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宁夏 高三 三模 2022-05-27 8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立春到大寒,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参照天象、气象和物象等自然现象,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些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的影响力逐渐减弱。那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融入当代生活?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开展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人们集会演出,赶场交易,食药开耕,交流养生之道和农事经验;庄稼成熟,丰收在即,人们吹笙歌唱、舞龙舞狮,庆丰年,祈幸福。节气文化在礼敬的基础上,焕发出了更多活力,创造出更多价值。

着眼群众需求,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馆中的文物要“活起来”,二十四节气作为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智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如此。立夏之际,暑气来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节吃乌饭蚕豆、喝立夏茶等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比如,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旅游发展中,都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借力文艺形式,实现多元传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近年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讲述人与自然的相处智慧,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画面化、具象化;图书《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以讲述美食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故事为亮点,受到人们喜爱;纪实节目《二十四节气生活》采用实景场地拍摄的记录方式,呈现日常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发挥不同文艺形式所长,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渠道得以拓展,其内蕴的文化生命力也得到激活。

丰富教育形式,深化育人内涵。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传统绘画、刺绣等,也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2013年起,采用民族曲调说唱的贵州石阡“说春”传承人,走进当地学校,举办创作展演及传承活动,教学生制作土牛、编写“说春”教材。这些活动不仅生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知识,而且培养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在适应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而今,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摘编自林继富《二十四节气在当代: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是我国古人对一年之中时令、气候等变化规律的总结。
B.为使二十四节气融入当代生活,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开展了保护传承工作。
C.结合节庆民俗,拓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D.借力文艺形式,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是实现二十四节气文化多元传播的唯一途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主体部分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既有对二十四节气创新发展的论述,又蕴含着传承保护的理念,具有思辨性。
C.文章第三段列举出赶场交易、食药开耕、舞龙舞狮等具体事例,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第六段从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阐述了传承节气文化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把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联系起来,好处是把握精准,缺点是影响力减弱。
B.有些地方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旅游发展中,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气活了起来。
C.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首要任务,相比于传承,我们更应该重视创新。
D.由于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传统智慧绽放出了勃勃生机。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比特币等虚拟资产形式的私人货币出现,企图替代流通中现金获取利益。为抵御私人货币对法定货币的蚕食,维护货币主权,世界各国的央行有必要利用新技术对流通中现金进行数字化。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也就是人民币纸钞的数字化版本。法定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数字代币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信用背书,能否保证币值稳定。我国数字人民币具有价值性和法偿性,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行的,与纸钞、硬币等价。纸钞能买的东西,数字人民币都能买;纸钞能兑换的外币,数字人民币也能兑换。数字人民币等同于现金,不是存款,放在数字人民币钱包里面的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

目前央行设计的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投放体系,一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一层是商业银行对用户。数字人民币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率和福利最大化,所以央行建立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向发行层收取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客户收取服务费,数字人民币的兑换是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优势巨大,会逐渐取代纸币,但中国国情决定了在可预见的将来,现金仍将长期存在。数字人民币将与现金并行发行,央行会对二者共同统计,协同分析,统筹管理。

(摘编自《什么是数字人民币》)

材料二:

借助北京冬奥会,数字人民币完成了全球首秀,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冬奥场馆内,数字人民币作为主权货币的一种创新性存在形式,不仅为国内用户带来便利,也给国外友人提供了更多支付选择,同时还实现了非接触支付,满足了防疫要求。

如今,货币数字化正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大趋势。截至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央行数字货币相关工作。如尼日利亚政府2017年开始研究发行数字货币,2021年“e奈拉”的推出使尼日利亚成为非洲首个正式启用数字货币的国家,同时成为全球率先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

与传统支付相比,数字货币既继承了现金点对点支付、即时结算、方便快捷的优点,又弥补了现金在数字化流通和多渠道支付上的缺点,极大降低了发行和交易的成本,并且还能追踪交易,减少非法活动如避税、洗钱等。数字货币不依赖实体网点和人工服务,能以较少的人工投入获得较大的服务容纳量,从而增进民生福祉。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行数字人民币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但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货币主权,实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化并不简单。

