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3 题号:143879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叶岛(节选)

钟法权

三叶岛在南海的前沿,最先感受到“山竹”的征兆。九月十日那天,大海便露出了恐怖狰狞的面孔,海浪跳跃式地相互拍打,云层也开始变厚,几乎是像锅盖一样盖住了海面。

蓄水罐里的水越来越少,仅仅够一个星期的做饭用水所需。因为水紧缺,三个人心照不宣地节约用水。符海对于节约用水的措施都可以坚决无条件地做到,可他无法做到不给三角梅每两天浇一次水。对此,王海很有意见,每当符海给三角梅浇水的时候,王海便拉下脸,以老兵的身份批评符海说,在海南岛上三角梅到处都是,又不是什么金贵的花,人喝都不够,你还给花浇水,简直是分不清轻重。

符海望着窗外的暴雨说,这两盆三角梅是我万里迢迢从琼海乘火车坐轮船带到三叶岛的。它虽说普通,可在三叶岛上就不一样了,它可是整个小岛上一年四季开花的植物。

王海对符海的辩解无法接受,便以老兵和副班长的口气说,三角梅因为台风缺水而枯死实属正常,你的对象也能理解。下次探亲时再带上两盆到岛上来就行,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孰轻孰重,你好好掂量。

符海坚持说道,台风很快过去,而小梅就会坐给养船从三沙来到三叶岛。小梅到岛上来,虽然是来见我,可三角梅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不像你说的那样可有可无。

两个人你来我往,谁也没法说服谁,只得找陈海评理。平常话不多的陈海说,三角梅在岛上就如门前的榄仁树,我们是离不开榄仁树的,如今三角梅也一样,只要我们人在,就要把岛上的一切守护好。一时形成了二比一,王海虽心有不服,也只好不再吭声。

钢化玻璃内的三角梅每日灿烂地盛开着;钢化玻璃外的暴雨时断时续地下着。在台风中,小岛像在巨浪中行驶的小船,飘摇着、颠簸着、晃荡着。

到了台风真正来临那天,更是昏天黑地,黑色的乌云抱着团在海面上打着转。台风咆哮着、嘶鸣着、怒吼着,关紧的窗子被吹得啪啪直响,强大的推力,与海浪合力,小岛仿佛地动山摇。一股更大的台风席卷而来,级别达到了十七级以上。蓄水的蓝色球罐最终没能经受住海的诱惑,先是腾空飞起,而后随着风势又缓缓下坠,像一个蓝色的气球落在了营房门前的操场上,随着风在那儿高速地旋转。当天在塔楼里值班的陈海和符海看了个真真切切。就在他们为眼前的现象所震惊时,只见王海拿着套船的缆绳冲了出去。

陈海像是被火烫了屁股,噌地一下蹿了起来,紧张而又万分担心地骂道,王海,疯了吗?符海你坚守岗位,我去救他。陈海话没说完,人便冲到了门口。王海艰难地朝着蓝色的球罐靠近。风太大了,人根本无法站稳,他像喝醉了酒,歪歪倒倒、摇摇晃晃地朝着在操场上旋转的水罐靠近。水罐在旋转的过程中,开始快速向大海移动,王海快速抛出了手中的缆绳,第一次没能套住水罐的耳子,因为用力过猛,再加上风的作用,他一下子被掼了出去,被风刮倒在地。平常用缆绳套船是王海最拿手的绝活,在七八级风中,他也能把张着口的缆绳又准又稳地套在靠近码头的船桩上,可是今天的台风达到了十七级以上,抛出去的缆绳很快被台风吹得变了形状。王海没有气馁灰心,倔强地又从地上爬了起来,再次向水罐抛出缆绳,这一次抛出去的缆绳套住了水罐的耳子,可水罐在强劲台风的作用下,再一次被台风吸到了离地面一米多高的位置,并快速向着大海移动。王海两脚蹲地,身子向后仰,双手紧紧地拉着缆绳。

台风的力量太大了,扯着王海向大海飞去。

危急时刻,陈海像一股旋风冲到了王海的身下,一把抱住了王海的双脚。

这一天,这一刻,正是台风最凶猛的时刻。陈海手中抓到的只是王海的一双迷彩胶鞋。

台风过后的南海渐渐趋于平静,部队展开了海空联合搜救。第二天上午,符海在赵述岛以东二百公里处的海面上发现了漂在海面上的蓝色水罐,还有把自己系在缆绳另一端的王海……

陈海与符海在整理王海的遗物时,发现王海的集邮册里,每一页都夹着一两朵三角梅花瓣的标本。紫红色的花瓣虽然干枯了,可依然保持着鲜艳灿烂的本色,像用紫红绸布剪的花朵一样。

符海一时弄不明白,如此喜欢三角梅的王海,为什么反对他给三角梅浇水?为什么他要如此无畏地救一个蓄水的水罐?

