于袖间,众相为求索。思永曰:数止此耳。客去,举手揖,钏坠于地,众皆服其量。居母丧,窭甚,乡人馈之,无所受。

(节选自《宋史·彭思永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使岁祠峨眉/率留成都掊珍玩价直/数百万钱/悉出于民/思永朘其三之一/使怒去/而不能有所中伤也/
B.中使岁祠峨眉/率留成都掊珍玩/价直数百万钱/悉出于民/思永朘其三之一/使怒去/而不能有所中伤也/
C.中使岁祠峨眉/率留成都掊珍玩/价直数百万钱/悉出于民/思永朘其三之一/使怒/去而不能有所中伤也/
D.中使岁祠峨眉/率留成都掊珍玩价直/数百万钱/悉出于民/思永朘其三之一/使怒/去而不能有所中伤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堂,泛指天子议政之地,如“天子坐明堂”,也指宣扬政教、举行大典之地。
B.旄节,在古代是天子之权的象征,多指做外交使臣,也可指做重要的地方长官。
C.台职,文中指御史台的官职,台是古代中央官署名,如尚书省又被称为尚书台。
D.路,在文中是古代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宋元皆设路,宋代其级别在州、府之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思永关心百姓,为民兴办实事。台州发生洪灾,淹死很多人,他前往治理时,帮助埋葬死者,作文加以祭奠,对于无力修建房子的,伐木助其修建。
B.彭思永正直敢言,坚守御史职责。他指出当时不按规矩进行授官的弊端,得到皇上认可;皇上宠信外戚、宦官,他联合同僚抗疏而言此非社稷之福。
C.彭思永雷厉风行,果断处理罪犯。有官员偷盗公财,付狱后仍出入自如,他到任一天就结案;盗贼盗民楮币,他抓住一人审讯,对其同党加以惩罚。
D.彭思永不恋钱财,待人仁慈厚道。还金钗给失主,拒绝人家以金钱相谢;同举者偷藏其钏,他为其掩饰;为母守丧,尽管家穷,但不接受乡人的馈赠。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将讨之,思永按部适至,仕羲惧,遣使迎谢,寝其谋。
(2)须臾亡钗者来物色,审之良是,即付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