(摘编自《央行数字货币未来可期》,中国经济网2022年3月2日)

材料三: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2022年夏于成都举办,这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大运会官宣了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据悉,大运会将深度打造大运会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融合成都本地历史文化元素、大运会口号理念、蓉宝形象等,创新推出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建设“三·六·五”数字人民币场景,即三大核心场景(大运村、赛事场馆、主媒体中心)、六大应用场景(管理、住宿、餐饮、医疗、购物、出行)、五大体验场景(天府国际金融中心、成都大学、东安湖体育中心、总部酒店、大运星餐饮样板餐厅)。同时,大运会将在闭环区域内,通过设立数字人民币体验咖啡机、数字人民币智能兑换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人民币体验活动等方式,做好数字人民币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工作。在大运会的自助银行服务区,设有数字人民币智能兑换机。在经过面部识别认证后,使用者可以将外汇现钞投入钞票识别口。屏幕上多语种显示,按实时汇率计算,得到兑换的人民币价值。在验钞通过后,机器从纸钞口送出相应的人民币,或者直接转换成数字人民币。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再度亮相国际赛事!成都大运会官宣六大应用场景》)

4.下列对“数字人民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中国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相比,比特币等虚拟形式的私人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且没有国家信用背书。
B.数字人民币采用的是双层投放体系,追求社会效率和福利最大化,发行层和客户一律不必交纳相关费用。
C.数字人民币优势巨大,但现金仍将长期存在,两者将并行发行,央行会对其进行共同统计分析,统筹管理。
D.实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化并不难,北京冬奥会上数字人民币完成全球首秀,并引起各方关注就足以证明。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民币是具有价值性、法偿性的法定货币,它是人民币纸钞的数字化版本,是主权货币的一种创新性存在形式。
B.数字人民币在使用时等同于现金,既可以消费,也可以免费兑换,还可以作为存款放在“钱包”中,但不能获取利息。
C.尼日利亚是非洲首个正式启用数字货币的国家,也是全球率先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于2017年开始发行数字货币。
D.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深度打造数字人民币,并在闭环区域内做好数字人民币的宣传、推广以及应用工作。
6.请简要概括我国推行数字人民币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告别

王筠

吴铁锤最后一次见到曹连长的同乡杨根思,是在这一天的早上。

太阳刚刚升起,远远近近积雪的群山沐浴在灿烂的朝霞之中,葱茏的树木,深色的谷地以及冰封的长津湖面都辉映看一抹淡淡的粉红,看上去竟是分外的妖娆。初升的旭日在把光明与温暖带到这个狭长半岛的同时,也把一个经过了彻夜激战的宁静的清晨带到了长津湖。

杨根思就是披着一身的霞光来到吴铁锤面前的。

吴铁锤还在山脚下的岩缝中睡觉,李大个把他叫起来,告诉他杨根思连长来了。吴铁锤睡眼惺忪,从土黄色的翻毛皮大衣里探出半个脑袋,看到杨根思头戴着包裹着棉布片子的大盖帽,身着单薄的棉军衣,裤筒和单胶鞋里鼓鼓囊囊的,显然是塞进了过多的棉花。旭日的霞光从他背后射过来,使得背光而立的杨根思轮廓分明,散射着一圈耀眼的虚光。吴铁锤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坐起身来:

“杨连长?”

杨根思笑了笑:“我要上去了,过来看看曹连长,顺便跟你讨点经验。”

吴铁锤挥了挥胳膊:“胡扯嘛,我哪有什么经验?战斗英雄不是拿我说笑话吧?”