还是陈海看得仔细,他在集邮册最后一页,发现了王海写的一行字:如果三角梅干死了,就让符海将这些三角梅的花瓣献给他心爱的小梅。符海一页一页翻看三角梅花瓣的标本,他感动地流着泪,一遍又一遍地对陈海说,王海才是真性情、真汉子、真英雄……

追悼会那天,符海与他的女朋友小梅,用三角梅花瓣给王海做了一个大大的花圈。

(节选自《人民文学》 2020年08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台风“山竹”的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独特场景,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在逐渐紧张的氛围中展开叙述描写。
B.小说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人物,特别是王海在台风中用缆绳套储水罐的动作描写有极强的情景代入感。
C.在对待三角梅的态度上,王海与符海和陈海出现了分歧,王海作为一名老兵表现出更多的理性,符海则有些意气用事。
D.“露出恐怖狰狞的面孔”“咆哮着、嘶鸣着、怒吼着”,运用比拟的手法,从视觉、听觉角度,再现了台风“山竹”的威猛。
2.小说中“三角梅”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3.符海说“王海才是真性情、真汉子、真英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知识点】 其他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点灯

冷江

星娃又升官了!全村人都来贺喜。母亲却显得分外平静,一如往常,吃罢早饭,扛起锄头就颤巍巍往门外走。村长说,星娃他妈,这么大喜事,你怎么也得和全村老少爷们庆祝庆祝,怎么说也是咱村出了大人物了!

母亲微微一笑,什么大人物,在做娘的眼里儿子永远都只是个孩子!母亲佝偻着腰身,头上已经有隐隐的白发。辛苦了大半辈子,该颐养天年了,可是庄嫁人不劳动不就等于坐吃等死吗?母亲有自己的逻辑。

星娃六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躺在西厢的床上整夜发烧、说胡话。母亲把煤油灯的光亮调到最小,茫茫暗夜中一星微火,随风摇曳,就像他小小的生命,在艰难的乡村夜晚里苦苦挣扎。母亲脸上充满了焦虑,整夜都在不停地喃喃祈祷。天亮后星娃渐渐疾愈,可母亲却累倒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星娃此后的人生竟然出奇的顺利。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到离家千里的那个大城市。大学毕业后,星娃分产了政府一个重要部门。

母亲那时就很平静,经常告诫星娃,咱们是农村出来的,不能忘!农民就得脚踏实地。

星娃心不在焉地点着头,脑子里却畅想着光宗耀祖的美好前程。

才工作不到三年,就成为单位最年轻的副处。星娃的自信心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星娃忙给母亲打电话,让母亲去城里住。母亲没有答应,理由是你娃还没成家,等成了家有了孩子,我再去。

又过了三年,星娃成了单位最年轻处长。又娶了局长的千金,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结婚仪式,母亲坚持不去城里,理由是,要办就得回家来办,让你死去的爸爸也沾沾喜气!星娃拗不过,只好在北京办了一次,又哄着妻子回老家再办一次。星娃怕母亲俭省,提前汇款给小舅爷,让代为置办一应事务。母亲这回没有反对,婚礼在老家堂屋前的大院子里举行,邀请了几乎全村所有老少爷们,酒席置办了二十多桌。当天晚上,道喜的人陆续散去,星娃踉踉跑跄地走进里屋,却看到母亲在父亲的遗像前点亮那盏煤油灯,灯光摇曳,母亲的脸颊上泪光闪闪。

星娃成家了,第二年就有了孩子。母亲去了趟城里,才住一个星期,就让星娃买了火车票急火火往回赶。

这次星娃被破例提拔为副局级巡视员,本来县政府要请母亲去参加一个什么座谈会,被母亲坚决拒绝了。理由是,农村人,见不得大世面!村里左邻右舍齐来道贺,母亲也丝毫没有留面子,该下地照样下地。

村长背着手悻悻离去。小舅爷埋怨母亲,娃发达了,让全村人高兴高兴,咋不给面子呢?母亲自言自语,马跑快了容易脱缰,人跑快了容易跌跤。

母亲的担心没有告诉任何人,她只是放在心里。兴许娃真的能就此一帆风顺呢!