杨根思认真地说:“你们同美国佬交过手,美国鬼子是什么战术,你不能保守啊营长。”

“保什么守嘛!”吴铁锤倒不好意思了,“美国鬼子那一套你还不知道?就是坦克加大炮,白天还有飞机,火力猛呗,除此之外没什么东西。”

“美国鬼子有什么短处没有?”杨根思想了想向道。

“短处吗?”吴铁锤把狗皮帽子摘下来,抓挠着密密的头发茬子说,“我看这个美国人有点怕死,面对面刺刀见红,他就稀汤拉水了。”

吴铁锤的“稀汤拉水”是句土话,杨根思一时没有听懂,但那个意思他是明白的,美国人怕死,吴铁锤的这句话他记住了。

“吴营长还有什么窍门?再说说,多给我说说。”杨根思非常谦虚的样子。

吴铁锤说:“你别吴营长吴营长的,营长不干了,副的。”

杨根思沉默了一下说:“听说你犯了错误,不知道是什么错误撤了你。”

“杀牛。”吴铁锤闷声闷气地回答道。

“呦,”杨根思有点惊讶,“那是不能杀,有群众纪律的。我们连开始也有人要杀,我就没有同意。”

“还是你有觉悟,战斗英雄模范嘛!”吴铁锤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讽刺味道。

杨根思没有听出来,依然很认真地说:“毛主席说爱护朝鲜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头牛就是家里的一口人,当然比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要重要。”

“我听你这个话怎么和我们欧阳教导员差不多呢?”吴铁锤有点不高兴,“不杀牛吃什么?大家饿得屁都没有,拿什么打下碣隅里飞机场?”

杨根思一时没有说话。

“你们还打掉了美国佬的重型坦克?”过了一会杨根思又问道。

“瞎猫碰上死耗子,”吴铁锤说,“我们孙二愣子干掉的。你要想打坦克,我把孙二愣子给你找来。”

“那倒不必了,”杨根思忙说,“我们守高地,坦克上不来的。”

吴铁锤看了看他.心里咕嘟着,死脑筋,美国人的重型坦克哪里不能去?不预备些打坦克的木头棍子炸药包,要是坦克上去了,你不是洋鬼子看戏——傻了眼?

吴铁锤与杨根思的交往不多,在他的印象中,这个人有点呆板,和他的泰兴老乡曹连长差不多。不过杨根思打起仗来不怕死,不然怎么当得上全国战斗英雄模范代表呢?

回到营部的欧阳云逸看到了杨根思,很热情地和他打了招呼,要他到石头缝里坐一坐避避寒风。杨根思说他不坐了,他去看看曹连长,告个别,回去就要带着部队上阵地了。

欧阳云逸的脸色黯淡下来。吴铁锤看了看杨根思,想了一下还是说:“曹连长牺牲了。”

“哦?”杨根思有一点小小的意外,但是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奇。也许在他想来,打仗死人是常有的事。停顿了一下,他才又问道:

“人呢?”

“在下碣隅里飞机场外面。”吴铁锤说。

杨根思面有不快,对吴铁锤说:“你们应该把他带下来的,找个地方。”他看了看欧阳云逸,然后又说,“把他带下来,找个地方。”

吴铁锤神色黯然:“怎么带啊?我一个营300多人5个连长指导员都在铁丝网下面睡着呢!我都想把他们带回来,怎么带?”

战斗竟如此残酷,超出了杨根思的想象。他抬起头来看了看远方,远处的山峦上群峰叠翠,白雪皑皑。战役打响的当夜下了一场大雪,厚厚的积雪掩埋了一切,杨根思知道他的同乡曹连长、他许许多多的一起走过了鸭绿江的战友们此刻正盖着厚厚的雪被子睡在那里,不知道冷,不知道饿了。

杨根思走了。他对吴铁锤和欧阳云逸说,本来是想跟同乡曹连长告别一下,说一说家里面的事情,现在不用了。他摆了摆手,然后就迎着霞光走去了。

太阳又升高了一些,朝霞的色彩也在随同着旭日的上升而不停变幻,淡淡的红色光晕渐隐渐退,天空和大地愈加的明亮。杨根思走在霞光之中,身体四周虚光散射,欧阳云逸感觉到杨根思好像整个的燃烧起来了。

吴铁锤本来还有一句话,美国鬼子火力太猛,不能硬碰硬。他这句话还没有来得及说,杨根思已经走远了。

(节选自小说《长津湖》,有删改)

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的标题,一语双关,杨根思来的目的是同曹连长告别,吴铁锤他们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杨根思。
B.小说开头对杨根思穿着的描写,表明了我军将士们作战条件艰苦,凸显了将士们不怕困难的形象。
C.杨根思得知曹连长牺牲的消息后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奇,此时的他只有视死如归的勇气,没有悲伤。
D.小说结尾暗示了杨根思部队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将会遇到猛烈攻击,为杨根思的壮烈牺牲埋下伏笔。
8.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杨根思的形象特征。
9.小说开头和结尾处都有对太阳和霞光的描绘,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英宗正统十四年秋八月,上北狩,太后诏立皇长子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命郕王辅之。郕王临午门,言官大臣次第宣读弹劾王振启章。王起入,众随拥入。有令旨籍没振,遣指挥马顺往。众曰:“顺,振党也。宜遣都御史陈镒。”时太监金英传旨,令百官退。众欲殴英,英脱身入。马顺从旁叱百官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于是众竞喧哗,班行杂乱,无复朝仪。百官既殴杀顺,益恟惧不自安。王亦屡起,欲退还宫。兵部侍郎于谦直前揽王衣,曰:“殿下止。振罪首,不籍无以泄众愤。且群臣心为社稷耳,无他。”王从之,众拜谢出。是日,事起仓卒,赖谦镇定。谦排众翊王入,袍袖为裂。既出,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而叹曰:“朝廷正藉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太后命以于谦为兵部尚书。二十九日,太后遣金英传旨:“皇太子幼冲,郕王宜早正大位,以安国家。”郕王即皇帝位,遥尊上为太上皇。

十月,也先以送上皇还京为名,与其脱脱不花寇紫荆关,京师戒严。朝野汹汹,人无固志。侍讲徐呈请幸南京。于谦上疏抗言,固守之议始决。谦闻寇迫关,思各处刍粟数万计,恐为敌资,急遣使焚之,然后奏闻。或请姑待报,谦曰:“寇在目前,若少缓,彼将据之,适以赍盗粮耳!独不见宋牟驼岗事乎?”众皆是之。

己卯,也先长驱至京城西北关外。时众论战守不一,主将石亨欲尽闭九门,坚壁以避贼锋。谦曰不可。乃率先士卒,躬擐甲胄,出营德胜门,以示必死。泣以忠义谕三军,人人感奋,勇气百倍。十一月,以寇退,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谦固辞,不许。有颂谦功者,辄谢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今但不城下盟,何功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景帝登极守御》)


【注】①牟驼岗也称“毛驼岗”,北宋皇家养马场。靖康元年,金将完颜宗翰率军攻开封,驻军于毛驼岗,养马场内万余马匹尽归金人。第二年冬,开封城破,赵宋王朝灭亡,毛驼岗逐渐荒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马顺从旁叱百官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
B.马顺从旁叱百/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
C.马顺从旁叱百官/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
D.马顺从旁叱百官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太子,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在朝中地位仅次于皇帝,所居之地称“东宫”。
B.吏部,尚书省六部之首,通常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长官为吏部尚书。
C.汗,即可汗,是中国古代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D.卿大夫,原指西周、春秋时天子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后借指高级官员。本文中是借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英宗被掳到北方去后,太后先下诏让郕王辅佐年幼的皇太子,后又为了使国家安定而传旨让郕王早日登基。郕王即位后尊英宗为太上皇。
B.百官群起弹劾王振,并当场打死王振的党羽马顺等三人而引发骚乱。郕王惊慌欲逃,于谦稳定了乱局,让吏部尚书王直自叹弗如。
C.也先的进逼让大明朝野人心动摇,甚至有人提议放弃京城逃往南京,于谦坚决反对并积极备战,得到朝廷同意后烧掉数以万计的粮草。
D.于谦反对主将石亨紧闭城门、避敌锋芒的策略,换上戎装出营,以必死之心和忠义精神感动了三军将士,士气大涨,退敌后也不居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事起仓卒,赖谦镇定。谦排众翊王入,袍袖为裂。
(2)寇在目前,若少缓,彼将据之,适以赍盗粮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