星娃每个月都汇来好多钱,说是给母亲养老的,让母亲别俭省。母亲一分钱都没有花,原封不动地用一个折子给存了起来。又用黄手绢包了里三层外三层,压在了大衣柜最里面一层。

腊月二十九,星娃回了趟老家,和母亲吃了顿年夜饭,第二天早上就匆匆离去。看见母亲还是穿着六年前自己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那套藏红色棉衣,星娃给母亲手里硬塞进一千块钱,让母亲买套像样的新衣服。母亲拿着钱,却一个劲儿地问,娃工作上没啥事吧?星娃不耐烦了,大过年的能有啥事?

转眼到了五月,母亲渐渐听到一些风声。都是从星娃那个北方的大城市传过来的。母亲那一夜整宿没睡,一直在蒸发面馒头。第二天天蒙蒙亮,母亲就打理了好几个包裹,装上所有的馒头,赶到县城,坐上了去那个大城市的头班火车。

夜擦黑的时候,星娃打开门的那一刻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突然来了。当天晚上,母亲坚持不吃星娃从饭店叫的大菜,而是吃自己从老家带来的发面馒头。星娃有些手足无措,只好让妻子一起陪着就咸菜吃馒头。

母亲一言不发,吃罢晚饭,从包裹里取出几个物件来。头一个是父亲的遗像,接着是那盏古旧的煤油灯,还有那黄手绢包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折子。母亲把遗像和煤油灯立在电视机柜的顶层上,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扑哧一声,点亮了那盏尘封很久的煤油灯。星娃吃惊地看着母亲,仿佛在穿越一段尘封的历史。

在跳动的火焰中,星娃看见了六岁的自己正躺在西厢房的那张床上,母亲在微明的煤油灯火中整夜祈祷;星娃还看见了四年前在老家的结婚仪式后,母亲在父亲的遗像前,同样是这盏煤油灯下,泪光闪闪……星娃跪倒在母亲膝下,捧着一撂单据,哽咽着说:“姆妈/,你娃不敢忘您的教诲,这是我上任以来上交的所有礼金回单——”

煤油灯依旧闪烁着,在这槐花飘香的夜晚。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处写到星娃升职后的外界反应,这不单突出了母亲的性格、烘托了母亲形象,也反映了趋炎附势、官本位等不良社会现象。
B.小说善以细节传神,如“颤巍巍”表现母亲年老体衰,“拿着钱,却一个劲儿地问,娃工作上没啥事吧”, 以外在细节刻画母亲的内心感受。
C.小说写星娃“脑子里却畅想着光宗耀祖的大好前程”“母亲渐渐听到一些风声”等,是巧设波澜,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对星娃命运的好奇。
D.小说以景物描写结尾,营造了优美的意境,韵味深长,是对母亲教儿良苦用心的赞美,也是对星娃不忘本、廉洁从政美德的颂歌。
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本文以“母亲点灯”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0-01-03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

“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

“对不起,它响了。”

“你是不是在靴子还经穿的时候把它弄湿了呢?”

“我想没有吧。”

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我提起了这件严重的事情,真觉得难过。

“把靴子送回来!”他说,“我想看一看。”

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我内心里涌起了一阵怜悯的感情;我完全可以想象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他接受了我的定货,但没拿皮革给我看;我可以意识到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他最后说:

“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为了讲究时髦,我的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个手指在那块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跟着,他心里好像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所以说了一连串的挖苦话。我听到他议论他的职业上的情况和艰难,这是唯一的一次。

“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

(节选自高尔斯华绥《品质》)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

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万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样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节选自杨绛《老王》,有删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
(2)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
2.选文(乙)中画线部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两篇文章的主人公虽然经历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但却有着相同之处,请加以分析概括。
4.《品质》和《老王》中都有“我”的出现,试比较其异同。
2018-10-03更新 | 10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少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过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你,就不说了。”

(选自《红楼梦》第40回,有删节)


【注】①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叫“篾片”,也叫“清客”②敁敠:估量、盘算、斟酌的意思。
1.由于刘姥姥进大观园激发了老祖宗贾母的雅兴,贾母即命______画大观园的“行乐图”。请问这个人是(     
A.贾元春B.贾迎春C.贾探春D.贾惜春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鸳鸯和凤姐把刘姥姥当做“女篾片”来加以取笑,这表现了她们的尖酸刻薄、仗势欺人。
B.作者在塑造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等手法。
C.选文里又为刘姥姥换了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此处以小见大,凸显了贾府的奢华。
D.本段文字虽只选取了《红楼梦》中一个小片段,却表现出了作者语言华丽典雅的风格。
3.作者是如何描摹众人大笑的场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刘姥姥的形象特征。
2022-06-29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